美文网首页
提高孩子阅读的能力,绝对最高效的做法

提高孩子阅读的能力,绝对最高效的做法

作者: 花香弥漫_9209 | 来源:发表于2021-01-08 12:20 被阅读0次

    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杨绛

    “沉浸式”阅读和“思考式”阅读。

    我把爱读书和会读书之间的差别,概括为“沉浸式”阅读和“思考式”阅读。

    “沉浸式”是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比如咱们玩电子游戏或在游乐园看4D电影,宣传册上都会写“给你沉浸式体验”之类的话。

    孩子读书的时候,如果有沉浸式体验,那是很好的事儿——看书入迷,跟着书里的情节走,看到难过的地方跟着掉眼泪,看到紧张的地方跟着心跳加速,看到好人把坏人打败了跟着拍手叫好,看完一页还想看下一页,看完一本还想看下一本……

    这不正是我们心心念念的“别人家的孩子”吗?

    开卷有益,我觉得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主要任务是一是多认字,二是培养自主阅读的信心,三是锻炼阅读速度,所以“读什么”还在其次,“喜欢读”才是最要紧的。沉浸式阅读,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达到“喜欢读”的境界。

    如果孩子稍微大一些以后,还停留在“沉浸式”阅读模式,那孩子的语文能力可能要原地踏步了。低年级在语文基础知识方面,主要是要求准确掌握拼音、生字、组词……在阅读写作方面,主要是要求能看懂文章,会概括主要情节,会写没有病句的话,会写够一定的字数而不是“现场直憋”。要达到这些要求,孩子在生活里多听多看、平时多读书、课余好好做作业,就把分数拿个八九不离十。

    随着年级的升高,一系列让老母亲都跟着上头的词儿出现了:人物形象、文章结构、修辞方式、写作手法、时代背景、思想内涵……

    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这个词可不可以替换成那个词?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再举几个其他使用了这种手法的例子……到了这时候,孩子的语文成绩肯定要拉开差距了。

    什么样的孩子会在这场长跑中领先呢?一定是那些实现了“思考式”阅读的孩子。

    沉浸式阅读和思考式阅读的区别

    比如我们都去看电影,如果是悲剧,有的人哭掉两包纸巾,如果是喜剧,有的人笑掉两个隐形眼镜。出了电影院,他们说:“这电影真好!”而人家影评人出了电影院,会说,这部电影的灯光是怎么打得好,电影的运镜是怎么娴熟流畅,情节冲突是怎么设置的,借鉴了哪位电影大师的手法……

    这就是差距。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思考式”阅读,就是让孩子的读书状态从“看热闹”过渡到“看门道”。

    这种能力,如果是强行通过大量刷题来练习,作用是肯定有的,但我觉得这是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不得已的选择。

    只要孩子还没到中考冲刺阶段,那咱们就有大把的时间让孩子通过其他方式去实现。

    读名著。

    读名著的好处——

    一、名著有后世足够多的研究成果,可以帮孩子作知识的拓展。

    二、名著作品有深刻的思想和主题,可以启发孩子多角度思辨。

    三、名著都是经过了时间检验的,有超越时空的思想价值,可以闭眼入。

    四、名著对后世其他文学作品影响很大,读透一本,就解锁一串。

    补一条最功利的理由:名著是语文学科最丰富的考点来源。

    这里不光是说考试直接考哪本名著是哪个作者写的、里边有什么人物和情节。而是说,现代语文学科教育的词汇、语言、写作手法、思想导向等,都可以用经典名著来论证,或者可以说,这些语文基础知识,本身就是从经典名著里提炼出来的。比如,通过《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出场,可以体现什么叫层层铺垫、多感官立体式描写;通过《西游记》里对妖怪洞府和神佛居住环境的对比,可以体现环境描写对推动情节的作用;通过《水浒传》里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的“百川归海”式出场,可以体现“链式结构”的谋篇布局……可举的例子太多了,引用知乎问答体来说,就是“知道的都知道”。

    通过读名著来提高孩子的思考式阅读的能力,绝对是最高效的做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提高孩子阅读的能力,绝对最高效的做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zx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