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有这么一种经历?失眠时越想入睡,却发现自己越清醒;越是压抑想忘记一段经历一个人,却越是念念不忘;越是想追求完美,却往往在小事所绊倒。心理学家惩治为”讽刺性反弹“,确实非常讽刺。
压抑想法为何行不通?
人的大脑处理”不要去想“的行为可分为两个部分:
- 操作:负责将人的注意力引开,依靠大脑的自控系统完成,需要耗费精力;
- 监控:负责寻找证据证明你没有去想和感觉,自动完成。
操作和监控同时工作,监控负责识别出可能的诱惑或干扰,操作负责介入把人引向目标并远离诱惑。当人们精力充沛时,操作可以很好地完成它的任务;反之,当人们烦乱、焦虑、压力和生病时,操作难以完成任务,监控就会失控,一直不停地提醒人们那里有诱惑;此时,为了阻止堕落,但监控直接把你引向堕落。
如何避免讽刺性反弹
当人们试图摆脱一种想法,但它却不断回到脑海中,人们很可能认为它一定是真的;但这种认知的偏见是错误的,一直残留在大脑中的想法不一定是真实的,也不意味着它很重要,这仅仅是讽刺性反弹产生的效果。
应该如何讽刺性反弹呢?很简单,就是放弃自控,当人们不再控制那些不希望出现的想法和情绪时,就可以从源头解决讽刺性反弹。但注意如下几个点:
- 追随自己的感觉:去想自己所想,追随自己的感觉,放弃控制内心的感受,反而能让人们更好地控制外在行为;
- 与之和平相处: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人们越是试图摆脱自我批评的想法时,与坦率面对这种想法相比,自尊心更容易受挫,情绪更容易变坏;想让自己远离精神痛苦,人们就需要与这些想法和平相处;
- 忠于自己的感受,但别相信你所有的想法:当烦恼出现时,试着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身体上,感受是否会紧张,心律或呼吸是否有变化,肠胃、咽喉或其他身体部位是否有感觉,感受吸气和呼气,把这些想法和感觉想象成飘过脑海和身体的浮云,随着呼吸形成的风吹散;不要抑制想法并接受它,但不要相信它,只是去感受和消除;
- 把我不要变成我想要:节食减肥者往往很容易反弹,而把”我不要吃高热量食品“转变成”我要通过体育锻炼来改善健康状况“的人往往能够长时间不反弹;当你关注自己想做什么,而不是自己不想做什么时,就可以避免”反弹“效应带来的危害;
- 驾驭冲动:学会接受和掌控不愉快的心情,不再一感觉不适就用不健康的习惯来获得愉悦;当冲动占据大脑时,花至少一分钟去感受自己的身体,你的冲动是什么样的?身体有没有感到不舒服?心率和呼吸有什么变化?试着接受而不是否定这些感觉,通过感受呼吸了解自己的冲动;
- 对内接受自我,对外控制行动:抑制欲望的反面不是自我放纵,控制自己的思想是不可能的事,认识自我、关心自我和提醒自己真正重要的事物,选择自己相信什么,选择自己要做什么。
Action:直面自身欲望,但不要付诸行动
- 承认自己脑海中的欲望,以及渴望某种事物的感觉;
- 不要马上试着转移注意力或与之争论,接受想法或感觉,提醒自己”反弹“理论;
- 退一步考虑,意识到想法和感觉并不受你控制,但你可以选择是否将这些想法付诸实施;
- 记住你的目标,提醒自己预先做出的承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