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我跟着高适和李白回了一趟大唐,顺便见了一下小时候喜欢那些文人墨客,杜甫、王之涣、孟浩然、贺知章等等…感知他们情谊深厚,彼此欣赏,一起把酒言欢、泼墨吟诗,好不痛快…
记得幼时喜欢李白是因为喜欢他的名字,我从小对“白”这个字特别有好感,它在我心中是一尘不染,洁净如雪。
想象之中,李白应该是衣泱飘飘、性子清冷、人间谪仙一样的人物,所以才能写出“独⽴天地间,清风洒兰雪”这样超凡脱俗的诗句…未曾想,他居然也是一位侠肝义胆,武艺超群的剑客,舞起剑来那叫一个风姿卓越…
少年李白,意气风发,随性洒脱,豪放不羁,绝对的性情中人。正因如此,好友遍地,无论在哪,都过得逍遥快活。我最喜欢看他走路,昂首阔步,潇洒肆意,好像从来没有什么事情能难住他…我喜欢他说“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我猜他最想做的事情,应该是功成名就之后,把功名都抛掉,拿出去换了,换成人生的快意事吧…
李白一生怀才不遇,因为是商人之子,身份卑微,他又自视有不世之才,心高气傲,不愿循规蹈矩通过科举考试来挣取功名,无人举荐的他,在最好的几十年里颠沛流离,四十岁依旧是一袭布衣,用他的话来说“书剑两蹉跎”…后经好友贺知章举荐,得唐玄宗赏识入翰林院,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大鹏展翅、扶摇直上,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功成名遂,退身得道,踌躇满志的他吟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如此的狂放不羁…
度过了几年醉生梦死、歌舞升平的日子,也就是在这期间创作了千古名诗,“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他作文曾让杨贵妃捧砚,高力士脱靴。可有时宿醉酒醒,也总会有“拔剑四顾心茫然”之感…
突有一日,他终于看清,唐玄宗再赏识他,任他放肆,也只当他是玩物,与他“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报复所差甚远。在长安的第三年,他正因不能放下自己的个性,受权贵排挤,被皇帝赐金放还。他满怀愤慨,这下了这首《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之后,与杜甫、高适同游于梁宋,倒也传为了一段佳话。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叛。第二年,永王李璘三顾茅庐请李白加入永王军,李白同意,此后写了许多关于永王的诗。然而,第三年永王兵败,李白因此被牵连,被流放夜郎。
乾元二年,李白正在流放途中,上一年十月朝中册立了太子,大赦天下。这年二月,李白被赦免,写下了“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庆祝。
经此,李白远离朝堂。62岁时,不幸身染重疾,在写下《临终歌》后,永远长眠。
李白一生虽然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但却及其尽兴,他才华横溢,浪漫主义,永远的追求冒险和激情,向往光明和自由,轻歌快马,肆意天涯…
他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奔放豪迈…
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情怀…
还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藐视权贵…
他好像永远是那个手握酒杯,神采飞扬,视金钱如粪土的谪仙人。
做人如他,此生,快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