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8183/17afd6d2d39b222f.jpg)
又是一年感恩节, 一晃工作十多年, 没有吃火鸡的习惯, 就来写写工作中五个令我感激的人和事。
1. 在紫竹的X先生。当年工作经验寥寥, 以contractor身份加入紫竹园的团队, 一半以上是因为看好LeaderX先生和这个新兴的研发团队。谁知刚去没多久, 有一天被一名正式员工无端指着鼻子骂, 具体内容已经记不得, 只记得觉得非常委屈的自己写了一封长邮件给X先生, 大意是人是平等的, 不该被这样对待。结果, 这名正式员工被绩效考核扣分并且口头警告处分。现在回想起来, 也许碰到一个不同的人, 结果会完全不一样, 非常有可能我会立即卷铺盖走人。谢谢X先生, 让我在工作最初的几年就对平等和公正抱有美好和坚定的希望, 当年的紫竹园团队, 虽然因为路实在太远有时凌晨四点就要起床, 但依旧是我工作过的最开心的团队。
2. 原北京厂的G阿姨。在上海厂工作, 不过莫名和X阿姨很熟悉。入某厂没有多久, 因为部门的一些原因, 我考虑离职, 打了个电话给X阿姨, 说, 我准备走了。X阿姨什么都没说, 只问了我一个问题: 你给现在的公司贡献了这些时间, 现在你敢说公司平台上的东西你都用心学习了吗? 别还没学会就想着走吧。于是, 我又在某厂继续工作了不少年头, 但是带着每天好奇学习新东西的心态。反而, X阿姨已经离职有些年头了, 去另外的平台贡献学习了。
3. 北京分部的非总。非总是我做人力资源合作伙伴之后的第一个老板, 当时对这个职业感到很神秘, 而且恰逢08年, 经济危机, 裁员压力巨大的时候。非总在一个论坛上, 讲了一本他最喜欢的书, 叫沉思录, 后来这本书成为了我床头经常会翻看的一本书, 因为做这个职业真的会需要。非总是个典型的外圆内方的人, 左右逢源, 但是心里那杆秤比谁都稳。并且给起建议来非常直接, 但是每次又是如此乐观, 天塌下来的事情在他这里都是小事了。他让人的感觉是世界上即使很多东西可以舍弃, 但是正确的事情不可以, 哪怕付出许多代价。之后, 非总经历了加入民企, 跳槽另一个民企, 民企被卖, 加入外企现在又加入民企的经历中, 我也有一些机会可以继续和他共事, 不过, 因为种种原因都没能真正实现, 其中一次的原因是因为上段提到的G阿姨。
4. MTV的J姐姐. 进现厂是J姐姐面试的我, 韩国人, 倍感亲切。来了之后才听大家说, 她其实非常的Tough。个人并没有亲自经历到, 直到有一次我在香港做并购, 同时处理给美国VP的一个邮件, 因为时间非常仓促, 写的不够完美。J姐姐远远的从MTV写邮件不留情面的批评我, 说写邮件要看对方是谁, 你看这个VP那么忙, 哪有空看你写的这一大段, 即使你很忙, 也应该沉下心来好好写这个邮件。由于她讲的相当直接, 美国的小伙伴直接联系我说, 不好意思, 应该我们直接去说一下就好了。然而, 每次回想此事, 都会觉得最严厉的反馈才是帮助人进步最好的礼物。J姐姐后来来上海出差, 我们逛了很多地方, 喝了酒, 聊了天。虽然她现在已经离开, 我还是会想起我们在田子坊喝鸡尾酒并且她最为我直线大VP时候的严厉。
5. 喜欢贴面膜的D先生。D先生真的是我见过最能保养的男人。他是我做招聘时代的老板, 但是,实话说, 他并不怎么懂招聘, 尤其是我管的那块校园招聘。然而, 他补足并且教会了当年的我一个非常缺乏的技能,就是如何获得visibility并且包装自己的成果。记得有一次我自以为做了一个举手之劳的事, D先生就转邮件像滚雪球一样一直把我做的事情滚到了总部高层。之后还单独给我写邮件, 说, 你看, 就是应该这样争取visibility, 不然别人看不到你做的。我当时的想法是, 够可以, 脸皮够厚! 后来才发现, 这个是关键技能, 光低着头干活不抬头争取可见度, 获得大方向也就只能停留在舒适区了。
写着写着, 发现娃要睡了, 之后有空再回来补结尾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