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痛斥“实物货币数量不够用”的缪谈

痛斥“实物货币数量不够用”的缪谈

作者: 湖北立春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08:24 被阅读0次

    “实物货币数量不够用”的另一个名字叫做金属货币“通缩”论

    在真实货币制度下,无论是实物货币还是实物商品,它的产生都需要人们付出相应价值的成本和代价。在一个可分析观察的时间段内,商品相对于货币的总数量之比,不可能有急剧的变化。因为任何经济学物品的增加,必然伴之以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交易活动。既不存在没有货币交换支撑的生产活动,也不存在没有生产物品基础的货币交换活动。物品的增加与货币的增加,是相伴相生的。每一种物品数量的增加过程,都是在增加前该物品的货币价格基础上,在缓慢的、与其生产力提升线性大致匹配的价格变化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数量增加。如果该物品的价格上升,那么该物品的首次交换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变化之初相比略有上升;如果该物品的价格下降,那么该物品的首次交换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与变化之初相比略有下降。换句话说,该物品总量的增加,只是在首次交换中增加了与增量相同的交换次数而已。货币在每次交换完成之后,都会立刻释放,并不存在要与增加出来商品数量绑定对应这回事,那种以为物品总量与货币总量要像绑定在一起,要一一对应的说法,是对市场交换活动的无知臆测。货币商品是耐久物品,它会在数百年的历史时间里,与无数种、无数个普通商品交换无数次。而大多数一般的消费品,往往会在一次交换之后,即完成使命,归于寂灭。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得到这样的结论:社会中经济学物品总量的增加,只会增加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次数,它并不必然带来对货币总量的要求。

    单位商品和服务的增量与交易次数的增量大致上是一比一,一对一。但是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所需要的时间,远远比交换过程要长,交换过程往往会在瞬间完成,而生产过程往往很漫长。比如一场音乐会仅仅演奏就需要至少要一小时,排练需要多长时间,具体就不得而知了,至少需要比演出多十几倍的时间。而交换所需的时间仅仅是人们掏出货币拿到戏院票的一瞬间。在一天之内就可生产出来的商品种类和数量显然是极其有限的,但是在一天之内就可以完成的交易种类和次数却多得多,它的大致估算是在一个确定的人群数量上是:人数×24小时×交易种类数目,这是假定每一小时才能交换一次。如果你认为每一小时不能产生一次交换,那么与之对应的,每一小时就更不可能产生一个单位商品。单位商品的生产完成与它的第一次交换只能是1:1,之后商品的再次转手就是服务的产生,而服务与交换也只能1对1地产生。并且,能够参与生产和提供服务的人数,显然总是比能够拿钱买东西的人少得多。换句话说商品数量产生的增量永远也不可能多与于交换次数的增量。商品数量产生的增量只能是社会生产力的线性函数,只可能是线性地增长,唯有交易次数才可能呈几何级数增长。随着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交易次数在人们需要时,的确可以呈几何级数增长,但却未必一定需要拉上货币实物本体进行交换,人们在频繁地相互交换中,货币从一方转移给另一方的相当一些数目是会抵消的。换句话说,交易频率的提高并不意味着有同比的货币数量转移,更不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大转移,它更可能是使得社会中每一个成员更加舒适和惬意。比如以支付宝为主导的支付手段的广泛普及,不仅大幅度地减少了对货币数量的需求,更让每一个市场参与者体验到了现代文明的快感。总之,那些渲染实物货币制的货币数量一定会跟不上商品生产数量的“杞人忧天”之论,几近于痴汉之言,或有存心迷惑他人之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痛斥“实物货币数量不够用”的缪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no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