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991082/c5da980572cc60db.jpg)
我印象还挺深刻的,大概是到英国的第一年“黑色星期五”的时候,趁着大量的东西大促销,最终买了一个心心念念的kindle。原本在国内上大学的时候就很喜欢去图书馆借书看,后来似乎用了一段时间的蜗牛读书。但是由于国外用不了蜗牛读书还是其他原因,我最终买了kindle来看电子书。
kindle有一个好处,比平板轻了不少,可以到处带着它,而且办了会员之后,如果看的书多,还是相当划算的。
原本我想着到国外了,去看看外文书籍,例如去图书馆借。结果后来高估了我看外文书籍的耐心与速度,很多地方都要查字典,看的速度还非常缓慢,最终放弃,还是继续看中文书籍。
以下是我在国外期间的部分书单。
1、杀死那只反舌鸟
这本书似乎不止这一个名字?我看有的翻译成《杀死那只知更鸟》,似乎是误译,原文是反舌鸟。
当时是因为有名去看的这本书,但是整体性看下来没有什么太多的感想。可能是没有共同感受有关系吧,我对美国南北战争没有太多的情感上的感受,当初看《飘》的时候就因为文章极大量的环境描写劝退了。怎么说呢,这本书确实写的不错,包括文章里父亲对孩子们的教育,但是于我而言,我更多的将目光放在他们的生活环境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所以,更多的是去分析背后的原因而不是将情感投入到书中角色身上。
我记得这本书的中心点是对黑人的审判,其实我总感觉这本书里面的某些东西和DC-蝙蝠侠系列有相同的东西。这么说吧,我并不是很认同蝙蝠侠的行事作风,我个人很敬佩这种遵守法则的英雄情结,但是在法律本身就无法真正施行的时候,我不赞同那种继续循规蹈矩的方式。
放到这本书里,我很佩服主角父亲这位律师,但是在那种情况下,律师这条路会非常非常地艰难。这本书籍的结局不错,但是在这本书的背后,当时的那个时代中,发生了无数被埋没在历史中的惨痛故事。
2、洛丽塔
这本书和我的成长旅程有着奇怪的缘分。大约是小学的时候,我在一家新华书店里看到了这本书,当时那本的封面好像是白色的,带着小花,整体设计的很漂亮。那个时候的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听,就很想要。但是由于那会儿我对这种欧美的大厚书有着点心理阴影,当初看《荆棘鸟》看一半看不下去了,在小学的时候重击了我的三观,看得有点伤。就一直没买。
等到上初中了,我的一个朋友在我生日的时候送了我这本书,当时真的很开心啊。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好像就看了几页,现在这本书也找不到了。
等出国了,买了kindle,我又想起来了这本书,终于决定开始看。其实现在看完之后感觉不深了(三观已经习惯被冲击了),我早在看这本书之前就知道了大致在讲什么。当时看完之后最想知道的就是这本书到底描绘的是不是真事,因为作者写的非常真实,后来查了一下,好像绝大部分还是作者的创作。
我记得看这本书之前,还和另外一个小伙伴聊过这个故事,不过小伙伴说的是电影,有一版拍的女主非常美,她还挺喜欢那部片子。这本书作者写的相当的客观,我很喜欢作者这种写作方式。看完之后如果能站在和作者同样的角度,确实能看到一点非常态人群眼中的世界,以及他们为何会觉得美。
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这本和上本书就是两种极端了,如果说上本书作者是站在外人的角度写出来的作品,那这本书就是纯粹的受害者的经历。并不是去比较这两种方式的好坏,而只是由于个人经历采取的不同的写作方式。
这本书看的很痛,也很无奈。属于那种看过一遍之后不忍心也不想去看第二遍的书籍,正是由于这本书太真实了,翻开就能看到那种血淋淋的痛苦。这本书的任何读后感好像都显得轻飘飘的,上本书能站在外人的角度发表一些事不关己的看法,这本书是完全不行的,你对它评价出的每个字,都是去评价痛苦,而痛苦,无论外人如何说,都是无法感同身受的。
我后来有一首很喜欢的歌曲:《负重一万斤长大》——太一,我也听说过几部电影,但是还是那句话,太痛苦了,不敢去看。
4、雪人
这个似乎也是个欧美的推理小说。我大学的时候非常沉迷于日本的各种小说,从岛田庄司到绫辻行人,再到四大奇书和社会派等等,也看了一部分欧美方面的推理小说,比如阿加莎克里斯蒂,还有XYZ系列等。
这本书很长, 但是写的非常无聊,大概由于这本书也有点类似社会派的感觉吧,好像重心根本不在推理上面,而我实在是对这类书无感,既然重心不是推理,就不要放在推理的类别下啊。
最后一部有些地方写的还有点精彩,中间好多都让人觉得作者你是不是在灌水,如果砍到目前的一半字数,应该会好很多。而到了现在,我基本上完全记不清这本书在讲什么了,当时看的感觉有点浪费时间。
5、鼠疫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当时看这本书的原因是我看了《局外人》,然后正好作者另一本书也在会员里免费看,就跟着看了。另,这本书我是在看完《一九八四》之后看的。
原本看的时候受到名字的影响,以为是一个像《一九八四》一样的压抑小说。当时最开始看的时候,受到《一九八四》的影响,没能提起太多的热情,但是看着看着,却觉得越来越好看,看到结尾的时候,也发现,这本书和《一九八四》从根本上就不同,《一九八四》是一本很压抑的书籍,整体看下来没有太多希望的感觉。
但是《鼠疫》却不是这样,它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故事。而我,是在2021年看的。在当时确实让我心情变好了太多,或许,我应该在《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之间看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