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春天。
春日,春风,春雨,春意;都是很读来让人惬意的词语。不写春日,是因为没有时间享受她的温暖;不饰春风,是因为难得领略她拂面的轻松;想想春雨,因为她总能浇灌在自己的心头,引发的春意,懂与不懂都不重要。淋湿你,她就足够细腻了。
春是一个很微妙的季节,有孕育,有滋长,有绽放。而偏偏生活在这样季节里的我,越发觉得自己远离了她,偏偏就没有时间来体味这样交织的美丽。所以这样的时候,坐着,看时明时暗的天色,风中摇曳的绿树,挥挥洒洒的雨丝,荡漾的心情不会止于几种。生于这样的季节,也许注定要学会体味这变幻莫测的滋味。而无奈的是,有时候连自己都会觉得这人,这事,这路都变幻莫测起来。绵绵其实需要时间去发觉,当不自觉使用它的时候,心思也就多了,拖泥带水起来。
雨是有生命的,前人似乎很早就体味到了这点。于是就有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句子。有时候觉得白话总是比不了古文,少了韵味,少了含蓄,少了讲究。春这样的“简单”,花上千百个词语仍是写不透彻。杜甫就幸运多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话,让人唏嘘不已。突然想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给他换到春天来,不知道他是否也能如我一般心旷神怡起来,暂时抛却那离恨相思之苦。春胜于秋,大抵就是驿动胜于追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其实相思总是很多,独独春天的相思来得感动,不悲不戚,不失落,不遗憾。总是充满着希望,秋雨能撕裂人心,春雨却能愈合伤痛。相比于驿动,这份萌生更来得让人激动。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性喜垂钓,自然会在这样的春日想到这样的景象。却偏偏会把她置放在如丝春雨的淋漓中。冬天也许把孤舟蓑笠翁的形象定格在我们的印象里,却敌不过我幼时无惧飘雨于垂钓的执著。
当然,春雨并不总是给人以缠绵,有时候也会有剪不断、理还乱的纷扰。但这样的季节,大抵还是受不到太多情绪的影响,“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虽有落花,却谓为落英缤纷。是生命另一段历程的开始,没有了秋的失意,冬的凛冽。
纵然是有如“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这样的李煜情节,却也只限于这样懦弱到失掉家国的李煜。夜色雨声,搁都市是后午夜的赏赐,难得一遇;在乡下却仍能如古人所言:“春雨满,秧新谷。”所以,写春雨,并不适合在都市;自然的赏赐,在钢筋和水泥间着实享受不到。怀着一颗崇尚的心,也止于让我翻涌和渴望,终究还是不能体会到幼时的淋漓。
只是仍倾慕的看着窗外丝丝缕缕。想念春雨的凉,想念春雨的润,想念春雨的绵延。可以走在其间,却看不到绿叶温润、花色淋漓,也许怀念的还是春雨细腻的洗刷,沃土侵润的泥泞。一如这刻的眼神,看的是雨,却又漂移到了雨后。
还是春雨好,总会意绵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