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今天这个题目,真的有点难以下笔,思来想去,还是运用网络的力量查证一下解说吧。
百度“朋友”这个词,在我们的汉语中早就有了。《易》经上就有“君子以朋友讲习”的说法。《论语》里也有“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样的名言。但是,古人说的“朋友”和我们现在说的朋友不大一样。我们现在说的“朋友”这两个字说的是一个概念,是指互相有交情的人、互相友好的人。而在《易》经和《论语》那个时代,一般的名词是很少用两个字来表达的。“朋友”这两个字,是两个概念。按照古人的解释,“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是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人,所以,“朋”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同学;所谓“同志”,当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革命同志”,而是指志趣相投,能合得来的人,所以这个“友”,就是我们现在的“朋友”的概念。也就是说,《易》经上和《论语》里说的“朋友”,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同学和朋友”这两个意思。
进入训练营,在养成写作习惯的同时,借助这个平台,我也有机会认识更多的新朋友。从内心感到很欣慰!在这里我们有着共同的志趣和梦想,相信我们能在这里相聚相识相知相伴,共同走上写作之路。
我在训练营里首先认识了发起人张沛,并关注其简书,感觉这是个很有毅力的伙伴,能独自坚持写作几十万字,是需要多么强大的意志力呀。期待我们能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坚持训练营的写作,督促我坚持坚持再坚持!既为同学又为同志,共同进步!
朋友不是书,它比书更绚丽;朋友不是歌,它比歌更动听;朋友应该是诗——有诗的飘逸;朋友应该是梦——有梦的美丽;朋友更应该是那意味深长的散文,写过昨天又期待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