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写作的启蒙,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久之前就埋藏下去的种子。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种子存在呢?我把这个归功于天分,就像这个世界上,总有人适合经商,有人适合运动,有人天生就是创造者,而有人天生适合拿笔杆子。
我把自己归类为“文能拿笔扬天下,武能撸铁去跑马”的女子。所以,对于笔下的字和脚下的路,一直都不愿意放弃。和它们死磕到底,能让我获得真正的快乐。
喜欢写作,必定会有引路人的存在,所谓引路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偶像或者目标。回想自己青春年少的时候,特别喜欢郭敬明的文字。毕竟和他年龄相仿,他从文字里透露出的那种对青春的感悟是我永远都无法书写出来的,所以每次徜徉在他的文字里都能感受到青春变得轰轰烈烈的感觉。
后来渐渐的喜欢上了张嘉佳的文章。一路追随,每篇都会看很多遍。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被拍成电影的那段故事——就是摆渡人。
这部电影,大概不下看了七八遍。哪怕是到了现在心情不佳的时候依然会翻开。一个人静静在房间的一角,感受着剧中人物的故事。
张嘉佳的文字,是多愁善感却又沁人心田的。很多时候它可以抛开社会的世俗将内心的独白表现得淋漓尽致。每次自己阅读他的文字的时候,几乎都是在受了委屈或者遇到无法跨越的难题的时候。
每当我静静感受过他的文字洗礼,不管多大的困难,都会成为过眼云烟,一觉睡醒又可以满血复活。
后来随着年纪的增长,30岁的来临,爱上了作家艾小羊的文章。她就是我未来想成为的样子。无论世界多,她都能够不忘初心写出拥有自己见解的文字。
对社会之事不批判,不评论,站在中心的立场,去表达内心的想法。懂得人性,会站在女性的角度发声,引领着一部分女性在家庭的琐碎里兼顾自己的梦想。
再后来。
喜欢读野生作家大冰的书。从他的《阿弥陀佛么么哒》到《小孩》。出一本,我就追随一本,每一本每一个故事都能让我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但是想模仿他的文章,却永远都觉得无从下手。
是的,我一直觉得每一篇文章都包含着作者的精气神和灵魂。无论你花多大力气去模仿,总会和原作者相差甚远。在我看来这就是文字的灵性!
现在,加入了潇洒姐的趁早写作营后,仿佛一切又回归到了原点。对的,我看过再多的书,走过再多的路,最终坐下的那一刻,拿起笔或者打开电脑,需要表达的永远都是自己。
写自己想写的东西,达到真正的心流式的快乐,那才是最重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