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妈妈,是女儿。妈妈曾经是女儿,女儿未来可能会是妈妈。只是希望女儿在当妈的时候,遇到伤心和难过的时候,或者依然能来找妈妈,或者能从妈妈的文字里,找到一丝力量,勇敢地面对未知,坚定地做好自己。
——米兰
昨晚临睡前,女儿定了闹钟,拉到了六点。铃声一响起,她立马弹跳起来,又开始张罗了。她要去湘西游学,行李早准备好了。
送她到子谷后,我驱车回单位,上了个早班。打开车窗,凉风扑来。女儿八岁了,单独出去游学,这是她的第一次,我似乎不大焦虑,对她也很放心。
而我的第一次,也是在八岁,单独来往医院,照顾生病的母亲。想到这儿的时候,鼻子一酸,落下泪来。
对于八岁的记忆,我脑海里的画面,已经所剩不多了,只依稀还记得,那时的人民医院,还只有一排平房。但是一年一度的住院,我看着医院的楼房,好像是跟我一起长高的。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一次讨债。
母亲躺在病床上,医疗费不够了。父亲只好回到家里,去林家湾附近找人要债。那家欠我父亲钱,具体因为什么欠的,我也不甚清楚了。去年跟父亲提及时,他惊讶于我居然还记得,但是也没听清到底是因为什么。
可那人说要钱没有,死也没有,硬是一分没还。父亲与他争吵了几句,我当时听着一下急了,就跪在他面前,扯着他的大腿,哭着喊着要他还钱,要他救救我母亲。我还记得他们的房子是新修的,客厅很敞亮。
也是从那一次开始,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人性,明白了什么叫见死不救。
对方说什么也不还钱,父亲没有办法了。只好带着我,回到林家湾,付了几块钱车费,就让我一个人上了车,去医院照顾妈妈,他继续回去筹钱。
第一次独自坐车,我没有多少害怕,但是那个年龄阶段,我突然开始晕车,正如我女儿一样,所以当她说晕车时,我立马会想起自己,也会告诉她方法,不要试图对抗,而是安下心来顺应。
本来就晕车,车也很挤很颠簸,我实在是晕得受不了,好不容易熬着到了车站,立马冲出车门后,在马路边吐得七荤八素。
下车后怎么去的医院,我也记不清了。父亲如何放心我一个人,我那时候也没有问起。也许那个时候的人,压根不会像现在这样,操心焦虑怕这怕那。(未完 时间坐标:2022年8月1日)
重启日更一文后,我想续写这篇文章。因为回忆就像伤口,一触碰就会痛,痛得无法呼吸后,就再也写不下去了。又过去8个月了,女儿很快九岁生日了。
后来我还是问过爸爸,怎么放心我一个人。父亲首先惊讶于我的记忆,居然还这么清晰,然后他叹了一声气,吸了一口烟,慢慢地说道,“那时候自己的孩子都难养,怎么还会养别人家的孩子。”
八岁这年讨债的这次经历,也让我在有一定财富积累后,不管多大的诱惑,都必须强制储蓄,以备不时之需。
出去游学的第五天,女儿才发回来点信息。在湘西的山水里,嗨完了一整天,似乎有些中暑了,她感到一些不适,吃了一些防暑药,早早地躺下了,可并没有睡着。她担心影响老师和她的女儿睡觉,就躲在被子里,拿电话手表,给我发来信息,“妈妈,我想你了!”
聊了一通以后,我激动地写下朋友圈:
“这出去游学五天了,终于发回点思念。跟个八岁小朋友,头一回隔空聊天,感觉挺新鲜的。我估计是她是手写,没有我打拼音快,但是这些表情包咋来的,我愣是没有找到我想要的,玩不过10后的节奏。”
她用了很多表达精准,却很有意思的表情包,也告诉我上山采茶了,但是虫子太多了,天气太热了,还是中暑了。她给我摘了黄金茶,也做了茶要送我,也预告了还有“戒指,纯银的。”
最后等了很久,才悄悄发来了一句,“妈妈,您怎么不问我作文的事?”
“你希望我问吗?做了吗?哈哈。”我有些好笑,顺从地问了一句。
“没做,每天都要早起。”她生怕我生气,赶紧回了一句。
“那就先不做了吧,出去就开开心心玩。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回来就要抓紧了。”我肯定地回复道。因为我压根就没想问她作业,可她还是有心理负担。
刘瑜在《愿你慢慢长大》中有一段话,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也希望送给我的女儿们:
“小布谷,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最后一句话,太难实现了。妈妈和女儿们,几乎只有在节假日和暑假周末的早晨,才能真正睡到自然醒,还要在当天没有任何安排的前提下。
但是相比出去应酬,去社交,我更愿意跟女儿们在一起。我不愿意错过她们每一天的成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6735/efa6d772605e37a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