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半没有更新文章,因为对当前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比较多的困惑,办公服务这行,从孵化器发端,到铺天盖地的创新创业政策浪潮、到企业服务风盛行,再到和集中分散公寓一起各类资产的精装盛宴,再到回归理性的集中式独门独眼楼宇,再到城市更新定向,这一路可谓是五彩斑斓。 当然,这也不一定是重点,因为这里面还有产业地产,国家的各类国家战略区域规划,产业转移带来的各类数字数智升级。
从对行业的一叶窥豹,一知半解,到现在花了一年多,对国家的产业发展历史,从二产开始发展的各类产业园的兴衰,到各类民营国营产业地产玩家的研究,再到三产对应的商业楼宇兴起,伴随后住宅时代的城市综合体的兴起,终于有了一个大致轮廓,对全局也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我的性格很小心翼翼,对掌握不充分的东西保持的是开放学习心态,也不愿意多分享太多,怕说错或者嫌弃自己懂得太少还对外乱说,误人误己。
但是现在,还算是学习了一些,也经历了疫情的大考,对于自己的运营经营也敢总结一二,之后可能按照案例的方式来,慢慢记录在网上,为什么要公开写,因为之前看到网上有句话人总得有一个和世界的交互方式,去毫无保留的表达自己。
办公行业说起来其实不难,不谦虚地说,之前做零售时候打得底子在这行一直都够用,我自己给这个领域按照地产服务的成熟度排了一个序,零售-酒店-住宅-写字楼-产业园-公寓-服务办公,可见这里面有多少是在打基础,但是从数字化的角度来看,这行又在和其他领域一起齐头并进。
对于运营了4年这个版块,实现了之前管一个大区到管全国,从平均65%的入住率波动,到平稳维持在85%左右入住率,并逐渐深耕90%-95%入住率的摸索。
办公服务运营的难点在于客户生命周期偏短,大多在半年内,早期的产品不少属于联办的初创公司类客户,集中在1-30人规模,离店续约高,入住率波动较大,后来加入了大面积客户,150-600平米面积带,逐渐形成了客户分层和经营稳定性变化,因此光写字楼我也观察到早期没有办公服务概念前,几乎写字楼的规模只有超甲和甲写的概念,因为管理水平较高,同时客户面积都大多是半层整层的大客户,至少5-600平以上,到上万平米不等,而以下面积则分布在广大的各类乙级以下楼宇和商住楼中,这类客户是不被传统写字楼行业报告所覆盖的部分,因为太散而且也需求过低端,面积小了增加的写字楼管理难度是指数级的。举一个例子,一般写字楼单层1200-2000平,假设30层,甲写1-2个客户/层,整个物业服务的客户数量在60-80个,并且减少了面积的空置和夹角区间的浪费。而一个乙级楼宇,里面单层如果还是1200平,还是30层,如果全是150-200平的客户,单层则在6-8个,全楼层是240个左右,相比甲写翻了3-4倍,管理难度上升不说,乙写物业费也远比甲写低,自然体验和各方面效能管理都是巨大的差异。更别提共享办公初期,剑指的客群是小型团队和初创客群,同样1200平米单层,可能服务的6-10人团队,抑或更小的1人-4人团队,单层客户数可能就达到了60-80家,更别提我们那些上万方的联办产品,因此可想而知,在管理难度如此之大的细分汇总拼杀出来,保证客户体验、保证运营效率,保证性价比等等方面是一个多么考验运营的事情。
当然,在这个夹缝中成功运作了几年下来,简单归纳一下目前的打法:
对资产管理,我的归纳还是回归到了人-货-场的管理;对于团队,我的心得是筛选-考核-激励-培训;对于信息化运营,我的办法是围绕客户、库存、收支、客户前CRM建立数字分析体系;对于组织结构,回归投融管退模式 ,建立链条式分工配合。这四个板块,之后慢慢补充完善,把自己的一些思考案例和经验都填充进来。
今天就只针对资产管理的部分先做记录
1.关于人-货-场的理解
这是向零售行业借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工作开展中,一线分工配置里主要覆盖的方面。简单说,人,即指的客户与一线人员;货,即指的是空置的库存;场,即指的是营业的整个空间体验,包括了公区和办公部分。
初期,人的概念好理解一些,毕竟提供服务的一线运营人员是提供服务的关键一环,而体验服务的客户则是比零售行业要多一层意思,不止指的单独的员工,更主要的是以团体或公司为单位的客户本身;在货和场上也曾觉得是一回事,后面想通了,货在招商管理中是侧重,侧重于空置库存的管控,跟酒店一样,时间和空间一体才是产品,按天计算货值,过一天即告消失,因此对于货的管理,需要侧重空置期则为货,出租后则归为场的概念,因此货的部分,主要针对库存产品品相、空置期管理以及续约率、提前离店率为主进行管控。而场则不一样,主要确保的是现场整体空间体验,包括了品相、安全、增值服务、空间体验等等,是属于人-场的紧密管控。
基于这个的理解,则决定了要完成办公服务的整个链条,必然会存在这三个方面的部门或职能分工,并由此细化各自的职能职责与考核激励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