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教给我们的那些成功方法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教给我们的那些成功方法

作者: 冰烻 | 来源:发表于2017-01-21 09:06 被阅读64次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教给我们的那些成功方法

    我是那种智商和情商都弱爆了的人,小时候我还有个外号叫“憨妹”。所以一直以来我骨子里都特别自悲,总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成就是脑子不好使,是天意。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这本书,让我觉得天意也可违,希望的曙光就在我的面前,我还是有机会成为一个人才的,当前缺的是1万小时而已!!!

    它告诉我任何技能只要你下定决心,巧练1万小时,必定能掌握,所有的世界级专家都需要经历1万小时的刻苦练习。

    这本书通过大量的人才温床实地考察,以及科学实验证实天才更多的是由后天决定的。围绕着“精深(一万小时法则如何运作)”、“激情(精深练习的动力何来)”、“伯乐(训练出天才的优秀教师的特征)”三方面阐述“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最有意思的是贯穿全书的才能之物——“髓鞘质”,简单来说,就是你的某个技能越牛逼,在你的大脑相应位置形成的髓鞘质绝缘体就越厚,而这是你不断精深练习所形成的神经回路累加。

    不过形成这个神经回路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
    所谓天才的正解是:精深练习×1万小时。
    精深练习即朝着既定目标挣扎前进,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不断犯错,让自己更聪明。

    集中精力,关注一个目标。

    关于这点,盖瑞·麦克赫森专门作了一项测试,随机挑选了157名儿童,就“这个新乐器,你觉得自己会弹多久?”根据孩子回答的期限,将测试者分成短期承诺、中期承诺、长期承诺三类,分析这些孩子的音乐成长历程。

    分析结果表明,进步不取决于任何可衡量的天赋或性格,而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念头。

    在初期,这些孩子就有“我是一位音乐家”的念头,这个念头就像一个雪球滚下山去。

    通常,人们都会因为自己与一个成就非凡的群体有联系而感到心潮澎湃,而且以后“我也要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

    而这就会给自己一个很隐秘的,强大的激励信号,它就相当于一盏闪烁的灯,指引你前进,去做超级有意义的事情。

    还有就是同样的练习时间,给出长期承诺的那组孩子表现比给出短期承诺的孩子好4倍。
    用“髓鞘质”来解释就是髓鞘质不在乎你是谁,只在乎你做了什么,哪条神经回路开启了,哪条回路就会包裹上髓鞘质绝缘体。

    线路上多裹一点绝缘体,技能回路的带宽和精确性就增加一点,表现出来的就是技能和反应速度上的微妙提升。

    所以,明确目标并坚持练习可以使学习速度大大提高。

    最好让自己忙起来

    原始信号启动了激情,但并不提供质量保障。

    要在一个领域有所建树,需要不断有指向目标的信号闪烁维持激情燃烧,需要深入认真以及热情的劲头。

    当你开始练习的时候,你在挣扎,你在反抗,你需要集中精力,你需要投入时间,然后慢慢进步。

    所以启动激情后,要把激情的小火花培养成熊熊之火,让自己进入精深练习区。而忙起来会让自己充满活力,提供更多的能量供应。

    忙起来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忙得有系统,有计划,有目标,才有效率。

    忙起来就会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会积极参与,就会更加热爱,就会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和专业知识。

    这与“业精于勤”同理,勤奋可以让人直达学习的核心,掌握核心的技术,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样的人。

    而且有目的的忙也能使自己心情愉悦,远离忧虑,否则你的时间不是浪费就是轻易被别人占用,你无法把握自己,那样的话,你一定会毫无成就感,碌碌无为,你会变得越来越焦躁。

    组块化学习,掌握技巧

    面对一项技能,我们总得知道如何下手吧,这就需要把知识拆分了,然后慢慢消化吸收。即先对知识整体吸收,然后拆分成组块再放慢练习。

    这是一个从整到零再到慢的过程。

    整体吸收主要是花时间观察或倾听你想学的技能(比如一个动作),而且这项技能是以连贯的实体形式出现。这一过程基本上相当于在脑中把技能具象化。

    然后就是将技能拆分成一个个组块。

    然后放慢节奏开始练习,放慢练习更多的是关注错误,每一次错误的纠正就是精确度的提高。

    对于髓鞘质的生长而言,精确就是一切。

    放慢练习不在于你能多快完成,而在于慢下来之后你能否做正确,所以,放慢练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技能的形成和节奏。

    重复练习是无可替代且千金难求的

    在训练技能方面,没有什么比实地操练更有效,而比实地操练更有效的是在自己处于最佳状态时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反复练习,即在精深练习区练习。

    一旦离开精深练习区,可能还不如停止练习,所以练习的时间和频率要健康合理,有张有弛才能游刃有余。

    埃里克森观察了众多训练之后,发现精深练习往往使人精疲力竭,他们不能一次坚持一个多小时或两个小时。

    埃里克森还发现多数世界级专家,包括钢琴家、国际象棋选手、小说家以及运动员,无论他们追求何项技能,每天练习3至5小时。
    所以,1万小时——也即10年,每天3小时。

    所以,当你状态很差时,强迫自己练习不如放松休息一下,转换状态,等状态恢复之后再开始。

    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还需要不断以“试错”的方式重复练习,花大量时间纠正细小而且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是这样而不是那样。

    那些伟大的教练,他们制定的教学法则通常就是这样:讲解,示范,模仿,纠正,然后重复。这也即是髓鞘质法则。

    最有效的练习的感觉是:注意力、连接、建立、完整的、警觉、关注、错误、重复、疲劳、边缘、唤醒。

    这是一个独特的清单。它给人的感觉是成功了又差一点,又成功了,一种渐进和连接的感觉。

    这是一种面对目标的紧迫感,离目标就差那么一点点的感觉。

    精深练习不是简单的挣扎,不是那种自然、轻松、日常、自动的舒适感觉,而是有目的的奋斗,选定目标、努力争取、评估差距、回到初始步骤。

    罗伯特说,“这就在于如何找到一个最佳位置,存在于现在能力与期望目标之间的最佳距离。一旦找到那个最佳位置,学习之旅就启航了。”

    神州优车的董事长陆正耀3个月跑步减掉20公斤,关于跑步他是这么说的:

    “跑步跟创业、跟管理非常像。
    第一个就是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去达成这个目标,不要跟别人比,这一直是我们内部的原则。

    也就是说,我不管别人做得怎么样,不管你别人跑10公里、8公里,今天说好跑6公里,跑完6公里就好了。

    更多的是每次超越自己,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跑。

    做企业也是一样的,按照自己的节奏跑,这样你的动作不会走形,然后你合理的配备体力,做生意就是合理地配备资源。
    我达到我自己的目标,跟别人没关系。

    第二,跑步的过程肯定是一个漫长的、痛苦的过程。

    我跑步的时候不戴耳机,戴耳机是在转移注意力。

    其实管理的过程、创业的过程有时候是挺纠结的,这个过程也是你要去管理的。

    第三,专业化很重要,你要找专业教练,公司要管理更好必须要用专业化的人才。

    我210斤的时候,谁都说你不能跑步,一跑你的膝盖就完蛋了。

    我跟教练跑,膝盖啥事也没有,因为跑步的正确方式不应该用膝盖,用屁股、大腿肌肉啊。

    专业化、耐力,自己设定目标,按自己的节奏去完成目标。

    另外,不要把自己的目标设得太高。

    明明只能跑5公里,要当行业领跑者,当先锋,要去设定一个10公里,那我就死定了嘛。这时候你肯定资源配备不够的,合理设定目标,然后充公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最后一点,一切都是靠争取,一切都是。

    别人为何那么有才,别人为何那么聪明,别人为何那么出众,别人为何能得到一切,就是别人付出了,你没有付出,你也没有去争取过。

    为了达到目标,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他人看待自己的方式。

    局外人看着似乎很极端,但这就是需要的措施,创造一个精深练习的良好环境,巧练1万小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教给我们的那些成功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ig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