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后半生漂泊流离,居无定所。后在友人的帮助下,终于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虽然是一个勉强容身的草堂,対于久经离乱的诗人来说,此时安定的生活,是难得的短暂的幸福与安宁。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杜甫写于成都草堂时期的诗《客至》,感受诗人满足而又幸福的心境。
客至
喜崔明府相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烟波浩渺的春水,飞来飞去自由自在的鸥鸟,花草遍地的院子,蓬草编织的篱笆,清幽僻静的居所,对于诗人来说,已像是天堂一样美好。
诗人殷勤的打扫庭院,倚门而立,热切的盼望佳友来访。对于至情至性的杜甫来说,能有心意相通的好友来访,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远离闹市的村野,自家酿造的浊酒,简单欠丰的菜肴,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
两位挚友越喝酒意越浓,越喝越高兴,越喝越热烈、越兴奋,此时的快乐一定要与人分享,那就“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这种邀邻助兴,我们仿佛看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的那份热情与随和。
由客至之喜到迎客之诚到待客之真,我们看到诗人的真性情,那种没有矫饰没有客套的自然之情。
这是一首温暖的诗歌,全诗洋溢着平静安适中的惬意与满足,洋溢与好友相谈甚欢的喜悦,洋溢着邻里和睦的人情之味,这是伟大的诗人在清贫的日子里寻出的幸福与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