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这篇文章的主角是一位美国印裔移民,他是硅谷最早提出「比特币是 The Internet Of Money」的投资人。事实上早在2014年,这家伙就写过一篇博客文章,题目叫 The Bitcoin Model for Crowdfunding——现在看来,这篇文章可以被视为是 ICO 模式最早的预言了。
这位美国印裔移民不仅很早就开始关注区块链,他在古典互联网的投资也做得相当不错。除了投过 Twitter、Uber,他还是国外最大的股权众筹平台AngelList的联合创始人兼CEO,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讲的英文竟然丝毫没有印度口音:)。
很多人已经猜到他是谁了。没错,他就是Naval Ravikant。这篇文章是Naval 与硅谷知名Podcast博主Tim Ferris的一次对话实录,两位大神此次交谈内容不限于彼此的创业/投资经历,更侧重于分享讨论一系列有关人生、价值、健康、求知的本源问题。
橙皮书志愿者,远在澳洲的kyq,是这篇文章的编译作者。平常因为时差的原因,kyq总是会消失一段时间。但重新出现时,又会带来一篇让我读完啧啧称奇的深度访谈稿,顺便向我提几个橙皮书官网的bug。
在交这篇稿子的时候,kyq跟我说,这篇文章本身不直接涉及区块链技术,与最近橙皮书上几篇硬核风的采访截然不同,但很希望大家可以从这次「思想的假期」里获得一些不同的启示。
我很喜欢kyq这个关于「思想的假期」的说法。在我看来,能一窥硅谷顶尖聪明人的思想,听听他们谈话的内容,既不用像啃书补课一样正襟危坐,又能收获不少新的启发和认知,这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次「思想的假期」了。
这篇文章我推荐所有投资人、创业者、职场老鸟、刚毕业大学生、区块链从业者、非区块链从业者都读一遍。对话里的信息量非常大,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次创业、投资、工作、学习的思想方法学习,或者你也可以像我一样,把访谈里提到的人、书单与博客都记下来,积累自己的阅读源。
原访谈时长2小时11分钟,全文共计24793字。我建议你先收藏文章,找一个最舒服的姿势躺下,跳着慢慢看。老规矩,我们依然会围绕这篇文章建一个临时的讨论群,只有读过文章的朋友才能入群参与讨论。想知道哪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喜欢这篇文章?见文章末尾的入群方法。
————
一分钟摘要版本
1、想要成功的话,就要让身边充斥比自己更成功的人士;想要快乐的话,则需要被不及自己成功的人们围绕。
2、你永远不要欺骗自己,因为你自己是最易受骗的。
3、经历足够长的时间,可能50年后,可能500年后,几乎地球上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工作,信息革命将会逆转工业革命的影响。
4、每次看一个新的公司,都要丢开你所知道的一切,闭上嘴好好听,这其实很不容易。
5、我把书当成博客、Twitter、Facebook来看,不强求从头读到尾。
6、问题有多古老,解决方式就有多古老。一旦你学会爱上阅读,根本不需要学校。
7、我犯的错误不是投错项目,而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时间很宝贵,在死神来临的那天,人会拿任何东西换取额外的一天。这折现率,边际价值是随着年龄增长的。
8、启蒙和开悟是思绪间的空隙。要尽量创造思绪之间的空地。
——————————
完整硬核版👇👇👇
「思想的假期」
硅谷最早提出「Internet Of Money」的投资人说,人生远比创业难多了
对话 | Naval Ravikant、Tim Ferris
听译、整理 | 橙皮书志愿者 · kyq
骨子里不安分的创业者Tim:当人们问“你是做什么的?”,你会怎么回答?
Naval:内心深处我是个创业者(entrepreneur)。一天里如果要两次处理同一个问题,我会不开心的。我希望每天都有所不同,而且我觉得所有人都注定如此。
从事重复、专门的活动是工业革命分工细化后出现的现代概念。但愿随着越来越多人追求更高层次的马斯洛需求,大家可以摆脱各自单一狭隘的定义。
我好像成功地打了太极,没有正面回答你的问题啊。
我是AngelList的联合创始人和CEO。AngelList算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创业融资招募平台。我们在线上汇集了大量很棒的创业者和领投方。领投方就像是迷你/微型创投,他们可以在平台上达成交易,并让那些有足够财力的人在其背后投资。
我们也运行人才市场,帮助创业项目招贤纳士。现有超过一万家正在招聘的企业和成千上万有意向进入创业公司工作的人。每周都介绍很多企业与个人相互认识。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但实际的内容每天都完全不一样。
Tim:我想谈谈个人观察下你的两个看似矛盾的特质。
我们有个共同好友是健身教练,这里不说名字了,还是你把他介绍给我的。他是我人生中见过最积极、高能(intense)的人之一。在我们都认识的那么多人里,他说起你就:“Naval, 那家伙太高能了!那家伙太高能了!”
为什么他对你是这个看法?你同意吗?
Naval:很有意思,我觉得我的内核的确极其高能。我争强好胜,总是希望自己是正确的。碰到新的问题我自己会做很多研究,很快地学习80%的内容。我不满足于表面现象,总是在质疑、判断。
我刚结识你提到的那位好友的时候,我觉得他也非常高能。他改变了我的生活,使我变得比先前任何时候都更健康。他评价我高能或许因为我对每件事,至少那些重要的事都有自己的想法。
话虽如此,随着年龄增长,我过去几年里变得更内省,更清楚自己的小缺点,并尝试变得更加平和。不再绷紧一根弦,更会享受当下。这其中一部分就是要学习如何控制内在能量(intensity),达到收放自如,这是大家都要把握的平衡。
我们都想要成功,也想要快乐,两者却几乎完全对立。在机场书店随手翻开《时代周刊》,铺天盖地都是他人的成功。我们生活在“人人都能功成名就,实现美国梦”的现代神话里,好像如果你没取得同等成就,不是Tim Ferris就等于是失败者。
Tim:或者成了Tim Ferris但没成为Elon Musk,你还是失败了。
Naval:对于成功的执念会让人不幸福。想要成功的话,就要让身边充斥比自己更成功的人士;想要快乐的话,则需要被不及自己成功的人们围绕。这就是我们面对的困局。
我们还被灌输这么个想法:只要实现美国梦,幸福就触手可及。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人会渐渐意识到幸福源于内心,是自己做出的选择,是自己发展的技能。两者不可兼得,要怎么权衡取舍呢?
我对于成功有强烈的渴望,所以我们的共同好友觉得我特别高能——话又说回来,你应该请他来做次节目,他有值得传播的过人智慧——同时我内部也有中和的能量,就是对于快乐的追求。
Tim:暂且给他个代称吧,叫Victor。如果我请Victor来做播客,估计他会花60分钟教育我,告诉所有人我是多么胖多么不协调,我大概没本事把他拽回来。不过他的确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以后会请他的。
你那么高能,你的兄弟Kamal(《爱你自己如生命之所系(Love Yourself Like Your Life Depends On It)》的作者)似乎就是另一个调性,倒也不是说他缺乏能量,但和你比起来就要降几个量级。这是为什么?你的能量从源自哪里?一直是这样吗?
Naval:问得好,我也不知道啊,我们从本质上的确大不相同。基因、进化是很强大的,你可以说我们各自的基因在采用不同的策略,看最后哪种能更好地适应所处情境。
我们的童年比较坎坷,这不是什么秘密,但两人反应不一样。对我来说,这些经历催化发展了我的好胜心。我一开始是书虫,后来演化调整以适应商业领域内的对抗竞争,现在又开始回归书虫路线。
我觉得人们一般很早就定型,核心人格可能十二、三岁就形成了,之后是青春期、成年,开始构建自我、奋斗拼搏、努力闯荡,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当你终于达成,或者足够接近自己的目标时,会发现重要的不是外界的看法或世俗的成功,还是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我想Kamal也到了这个阶段,开始关注提升内在。不知道这算不算回答了你的问题。我觉得人一般是被逆境塑造的,我人生的所有成就和美好,不管是外界评价或是自己认可的,都有着艰难的开端。
Tim:你的童年经历了哪些波折?
Naval:我们是新移民,刚来美国的时候我9岁,哥哥11岁。我们几乎什么都没有,母亲一个人在小公寓里把我们拉扯大……
Tim:是哪里移民来的?
Naval:印度。她白天做低等的工作,晚上去学校学习。我们很多时候要靠自己学习、成长。
回首当年还是可以看到那个小男孩,趴在窗头痴痴望着另一头理想的美国式生活,鼻子紧紧贴着玻璃,念叨着“我也好想那样啊!我希望我的孩子也有这样的生活。”
所以成长过程中有比较暗淡的世界观,不得不努力越过分界,进入不是所有美国人都可以拥有的美妙生活。
Tim:你们是从印度的哪里来的?在美国哪里长大?
Naval:我们来自德里,印度首都。来到纽约皇后区,先后住在Queens Village, Jamaica,Kew Gardens……搬了很多次,差不多九年里住在九个、十个不同的地方。
Tim:你是个非常优秀的战略家,必要的时候可以有很强的对抗性(combatant),就像你自己说的那样 。
回到内在能量那个话题。我以前没这么想过,但是你心直口快,想什么就说什么,而大家一般习惯了对话中礼节性的赞同,所以可能会把这种直率理解成其他的什么。
记得有次我们应邀出席一场晚餐,那里很多人我们都不认识。看到你和其他几个人站在一起,我走上前去,那天我上身一件以前没穿过的绿松色长袖衬衫,下面牛仔裤配一双样子特别的棕色正装鞋,你看见我就脱口而出:“哇,你看上去像同性恋银行家!”
旁边一位不认识的女士开始为我辩护……
我心想:“额滴神啊,又开始了。”
Naval:哈哈哈,“坦诚”的确是我的基本核心价值观之一。
Tim:凭良心讲,你的当时的评价很中肯。
Naval:我有若干基本的核心价值观,不是我刻意发展培养出来的。一般是回过头来看一些事的时候,才发觉自己不会在某些方面妥协。现在我意识到“坦诚”是多么重要,也都是从过去的经历里学来的。
以前我长大想当物理学家,视Richard Feynman为偶像,只要他写的,不管是技术性还是非技术性的,我能弄到手的都看了。他说:你永远不要欺骗自己,你自己是最易受骗的。
物理背景对我很重要,在物理学里你必须说出真相,没有妥协、谈判的余地,不用试图照顾他人的感受。如果你的公式错了,不管你做什么都掩盖不了。
此外,在纽约的成长过程中,身边有些孩子是俄罗斯黑帮子弟。有一回我碰到他们中的一个威胁另一个说要杀了他,那“受害人”就开溜藏起来了。最后发出威胁的人保证不杀他了,“受害人”就大大方方引其进入自家大门。
即使到了以命相搏的程度,他们的口头承诺还是那么有分量。虽然给的例子是黑帮环境下的,还是可以感受到诚信在人际关系中的强大的价值。
后来年纪上去了,发现不管是通过修佛、认知疗法、药物或其他什么,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此时此刻、享受当下,这才是快乐的源泉。
如果欺骗别人,或者有所隐瞒,实际上就是在脑子里开启了额外线程,你不得不一直留心,记录自己说了什么,实际想的又是什么,这就把自己从当下剥离了出来。一开始并不觉得,时间长了就会感到压力、分心。
所以想要快乐,要能够真正活在当下,需要时刻做到完全的诚实。
Tim:关于这话题,有本很棒的书对我影响很大,是Sam Harris的《说谎(Lying)》。书里不光探索了一般认知下谎言的影响,还涉及其他更广泛的话题,像欺骗、善意的谎言等等。
Richard Feynman也是我一直以来在很多方面都非常崇拜的人物,《别逗了,费曼先生》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即使对非技术背景的人,他也是值得了解的。
如果不想看书,可以先看看这个好多年前的视频《发现的乐趣(The Pleasure of Finding Things Out)》。他不仅敢于质疑约定俗成的最佳做法,还很多才多艺。他不只是世界级的物理学家,业余还撬撬保险柜,是搭讪艺术家、音乐家,真是非常有意思的人。
有关AngelList和Venture HacksNaval:其实就是自我实现,创造自己想要的产品。一开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创业者要筹钱但不知道从哪下手。他们进入人生中最重要的谈判——也就是拿下最早的投资条款——之前,并没有相应的信息,而这恰恰是他们需要的。
我想:我要是有这些信息就好了,于是Venture Hacks诞生了。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后,要怎么拿下投资条款?怎么找到有意向的投资人?为此我们创造出的产品就是AngelList。
AngelList发展几年后,很明显当前问题不是怎么找资金,而是如何帮助企业成长,如何招贤纳士,所以又有了Syndicates和Jobs,前者你本人就有参与,后者使得公司能网罗优秀的工程师。
最终我们是站在屌丝创业者这边。一开始你问我会怎么描述自己的工作,我说自己是创业者。在我眼里AngelList就是为了帮助创业者找到志同道合之人,招募其他的创业者。
看AngelList内部30多员工,基本不是前创始人,就是打算日后自己创业的。我们之前的工程师离开后创立了Instacart、Cover,以后还会有更多案例。我们到头来是以创业者为中心,以个人、草根为中心。
经历足够长的时间,可能50年后,可能500年后,几乎地球上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工作,信息革命在逆转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使人们形成组织,化身螺丝钉,造实现大规模制造等等。信息革命打破了交流障碍,企业的最优规模开始缩小,从几千到几百人,再到几十人,最终剩下一个人。
总有一天,你早上醒来会在手机或者其他设备上收到一系列可选工作和合同的提示,然后你综合自己的社会关系、薪酬、该工作是否能充实自己的档案,发展前景等因素作出选择。完成工作后你会得到评分,排名。
想下周休假就歇一歇,想一次接两份活就接两份。未来大家都要打造个人品牌。现在你可以看到《纽约时代周刊》的记者也会在Twitter上塑造个人品牌,影响力远比单单在《纽约时代周刊》发文来的大。
一个人就是一个独立的品牌,Tim Ferris就是Tim Ferris,他不为CNN打工,也不为Apple或《纽约时代周刊》工作。
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往那个方向发展。我很幸运,起步比较早,摸索出了创业过程中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现在我很高兴能搭建一个可以创造更多创业者、帮助更多创业者的平台,因为最终我们都会是创业者,为自己工作、生活。
我们生来并不是注定要进入体制,朝九晚五,日复一日被呼来唤去的。尽早脱离,实现自我,获得自由,人类总体也会从中得益。
Tim:我觉得人根源上不是要找寻自我,而是要创造自我。从一天,一个习惯,一项决定开始,这才更有建设性,也更可行,不是非要跑到丛林里磕嗨了才好,当然这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最看重创业者哪些特质?Naval:首当其冲看的是智慧。要够聪明,从一定程度上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其实蛮玄妙的,你和人交谈的时候,会有感觉对方是不是个明白人,是不是有真知灼见,有没有仔细思考过某些问题。这和年龄、资历没关系,重要的是他思考的深度。
然后精力也很重要,都知道创业艰难,要打持久战。笑到最后的都是那些能够坚持下去的人。如果精力不足,抱着小打小闹试试看的心情,老是巴望着正面支持,或者容易被掀翻爬不起来的,估计见不到黎明的曙光。
最后看人品。那些智商爆表,能量满满但不够地道的,就是勤奋精明的骗子。尤其是在创业圈,风卷云涌变化莫测,他保全自己还来不及呢,讲不定哪天就给你摆上一道。
有底线守原则并不意味着金钱回报,否则就不会出现各种节操碎一地的情况。所以一定要考量他有没有凌驾于纯粹金钱利益之上的价值。
比方说一个创始人提议做些对其他股东、员工、合伙人不利的事情,以此博取我的赏识,这动作就算立flag了。因为他现在会这么对自己的伙伴,将来也会这么对待我。
人品这项是最难判断的,这可能需要时间,日久见人心。
以上三项就是我看中的素质。
当你投资一个人,决定和某人共事或者合伙,基本上未来十年他都会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一定要确保自己真心喜欢这人。
如果合得来,和他们通话、面谈的时候,就不会像是在干不得不做的工作。如果他烦人、消极、难相处,给再多的钱也不值。现在重点不是钱,而是我是不是愿意花有限的时间、资源和精力来和这些人打交道。
我最喜欢的创业者,是那些能让我学到很多的人。每次他们来电话寻求建议,我都很乐意回应。因为和他们在周围散个步聊聊天,我自己也收获良多。
Tim:举个例子?
Naval:好多例子呐。
有两个超有才的年轻人Cory和Michael,他们创立了One,最近出了产品叫After School。虽然年纪轻轻,Cory才19,他们的对社交产品思考的深度令人咋舌。
还有Ryan Breslow,Bolt的创始人,他也很年轻,是做金融支付那块的。他的团队聚集了一波Square、Twitter、Stripe来的技术大神,现在刚起步。我提出要投他的公司的时候,他对我做了非常详细专业的背调,比我对他做的功课还多。
Tim:他是怎么做到这些又不招人嫌的?我知道有些创业者,为了向我展示就对我三十个朋友展开了攻势,这么硬来让我很反感。他是怎么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的?
Naval:Ryan那个不是硬来。他行动很快,很透明,甚至把总结好的有关我的评论和反馈拿给我看,感觉像是对我做了同行评审一样。我彻底为他的专业精神折服,尤其鉴于他那么年轻,可能刚毕业没几年。
你能感到有些创业者真的很在乎他们要创造的东西,早期的每一步都是在为日后建造摩天大楼打下基础。另一部分人脑袋一拍就做决定,一拿到好offer就把公司卖了,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创业者不会长久。
所以作为投资人对那些真正用心做事的创业者很敏感。
Tim:你迄今大致投了多少公司和个人?
Naval:不记得了,应该超过150笔。
Tim:嗯你比我要有经验得多。不过的确这样,我从没见过盲目跟风的创始人做的项目有好结果的。他们一般有很明确的愿景和方向。
Naval:这行业里,所有人都错,只有你正确,那钱就是你赚去了。
不幸的是,这意味着很多人全速前行最后一头撞进墙里。痛归痛,他们很快会站起来调整方向继续跑。如果你老老实实遵照众人的建议运作,估计很难有大成。
话虽如此,有时很难把他们和不着边际的疯子区分开来。有些人太疯狂了,毫不顾忌反馈和要求,和现实脱节,只活在自己的幻想之中。天才和疯子只一线之隔。
Tim:这倒给我了一个真人秀的节目创意。去精神病院找些人,做十分钟培训,放他们出去钓风险投资人,看看成功率会有多高。信心的确可以带人走很远。
有没有什么现实中完全不管用的行业经验和准则?Naval:那些颠覆性的新公司,一般和先例不太相似,刚开始总显得很奇怪。
你很容易陷入既定模式,相信某些事非要这么做才行得通,然后特例出现被打脸,损失惨重。
90年代中期Netscape出现前,大家认为因特网里赚不到什么钱。微软出现前,人们以为利润在硬件里而不是在软件里。Apple和其他电脑公司之前,以为要做就做大型商业机,不会在意普通消费者。Uber出来之前,人们相信市场主要在软件开发等传统领域,而不是尝试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像分派出租车服务等等。
所谓“传统智慧”总是错的。作为投资人,如果在某个领域投资失败,你能做的最糟糕的事,就是完全放弃这领域内的其他机会。
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是世界领先的风险投资公司,他们投了Webvan,一个90年代中期失败了的网上杂货店。
Tim:然后他们避开了Instacart?
Naval:恰恰相反,他们投了Instacart,所以说红杉资本了不得啊。他们在同类项目上栽了一次,损失了不少钱,但没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他们对每个项目的优劣做独立判断,知道有些失败是因为时机没成熟。可能理念很好,只是时候未到。他们明白一些好项目可能看上去很奇怪,而且世上没有完美的交易。
很多风险投资人等待完美项目的出现,最后错失众多良机。任何在圈子里流传开的“传统智慧”迟早都会被证伪。一个例子就是“不要投夫妻档,不然两个人掰了项目也凉凉”。如果听从这项教诲,就会完美错过CISCO等企业。
Tim:还有Eventbrite?
Naval:是的,有一大串呢。还有个经典迷思是“要投资那些有两个创始人的”,但实际上有好多一个创始人、多个创始人的成功案例。
Tim:Dropbox的Drew是单干的吗?
Naval:他很快找了个联合创始人,不过Oracle和Salesforce都只有单独一个创始人。
很多一开始有两个创始人的,到后来其中一个也许会离开,另一个占据主导,像Apple的Wozniak和乔帮主,微软的Allen和盖茨。
任何公式、规则到头来都可能是错的。每次看一个新的公司,都要丢开你所知道的一切,闭上嘴好好听,这其实很不容易。
Tim:红杉资本的那个Instacart的案例真是经典,当然说不定是不同合伙人作的决策。
最近有很多有关认知偏见、锚定偏见的想法。我天生不太擅长在公共市场投资,也没正经训练过。比如我炒股会做糟糕的决定,会被情绪左右。
我有时候会把一个股票最近的高点当做参照,打算等它涨到多少多少就卖掉,但这一般不是明智之举。
这么选的参考点实际没有任何根据,你又不能像训练你的小狗崽子一样训练你的股票。
创业圈外有什么书或人帮你提升了投资的能力?Naval:这是个很有深度的好问题,不同人会给出很不一样的答案。
我觉得最终还是要修“内功”,直到自己尽少受偏见、条件、责任等等的影响和牵制,这样你生活的各方面都可以得到提升,包括投资能力在内。
刚才说了我是书虫,小时候一直泡图书馆里,阅读量很大,一时不知从何讲起。
投资者也是人,虽然面子上装得很理性,背后情绪依然是主导。一般面谈5分钟过后就已经知道自己是不是想投资这家公司了。
如果一家公司第一轮不接受你的投资,心里还是会不有点不快的,要先消化下再去投下一轮,这样才能给予正面帮助,并得以分享胜利果实。
培养这些技能非常之难,不是看一本书就“啊哈”脑后一道闪电的。我太不相信有关个人发展的顿悟理论,比方看了某本书后就突然开窍,或者撞见一句什么话,很激动地抄在写在一张纸片上,贴在电脑背景上天天盯着看,然后整个人生从此颠覆了。
人生哪里是这样的,我们要做的是发展各项技能。
在我眼里快乐、饮食控制、投资,自我认知都是种种技能,需要几十年时间里不断投入并根据反馈调整。
一些我归类为斯多葛学派的书籍对我很有帮助,我知道你过去也推荐过。有代表性的像塞內卡和马可·奥勒留,的确影响深远。
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的个人日记,他在当时可能是地球上最有权力的人之一了,写这些日记的时候也没想到后人会整理出版。
你翻开这本书,会发现他这权倾一时的皇帝也有和我们一样的烦恼,所以外在的权利和成功并不能决定内在状态,还是要自己不断努力。
此外,我还会关注所谓“理性佛学”。很多佛学都被神秘主义、印度教淹没了。拜大师、走仪式那套我是不理会的。我关心的是如何观察、训练自己的思维和那些有理性分析的智慧。
你刚提到的Sam Harris很好。另外有个Jiddu Krishnamurti对我影响也很大,相对不是那么出名的印度哲学家。他很直接,毫不妥协,告诉你要时刻直视内心。我最喜欢的是他的《生命之书(The Book of Life)》,精选了他很多演讲和其他著作的内容。
李小龙也写了很多哲思,《醒思录:李小龙的生活智慧》里对他的一部分思想作了很好地总结。
我可以继续帮你列举,值得一看的至少几百本。
很多人没注意到的博客,我认为也是很好的资源。
对现代人来说,习惯了在Twitter、Facebook上的碎片化智慧,要静下心来看书很难。被大量信息包围的我们,一方面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被训练得极短。扫视、跳过,我们想要一眼看到底,TL;DR(Too long;didn't read),用少于145字怎么概括。
另一方面,我们从小受教导,一本书是必须要看完的,阅读是严肃神圣的。这种矛盾下,几乎我认识的每个人都有看到一半看不下去的书,打赌你也一样。看到332页怎么都读不下去了,心里又觉得一定要有始有终,然后干脆放弃,一段时间都不看书了。
Kindle、iPad或者纸质书就这么被打入冷宫,真悲剧。
书陪伴我长大,后来看博客,再换成Twitter、Facebook,然后发现自己根本没长进了,只是整天在吃多巴胺零食。时不时来一剂145字的多巴胺,我转推,再看别人转推我的转推,讨论连成一串,是很有意思,然而这只是个游戏,我从中没有学到任何东西,所以意识到一定要重拾书本。
问题有多古老,解决方式就有多古老。如果是学驾车、开飞机这种到现代才出现的问题,当然要看新近的材料。但是对于那些经典的老问题,比如怎么养生,保持内心平静,哪些价值体系比较可取,如何维护家庭等等,经受住时间考验的老方法可能还更管用些。
那些2000年前的书是经历了多少代人传下来的,里面当然可能有现在已不适用的内容,但总体原则还是正确的。
我主要用进化论解释人类活动。现在人们通过各种博文、推文,或多或少对进化论有所了解,但有多少人真的读过《物种起源》?Kindle上5块钱就买到了,也不晦涩,还可以领会原文才能体现的精妙。
我想再回头来看这些经典原著。我知道这很难,因为现在脑子已经被Twitter、Facebook驯化了,只接受一小块一小块的信息,所以我干脆把书当成博客、Twitter、Facebook来看,不强求从头读到尾。
现在不管谁推荐什么书我就去买来,有时候一次同时读10到20本书。读着读着觉得无聊就先跳过,有时从中间开始看,因为随手翻翻看到了吸引我的段落。如果一本书实在没意思,或者有些明显不正确的内容,让我质疑书的总体质量,我就直接点删除。
这样一来,书籍又重新回到了我的生活里。这太棒了,因为书里有很多古老的智慧。
Tim:你提到博客也是优质信息来源之一,能不能推荐两三个你喜欢的博客?
Naval:博客让很多受众面比较小、或者不是以写作为生的有识之士有了分享传播的渠道。
书至少有一定的篇幅才会出版,这样才对得起砍树造纸排版印刷上架的一系列投入。实际上很多书真正有价值的部分用几页就可以涵盖了,但你又不能几页纸去卖个20块。
我觉得博客是很有效率的信息来源,而且外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大神。然而你可能在网上、书上看了很多,涨了知识却没长见识,所以对于信息的甄选很重要。
我自己也有一套标准,即使是某些领域的资深专家,如果他们不理智,出现很多错误的判断,存在明显偏见,我也会停止阅读,因为他们不能使我信服。
对于信息不能来者不拒的。比方说如果一整天只看耸人听闻的新闻不看别的,你的大脑会自己建立联系,误以为这些坏事都是身边发生的,让你变得神经兮兮。
我仔细地筛选博客订阅,有个的很长阅度清单。最近一个比较突出的博客是叫Melting Asphalt,作者是纽约的Kevin Simler,我没见过本人,但他的博客让人印象深刻。他深入探讨了很多我们习以为然的话题,观察敏锐,很有个人见地。他经常以问题收尾,没有明确结论……
Tim:一般谈些什么问题?
Naval:像大脑如何工作,人的认知过程,人为什么跳舞,基本经济学原理导致的坏结果。任何爱好科学、思辨,有好奇心的人都可以去看看。他收尾的方式我也很喜欢,很多时候不强行总结判断。
不过每个人风格侧重不同,我要是想找什么一般人不知道的诀窍就会来你的博客,像如何秒剥水煮蛋。话说有次我一试炸得厨房操作台上全是蛋黄……
Tim:流心半熟蛋慎用。
Naval:是啊,流黄的教训。你和他不一样,是一定要有明确结论的那种,你的个人品牌就是一个学习能力超强的人,给出生活方方面面的小秘诀和建议。
访问你的博客,就是指望用花2%的功夫实现98%的成效,很有吸引力。在Melting Asphalt上,我知道会有对各种有趣复杂问题的广泛探索,会有很多不同假设畅想,但不会期待什么最终定论。
Tim:这类内容也很重要,可以平衡一些简单粗暴的“如何……”。
人需要与一些不确定性共存,Richard Feynmann很有意思可能也因为这点。
好的科学家不在于一纸文凭,而是如你所言,要善于提问,不自欺欺人。有些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就先放一放,看看这些问题本身是否合理,是不是可以换个思路来看。
Melting Asphalt听上去和《魔鬼经济学》是一路,就是还没有加上结论。
Naval:是的,从这角度来看我更偏爱Melting Asphalt。不要误会了,我觉得原来的《魔鬼经济学》也很棒,只是后来篇幅扩充,质量也有点下滑了。
还有你介绍给我的Scott Adams,呆伯特(Dilbert)的创作者。他的博客结合了商业判断、催眠术、写作和演讲技巧,很透明不藏私,有些文章真的很精彩。当然像其他尝试从头开始去理解世界的独立思考者一样,他也会大错特错,或者发表些有争议的想法。
他有篇文章叫《The Day You Became a Better Writer》非常好,我常拿来做有效写作的范本。虽然我自己这方面也不赖,从小就有写作的习惯,但是每次我动笔写一些比较重要的东西的时候,都会把那篇文章翻出来放在桌面上。
你看标题“The Day You Became a Better Writer”也那么有冲击力。在那篇非常简短的文章里,他教你要出其不意,标题很重要,不要拐弯抹角,慎用形容词副词,优先用主动语态等等。
如果觉得自己写作不行,就放下架子虚心学习,那一篇博文就可以彻底改变你的写作风格。
Tim:Scott是很棒,他也是个很好的老师。我在Scott家上了人生第一堂网球课,他教了20分钟后我们居然就开始对打了。他马上也要来做客上节目的,很激动啊。
我再给你抛几个问题吧,免得一开心越扯越远。
在投资方面最大的成就有哪些?Naval:投了不少,有一半石沉大海。
如果想从事技术方面的最好搬来硅谷,就像要当演员去好莱坞,做金融的以前去纽约,当然现在选择多了。
有些人可能会说自己多么高明多么努力,我是不敢显摆,毕竟有些是运气。
其实很多都是运气。我投了Twitter的A轮,Uber、Wanelo、Flipagram刚出来的时候也投资了,还有Postmates等等很多其他的。这里列不全,不过我管理的资金差不多是初始的10到20倍,个人的投资组合也是增值几十倍了。
Tim:恭喜恭喜。
Naval:傻人有傻福。
Tim:反过来你错过的最好的机会呢?来个拒投清单(anti-portfolio)吧。红杉资本还是谁来着有个Excel专门记录这个吧?
Naval:我觉得是Bessemer最早这么做的,的确是实现“诚实思考”(intellectually honest)的一个途径。
巴菲特也在年会上谈论前一年最大的错误,或者指出自己以前会议上错误的言论。一定程度上,这么借年会来做诚实思考也算是个创举。
我很早就放弃了Twilio,创始人Jeff Lawson很好,给了我很多机会。
我错过了Pinterest,虽然Ben Silbermann也给了很多机会。记得那时候估值一个月一个月地涨,我当时有机会在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进去的。我坐在当时的未婚妻身边,她是Pinterest重度用户,她说:“我觉得你应该投他们。”我表示自己get不到他们,不就是图片嘛像Flickr一样的,谁用啊,怎么盈利啊,所以很机智地没有下手。
类似的案例还有一箩筐。以前帮过早期的Youtube,他们很好心提供股权什么我也没接受。Square的第一轮觉得太贵也错过了。即使Twitter那时也觉得价格偏高,下手比较保守。
Tim:回头看一些事后后悔的操作,是什么致使你做出那些不好的决策?或者是什么让你无视了自己的投资原则和直觉?
Naval:我倒不会太过纠结于坏的投资决定。
创业投资和巴菲特的投资完全相反,他那是在后期了,有很多数据,资金量也大,赌能不能拿下一年17%或者20%、30%的复利。
在创投界,90%的项目会归零或者勉强回本 ,要赌那剩下10%的暴利。
Twitter的投资回报大概400倍,Uber可能有4000倍。赢家的收益极其惊人,可以远远超过投资组合中的亏损。所以会放更多注意力在成功案例上,而非那些打水漂了的。
刚才提到的例子也都是因为不作为而错失机会(mistakes of ommission),而不是操作犯下的错误(mistakes of commission)。后者就是没有足够时间去了解项目,旁边又有人鼓动快点成交,一时冲昏头脑就签了。
没有数据、没有自己的判断,这种生怕错过(FOMO)的想法最危险。话虽这么说,那些好的公司筹资起来非常快,时间的确卡得很紧。
我犯的错误不是投错项目,而是浪费自己的时间。
投资没赚很正常的。有时候你投的一个公司走得不太顺,创始人提出把钱先还上。我从Ron Conway那里学到一个很好的回应方式:别计较这些了,留着吧。先把自己安顿好了,我还等着投你下一个项目呢。
所以名声很重要,不是浪不浪费钱的问题。刚才说过,如果成了,那收益的一小撮就可以填平亏损部分。我犯过的一个错误就是答应去做顾问,太耗时间了。
创始人经常会来找你寻求帮助,然后你就想,虽然他们给了股权,我也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真不想在他们身上花那么多时间。
或者更糟糕的情况,他们不来找你,你又为白吃白喝白拿股权感到内疚,过意不去。所以我给早期投资者的建议就是,好好守护自己的时间,这比守住钱还重要。
Tim:不可再生资源vs可再生资源。
说起“成功人士”,你第一个会想起谁?Naval:我的回答可能比较奇特。一般人认为那些赢家就是成功的。如果是运动员,拿世界纪录、得冠军就是成功。在商业领域,混到像Elon Musk就是成功了。
如果几年前回答这问题,我会说乔布斯,因为他创造了,或者说推动创造了改变人类生活的东西,iPhone。
我觉得Marc Andreessen很成功,不是说他最近转型做风投如何如何,而是他在Netscape下的成就,使网络浏览器商业化。
创造比特币的中本聪也是成功的,这项不可思议的技术未来几十年对众多领域都会有影响。
当然也包括Elon Musk,他改变了人们对现代科技和创业可能性的认识。一直以来,我认为那些创造者,实现商业化的人是都成功人士。
其实真正的赢家是完全超脱、凌驾于各自领域之上的。
他们自控力之强、对自身体察之透彻,完全不需要依赖任何人。我有幸结识若干这样的人,像之前说到的我们的波兰朋友就算是这种定义下的成功者。他身心健康、圆融自洽,不会有求于他人。他赚钱多少,和别人比是好是坏对他的心理状态没有丝毫影响。
历史上,我觉得传说中的佛祖、还有Krishnamurti也是,在他们面前,世俗的输赢胜负算什么。
我在哪读到过这样一句话:人会有那么多烦恼,都因为他不会在房间里静静享受独处。如果你可以坐在那里,不干别的,就是坐在那里半小时,而且自得其乐,就是成功了。
我觉得这是很强大的地方,但是很少有人能到达。
有关冥想Naval:我使用过几种不同的方式。冥想就像饮食控制,每个人都爱聊,觉得应该要做,真正养成习惯的很少,我也属于那大多数。
我试过至少四种不同形式的冥想,个人觉得最受用的是无选择觉知(choiceless awareness)或不批判觉知(non-judgemental awareness)。你不用蹲在角落保持安静,而是可以照常四处走动,最好有点自然环境,这种冥想中学习的是要抛开评价批判,完全接受身处的那个时刻。
不要路上看见一个流浪汉就皱眉头“我还是到马路对面去吧”。不要看到一个跑步经过的人就掂量着“那么胖还出来抖,我比你身材好多了”,或者走着走着就想“要不来杯咖啡吧”。不要在这过程中做决定和判断,只要全盘接受。
这样保持10-15分钟后,我觉得内心会是很平和、感恩的状态,还挺有效果的。
Tim:如果心里出现那些杂念,要如何反应?
Naval:我就是试着运行大脑的debug模式,更加警醒地读取自己的思想。不能对任何事物加以评价判断,包括自己的思想。
看到过一个很好的定义:启蒙和开悟是思绪间的空隙。开悟不是说要躲山顶上面壁30年才修得来,而是在任何时刻都可以获得的。每天都可以获得百分之多少的启示,所以要尽量创造思绪之间的空地。
这可以从我们有哪些想法、为什么有那些想法开始。假设迎面走来一个发型匪夷所思的人,第一反应是“哈哈,这造型!”。然后想:为什么嘲笑人家?哦,是想要自我感觉良好。为什么想对自己发型感觉更好?因为我有脱发困扰,好担心头发掉光……
我发现自己90%的内心戏源自恐惧,还有10%基于欲望(desire)。
Tim:说得很有技巧啊。
Naval:欲望就是恐惧的另一个名字,是有这么一说。
Tim:矮油,我想岔了。
Naval:哦你是指淫欲(lust)。
Tim:R. Crumb有一系列重口的单格漫画,有点像The Far Side。有一幅是曼哈顿街头的人群,每个男士头上表示心理活动的泡泡里都是yd,每个女士头上的泡泡里都是jj。
Naval:淫欲是原罪之一嘛,让人被赶出了乐园。黑塞的《悉达多》里主人公求道修行,快要成佛了的时候遇到了渴慕的对象,一步步走向深渊。书写得很美,强烈推荐。
回过头来回答你的问题。我做无选择觉知式的冥想,好像没听说在哪个学院有教。是我看了不少Krishnamurti的书之后自己摸索来的,他有时候讲的不是那么明确,或者说他那是另一种明确。
我觉得冥想就是脑子里做的大扫除。你可以找个角落和自己斗争,当然效果不一定好;也可以超绝静坐(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通过诵经制造白色噪音淹没自己的思绪;或者就是很清晰、警醒地觉知脑子里的所有想法,你会看到大多数不过是自己的恐惧。
有了这个认识之后,那些恐惧就烟消云散了。时间一长脑子里杂音就少了,不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开始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多么优越。我衣食无忧,想买星巴克就买星巴克,太富足了……这样就将自己带出了自己编织的故事和妄想。
如果可以暂停和自己对话,停止纠缠自己那点事,哪怕十分钟,就会发觉我们其实已经在马斯洛较高的需求层次上了,生活已经很好了。
Tim:嗯,完全同意。感兴趣的听众可以去看下Sam Harris的讲座Waking Up,他是神经科学博士,也来节目做过客。
刚才说的漫画家是Robert Crumb,似乎对拥有健硕双腿的女性情有独钟,还喜欢画奇奇怪怪的电子物件。
你现在正在纠正的坏习惯是什么?
Naval:我从我们的波兰健身教练Victor学到,习惯就是一切。
我们从小被训练养成一些习惯,包括什么时候去厕所,什么时候该哭,什么时候该笑……这些习得的行为都会成为习惯,变成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长大之后,我们就是几千几万个的习惯的集合,那些习惯时刻在潜意识里运行,留下一小部分新皮质的脑力解决新出现的问题。你会成为你的习惯。
要达到内在平衡,先要有健康的身体。
那位波兰教练朋友帮我定了晨练计划(morning routine),此前我从来没有每天锻炼过,运动强度不大,但是坚持下来整个人的精神和身体状态有了惊人的转变。
这让我领会到习惯的力量,并让我意识到一切都是习惯。现在每六个月都会培养个新的好习惯,或者戒掉个坏习惯,这需要时间。
比如一个人说:我想要好身材,想要更健康。这不是折腾上三个月就结束了的,至少是十年的漫漫征途,才能一点点把坏习惯改过来。
Tim:补充点细节,那晨练计划不会燃烧很多卡路里,主要是一系列特殊的伸展拉伸运动(mobility movement practice),有特定的呼吸配合。个人认为这样可以更有助于进入当下状态。
我这里想就你说的那三个月、十年的看法发表下不同的意见。人们往往会低估自己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成就,同时小看重蹈覆辙发生得有多快。
Naval:说得很对。
Tim:用特殊食谱或许一个月可以轻松瘦下20磅,问题是要保持。所以是个长期过程,比如从根本上改变饮食习惯。你要一直做记录,借助测量变化让这过程更直观些,可能也会有帮助。Charles Duhigg的《习惯的力量(The Power of Habit)》这本书讲得很好。
Naval:我是那种鱼和熊掌都要的人。如果要通过饮食达到减肥目的,我不会折磨自己,把美食从生活中删除。我会改变自己的口味偏好,让自己喜欢上那些健康食品,把不健康的美食用健康的美食替代。
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坚持下来。我不会采用那些不可持续的,或者是很难持续的习惯。我希望生活是很自然的状态。
我知道的很多成功减肥的人,大多采用了某种形式的断糖饮食法/原始人饮食法/慢速碳水饮食法。实践那些饮食方案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自己不再嗜甜,喝点软饮料都会被齁到。
我觉得是可以寻找缓和的办法改变习惯,并自然而然保持下来的。最近我还发展了日系味蕾。现在我认为好吃的不再是酱料,奶油,咖喱,碳水化合物这些了,甚至都不能直视。
Tim:过去六个月里,哪笔100块消费对你的生活产生了最多的正面影响?
Naval:桌面铁板烧烤盘。
保证食材的品质和新鲜度,其实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操作、厚重的酱汁。日式铁板烧里,把优质的食材放在桌面的铁板上烤,切成小块很快就熟了,还充分利用烤肉渗出的油脂烤蔬菜。从烤盘直接送进嘴里,中间不过5-10秒钟,加点盐就足够了,有时候不加盐也很好。
对我来说这就是人间至味啊,在家这么烧一顿也很方便。现在每次下馆子都觉得在牺牲自己的味觉。
那个50刀的烤盘算是我对健康的最好投资。
Tim:哪个品牌的记得吗?
Naval:Presto的。当然它也不完美,有不粘涂层,烹饪过程中不知道会有什么化学物质释放出来……不过总是个开始。
刚才提到的晨练要用到一副轻便的20磅哑铃,我在Sports Basement买的,20块。这项练习好处就是,我在宾馆里、自家卧室、随便哪里都可以开始,不用专门去健身房。这个每天20-30分钟的锻炼比以前开车跑去健身房找教练的成本要低很多。
要的就是这种轻松、令人愉悦的好习惯来替换不良习惯。最近我还戒了咖啡因,也放弃了烈酒,葡萄酒喝得也少了。这习惯对我来说很难改,因为我长久以来一向喝很多,但还是可行的。
Tim:你怎么戒咖啡因的?为什么觉得有这个必要?
Naval:几个月前我身体出状况了,所以幡然醒悟。
访谈一开始我就说,所有好事都是由坏事蜕变来的。Krishnamurti对痛苦有个定义:痛苦就是当你直面现实,再也没法逃避否认的时候。
比如你和妻子关系不和,却死不承认,总是掩盖、回避,假装一切都好。某天早晨起来,发觉她离开你了,那滋味是不好受的,因为你不得不面对现实了,到这份上你才会真正改变。我把痛苦看成是良师,当你在受苦的时候要这么想很难,但是心里要有准备。
这次我只是细菌感染,但不当心可能会更糟。我意识到自己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就在一个礼拜里戒除酒精、咖啡因、乳制品、红肉,完全剔除碳水化合物,只吃肉、色拉和水。
身体抗议了,坏习惯一夜之间扫光,反过来看是件好事。我41岁的时候,身体尝试告诉我,要这么吃才能健康。改变饮食后症状明显缓解,当然抗生素也有作用啦。此外我精神面貌也有改观,变得思路清晰、行动敏捷。
以前我从来没意识到咖啡因对人有什么影响。我们这些不喝咖啡会死星人都是不知不觉走上了不归路的。
不喝咖啡头两个礼拜我有时候觉得疲倦、昏昏欲睡。以前早上起来喝咖啡前我都是僵尸状态,喝了咖啡才开始正常运转,但是我的心跳会略微加快,咖啡因就是起兴奋作用嘛。6到7个小时之后又要来一杯,之后慢慢放缓,到晚上就没精神、散架了。
放弃咖啡之后发觉自己的精力更恒定,不会有早上的打鸡血态,也不会有晚上的崩溃态。出来混总是要还的,我不想每天透支自己的身体,就决定再也不那么折腾自己了。
Tim:我也来补充几点。
对正在努力减糖,尤其是刚刚开始的人,有两条建议还挺有用的。
第一,确保摄入足够盐分。一克碳水化合物可以容纳4克水,所以刚采用无糖、低糖饮食的人会脱去一部分水分,排尿增加,身体就需要更多盐分。不知道的人就又开始吃碳水化合物了。我一般会在水里加点海盐。
其次,可以摄入支链氨基酸,你的肝脏会把它的一小部分转化为葡萄糖,这样不吃碳水化合物也可以补充一些糖分,要健身想保持肌肉量或者增肌也蛮有效。当然我不是医生啦。
建立新的习惯要一个一个来,但是戒除咖啡、糖、酒精之类的时候,倒是一起扫除来得更容易,因为他们相互之间也有关系。
有些人习惯点支烟,喝点小酒,再来个披萨,一个触发另一个,是有连带性的。所以要戒咖啡因最好顺便把这一波都戒了,我还直接周五到周日参加了个冥想静修营,在加利福尼亚州北边的思维科学中心,正好有助度过最初那道坎。
Naval:你说得对。Krishnamurti是毫不妥协的那种,对很多人来说,看他的书有点艰难,觉得太偏激。他有提到一种永恒的革命状态,是指你的内在要时刻准备迎接下一次彻底改变。
现实中,如果我们真的想做什么事,就会直接付诸行动的。如果心里盘算着“哦我以后会……”,或者“要不先试着……”,这是在给自己留退路,实际上已经打退堂鼓了。有自知之明的就知道自己没那么迫切,不然早就走出空想阶段开始行动了。
比方你真想戒烟,很简单,跑去告诉所有你认识的人:“我已经戒烟了。保证再也不碰了。”但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做不到那么坚决,都想留点回旋余地。所以还是不要欺骗自己吧:我的确没准备好戒烟,这太难了,而且找不到合适的替代物。因此我要调整目标,每周只抽多少根,然后对外宣布自己的计划,并试着这么做3到6个月,这目标达成后再走下一步。
你说的也有道理,真的想改变是可以做到的,然而我们大多是嘴上说说,不是真要改变。不如正视这点,定个可以实现的小目标。
Tim:而且不管是胡萝卜还是棍棒,我们需要某种形式的激励,把计划公开让大家监督也是个例子。
有时人们太看得起自控力了,如果你在改变行为的时候有困难,很明显就有激励不足的问题,或者跟本没有有效激励。
我在看一本帮助我训练小狗的书《Don't Shoot the Dog》,作者Karen Pryor。标题有点误导性,书里实际上是讲的是行为改变。作者以前是训练海豚等海洋哺乳动物的。她提到关于训狗会些“迷信行为”。
比如你弯腰对狗说:“坐下。”你以为狗看着你的手,听得懂你在讲什么,实际上它只是看你弯下了腰,就坐下来想: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有个朋友参加击剑比赛一定要用自己最爱的某一把剑,万一忘带了要临时用其他的,他状态就会很不好,然后输掉比赛。他在Karen的帮助下找出了与此有关的15个迷信行为,并通过训练一个一个化解。
这本书很好,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我就是想说,一定要设置奖励、惩罚机制。也可以借助打赌,像StickK、DietBet。或者4 Hour Chef里搜索Stakes,还有很多相关信息。
Naval:嗯绝对有效,我第一次创业就这样,当时还在At Home Network工作。我把创业的计划告诉了所有人:上司、同事、朋友……“在硅谷好像人人都自立门户,我也要开自己的公司的。”,“在这里工作只是阶段性的,我是创业者。”,我和所有人都说了。
倒也不是处心积虑想把自己骗进去,我不过是想什么就说什么,太直白。那时候1996年吧,当时创业氛围不比现在。
当然,很多人陆续开始问我:“你怎么还在这里啊?你老早就说要开公司的,为啥还在这里转悠啊?”
我太尴尬,只好真的创业去了。
Tim:哈哈哈,如果没有知耻而后勇,你现在还是在体制里打工啊……
Naval:也许吧。Scott Adams也有类似经历。
意识到认知偏见的存在后,可以将其利用为自己服务。
Scott Adams以前在Pacific Bell工作,内心希望成为伟大的漫画家。他每天会很早就到办公室,凌晨四、五点的时候,然后走进卫生间,站在镜子前面对着自己念:“我会成为伟大的漫画家的……”像疯子一样这么持续三十分钟。通过持续性自我洗脑,把自己编程,他真的就画了很多漫画,不然大脑会觉得人设崩塌的。
很多弱点、漏洞都可以反过来被自己利用来“hack掉”自己,达到最终的目的。
Tim:那段对镜洗脑的太硬核了。
你送给别人最多的书是哪本?
Naval:过去一年里可能是以色列历史学家Yuval Noah Harari的《人类简史》。太震撼了,从一种很正交(orthogonal)的视角剖析人类发展……
Tim:不好意思,解释下“正交”吧,虽然在硅谷经常听到,一些听众可能不太熟悉。
Naval:正交是从数学里调用来的,用来形容那些意料之外的,不符合常规思路的东西。
他的观点很不同,大概是说,我们从动物学家、人类学家的角度来看下人类这物种和别的动物有什么不一样吧。
人类是第一种能互相讲故事的动物,那些故事不一定是身边发生的,人类由此可以形成更大的组织。尼安德特人比我们强壮,但只能通过血缘关系维系。打仗的时候,他们可以聚起一百多有血缘关系的组成联盟,但是人类可以通过基督教或者其他什么召集五千、甚至五万大军,因为这些人都相信同一段故事。
他提出企业是个故事,宗教是个故事,包括我们这里做的访谈,都是脑子里的故事,现实可能很不一样。人类从“会讲故事的猴子”出发,然后渐渐失控。他记录了各类的屠杀或者驯化活动,表明人类对其他物种来说算是“人工智能”(当然他没用AI这词)般的存在,席卷占有地球上的资源。
他还有好多很有意思的、出人意料的结论。帝国从来不是从内部被推翻的,败下那方的后代被洗脑后,会以为自己是胜利方。每一代都有某种形式的种族歧视,总会把一些人,或者某个阶层看成肮脏、龌龊,不能与之交往的。
像现代社会里体现为富人对穷人的态度,富人觉得穷人应该住在另一片社区,读不同的学校,不希望大学生和没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结婚,然而贫穷还是富有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是出身。
我这么说不足以体现这本书的好,所以我会送别人让他们自己看。
此前还有Matt Ridley 的《理性乐观派(The Rational Optimist)》,或者其他Matt Ridley的书都很发人深省。
Charlie Munger的《穷查理宝典》,我读过最好的“商业书”。我一般回避商业书,因为很多都是用大篇幅讲些浅显的道理。
Krishnamurti的《生命之书(The Book of Life)》、黑塞的《悉达多》和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之前提过都是很好的读物。
Tim:说起智人、尼安德特人、驯化,好像原先在Scientific American上看到有个理论:智人之所以可以驱走尼安德特人,是因为智人驯化了狼。
最近还有谁发现了狒狒和埃塞俄比亚狼的“休战”现象。狒狒挖东西吃的时候扰动地里的老鼠,然后狼正好可以捕获更多窜出来的老鼠,看上去两者和平共处,像是狼被驯化了一样。狒狒和其他犬科动物之间就没有这关系,超神奇的。
Naval:还有本要推荐的就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我觉得进化论能对人类和人类文明做出最好的诠释。宗教是在尝试解释人们如何进行大规模合作,它建立了一系列规则、界限,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古老的合作系统。这种定义下,最接近的现代宗教可能就是进化论了,而进化论的“圣经”是《物种起源》。
就像你说的,生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多样而复杂,它们有自己的社会、文化、合作关系和交流方式。比如一些鲸鱼通过“歌声”互相沟通,每一个鲸群有自己的曲调。它们从出生开始跟着父母学习各种的曲子,不同曲子有不同的作用。
你会发现自然是多么复杂,而自己是多么无足轻重。我觉得看清自己的渺小对心理健康、提升幸福感很有好处。很多郁郁寡欢的人都是被困在了自己脑子里,把自身看得太重。
Tim:你有没有最喜欢的电影、纪录片?
Naval:我一般不看电影。对一些人来说电影很好,我觉得带宽略低。
Tim:动画片更是你的菜?
Naval:《瑞克和莫蒂》太赞了,超好笑。
我喜欢看书,因为看书比较快。而且在观看或者收听节目时,他们自我(ego)的存在感比较强。但是看一百本书后可以完全吸收里面的信息,忘记出处,让自己显得更聪明。
Tim:哈哈这心机……
Naval:最近我看了Richard Bach的《心念的奇迹(Illusions)》,也写得很美。
《悉达多》讲的是成佛的修行过程,《心念的奇迹》里主人公是要化身耶稣。书里有很多生活智慧,比如可以把人生看成一部电影。
拿起一卷电影胶片,里面的电影已经完成,有点像是一个人的一生,这里面很多是不受你控制的。一种态度就是一帧一帧地看,人生的目的是跟着镜头被动去体验。
但每个人都受限于自己的思维,你关心的和我关心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其实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上演着不同的电影,间或有短暂的交集。
如果你换个角度,把人生看成自己主演的电影,就会用一种很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
比如坐在火车上感觉很无聊,但一想到这是自己生活的大电影中的一幕,就不禁开始期待,觉得马上会有令人激动的事发生。说不定觉得我这主人公应该和邻座的发起一段谈话,不如真的试试吧。
即使遇到糟心的人:“啊这就是反派!太棒了,这下有戏了!我可以借此机会学习成长,看看这章节我会不会赢。这阶段即使输了,之后定会有大逆转。”
这种思维还可以起到道德约束的作用:我的电影有成千上万的观众,大家肯定期待主人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所以把人生当成电影,把自己当成电影主角,世界会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Tim:我有时候会用类似WWJD(What would Jesus do?耶稣会怎么做?)的做法,听上去有点怪……比如我有个很淡定的朋友Matt,他是处变不惊那型。我碰到自己焦虑烦躁的时候就想:“OK,假如这是部电影。Matt正在饰演Tim Feris,但不是那个一惊一乍的Tim, 我要怎么演?”
除了用附体代入法,我有时把自己拿来当话题开涮。比如自己要做蠢事的时候:“嘿你看,Tim生气了。他为什么闹情绪呢?”
当你退一步把自己放到观察者的角度,就可以打破自己的一些思维定式,很多冥想法里其实也用到。
Naval:我们清醒着的大多数时候都在做梦。
如果边走在街上边把所有脑海里的想法大声说出来,估计会被关起来。但是我们脑子里与自己的对话一直在进行,我认为这是种在“做梦”的状态。
我们90%的时间都在自己的梦境里,我只希望其中有5%、10%、15%的时间我能逮住自己在做梦,知道这只是内心的恐惧,对自己说:我是醒着的,醒来吧!然后我觉醒过来,看到周围的一切都很好。
话说“佛陀”就是“觉悟者”的意思,或者这是其中一种解释。当然一般人可能达不到大多数时间都觉醒的状态,那比平时多醒一会也是好的。
Tim:那些对冥想不感冒的人可以探索下清醒梦(lucid dreamiing),很好玩的。
梦里要里面要时常做现实检验,区分梦境和现实中醒着的状态。梦里的物品会调转方向,如果地上有块砖头,在梦里头一回看到时是一个方向,再回头来看就发现不一样了。
清醒梦在实验室里也可以被验证,感兴趣的可以搜索以前的博客。
关于阅读与学习Tim:你和自己或者和别人交谈的时候最常用的词是?
Naval:正交。
Tim:哈哈哈哈。
Naval:我的语言体系是通过阅读建立的,而不是日常对话。
书面用语一般要比口语更丰富。我讲话有时候也不自觉地用上书面词,显得逼格很高,虽然我有时候自己也不知道在瞎掰什么。想要让人不明觉厉可以学学这招。
我还滥用什么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习惯吧。我肯定有什么都要用进化论来解释的倾向。如果我找不到进化论下对某人行为的合理解释,不管是基因还是别的,我就会拒绝原假设。
类似的还有博弈论。博弈论对于深入理解人与人之间如何谈判、交易很有帮助。Matt Ridley《美德的起源》里有谈很多。了解基本的概念像囚徒困境等等就可以,不用特别深入地研究纳什均衡什么的。
Robert Cialdini《影响力》也是经典,人人都应该读。一致性、权威、社会认同、稀缺性、互惠等影响力原则,每次要说服别人时都可以借鉴。
当然要小心,说服别人的时候很容易欺骗隐瞒,最后骗到的是自己,让自己和现实、和当下脱离,变得不快乐。说服别人的同时要保持诚实。
Tim:这些是工具、是心理学原理,既能拿来行善,也可以被用来作恶。一些非营利组织用这些原则募集更多物质善款,也有人借此蛊惑人心,像二战煽动种族仇视。
Naval:我觉得有10到15种很好的技能,本该在学校里传授的,然而学校尽教人死记硬背些没用的东西。
关于饮食营养我们知道什么?如何拥有快乐平和的内心?怎样有效说服他人?怎样和别人建立健康的关系?价值是什么?
这些话题的确很广泛,难以上手,不知从何学起,但是我们的教育系统完全将其无视也不甚妥当。
Tim:你上过大学吗?
Naval:上过,在达特茅斯学院,学的是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其实本来要学英语文学和历史的,但是我比较有野心抱负,不想毕业出来开出租车,就转去学了计算机科学和经济学。
此前是在史岱文森高中念的,一所纽约的理科磁校,在那里也开了眼界。我真正的教育其实是从书籍、从图书馆开始。一旦你学会爱上阅读,根本不需要学校。
人人都可以爱上阅读的,就是要注意这两点:
首先,不要强迫自己,看自己喜欢的就好。通过巴普洛夫式正面刺激强化形成长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重要。
其次,书不一定要老老实实从头看到尾。完全可以选择性跳过,或者从后往前读。
我有本书就是从中间开始,到快结束的时候我就不看了。书写得不错,我也有所得,就是不想看下去了。
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也促使我阅读。
Tim:能不能推荐一两本会让人沉迷阅读无法自拔的书?
Naval:这和书的类别很有关吧,每个人喜好也不一样。就我个人而言,科幻类我会看《雪崩》,不是什么新书但很精彩。
Neal Stephenson几乎预言了从比特币、因特网、VR、民族国家的一切。写得非常有力,拍成电影也会很棒的吧。
我觉得图像小说也被低估了:《V字仇杀队》、《守望者》、《睡魔》都是艺术,而且阅读门槛不高。
关于历史科学,《人类简史》就很好,看起来很轻松,一点也不晦涩。精神生活方面有《沉思录》和《悉达多》。《悉达多》虽然是从德文翻译来的,读起来是几乎诗性的美。
Tim:对我而言,对抗失眠的一大法宝就是睡前看小说,关掉大脑解决问题的模式。如果喜欢奇幻类的,我推荐《风之名》。
不喜欢这种的可以试试Gentleman Bastards系列的《盗贼绅士拉莫瑞》,里面妙语连珠非常幽默。《希腊人佐巴》也很风趣而有哲理。
Naval:我也来追加两本,《我的秘密生活:达利自传》。这本读起来有点难度,但蛮有意思。
还有本什么来着……我老是说起《沉思录》,这本很好读却可以改变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对成功的认知。
Tim:我初读《沉思录》有点出戏,觉得没那么吸引我。我觉得哲思有点像音乐,而不是什么通识教科书。不同的音乐能引起不同人的共鸣,有人爱雷鬼,有人爱古典,有人喜欢Greenday、Nirvana……我个人更适应塞内卡,然后再回头看《沉思录》的。
Naval:完全同意。所以我建议一次同时看好几本书,看不下去就扔,听从心之所向,充分享受阅读。外面有很多选择,不用吊死一棵树上。
Tim:这也是用Kindle的好处。我爱纸质书,但是Kindle可以导出我的笔记和摘录,所以我几乎完全投靠电纸书了。
的确可以买一堆,看十几页如果觉得不够吸引你,不能让你废寝忘食地看下去,就打开下一本,不用将就着读。
Naval:很多好书开篇就很有力道。不是像一些人认为的,一定先忍受煎熬才能尝到甜头,虽然很多学校里要求读的都这样。
《雪崩》一开始就引人入胜。《别逗了,费曼先生》里都是短小精悍的故事,随手一翻就是一段妙趣横生的经历。你有可以从中了解这位才华横溢、惊世骇俗、与众不同的人物的内在世界和外在状态。
如果喜欢这风格的话,他还有本续篇《你干吗在乎别人怎么想?》。
Tim:或者先看些费曼的采访录像,像《发现的乐趣》,然后再入坑去看《别逗了,费曼先生》了。
Naval:最后加一句,我觉得阅读的力量太强大了。
听完这期podcast,我只希望人们记住一件事,就是要学会阅读。
阅读的好处在于,你可以通过阅读学习其他的技能。学会如何学习,就是得到了终极的元技能,就是拿到了王牌。你可以学习如何变得更健康、快乐,如何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成功……这都从阅读开始。
会给过去的自己什么建议?
Tim:如果你可以倒退回去,会给那个初出茅庐的Naval些什么建议?阅读除外,因为你本来就爱书。
Naval:很巧我最近有做过类似的练习,就是坐下来想会给30岁的自己什么建议。我会说:放轻松,不用那么焦虑,那么神经紧绷,一切都会好的。
做自己吧,不要老是强求自己去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他人的期望。实现自我,学会说“不”,保护好自己的时间。
时间很宝贵,在死神来临的那天人会拿任何东西换取额外的一天。这折现率,边际价值是随着年龄增长的。
我给自己的建议都是这类。
那30岁的自己会对20岁的自己说什么呢?
想了半天还是一样的。
20岁的对10岁建议的也没怎么变。估计等我五十岁回头看还是:放轻松,安啦。享受当下,一切都会更好。不要恐惧,要更有爱。
爱是很神奇的。每个人都希望被爱,内心深处渴望着爱,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真正的、无条件的爱,但你可以将爱给予他人,这是没有限制的。
如果有这种乐于给予的心态,时间长了,你终究会得到你应有的。
Tim:是的。而且如果你没法让自己高兴起来,就试着让别人高兴起来,有点像递归函数。我好像用了不该用的词哈哈……就是会进入良性循环。
Naval:巴菲特Berkshire Hathaway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在公司年会上被问及,怎样找到靠谱的伙伴(How do I find a worthy mate)。他说:先确保自己不是猪队友就好(Be worthy of a worthy mate)。
我觉得太正确了,先让自己足够强大,大牛才会在身边出现。佛学里“弟子若准备好了,老师自会出现(When the stdent is ready, the teacher will appear)”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Tim:就好像买了辆新车后,更容易注意到大街上的同款。不是别人都突然跑去买了一样的车,是你有了新的选择性关注点。
如果可以任由自己安排,你一天的前60分钟会是什么样的?
Naval:先一觉睡到自然醒。闹钟太有破坏性了,强行打乱最后一点美好的睡眠。最好睡在窗户边上,让自然光唤醒你,虽然我现实中起得没那么早,知易行难啊。
Tim:不是日出而作的话,你一般什么时候起来?
Naval:说来惭愧,我是夜猫子,七点半才起来。
Tim:这也是夜猫……我前阵子和帮我训练狗的人聊天,她问:“你什么时候起床?”我这方面下了番功夫的,于是很自豪地回答:“八点半左右吧。”她“噢哟”了一下,我以为她被我的努力感动:“是啊,挺不容易的。”“不是,你起得好晚啊。”她也是七点半起来的。
Naval:我睡的地方顶上有天窗,特意选了有天窗的房子,好把床放下面。不然像我十几岁那会,要十点、十一点才爬起来。然后会做点运动,结合瑜伽、拉伸、呼吸配合、哑铃那些,应该心无旁骛地持续30-40分钟,我只能做20分钟,中间还停下查个邮件。
理想的一天里我会还试着把冥想合并到早锻炼中。如果没有音乐和其他让我分心的东西,我可以在运动同时保持内在觉知。做完一套动作神清气爽,开始处理电子邮件、Slack信息,和团队讨论。最好不要有电话,我不喜欢听电话。来杯无咖啡因的咖啡或茶饮,然后就去上班了。
睡到自然醒、合并运动和冥想都很重要。我妻子睡得很沉,没有六、七个闹钟起不来。闹铃每十分钟响一次,她纹丝不动,我倒老是惊醒被搅得心跳加速,特别紧绷。我们为此斗争了好一阵子,最后她弄了个fitbit在手腕上,震动闹铃。有时候我也会醒,有时候不影响,但至少没那么难受。
Tim:听觉上的一巴掌打醒。
Naval:就是,闹钟太糟糕了。如果抛弃了依赖闹钟起来的习惯,一定可以让内心状态大有改观,说不定比别的什么都管用。
Tim:还有个折中的方法。我以前闹钟默认是火警铃一样的,特别讨厌。改成Chimes了之后,我早晨的质量就提升很多。
所以不能完全放弃闹钟的话,把铃音换成类似的风铃声也是个好办法。
Naval:或者聪明的话自己造个什么,在卧室里模拟日出的自然光效果,再来点鸟鸣。
Tim:市面上有这类产品的。我用iMask眼罩,不过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Naval:好像有研究说,睡觉的时候有点环境音比一片寂静要好,像壁啪的烧火声、狗的鼾声等等。相比同等音量的汽车、警龄或其他声响,远处的犬吠会让人更紧张。
背后原因还是进化论的。人经过演化,应该是在篝火、家畜边入睡,不是在漆黑安静的房间里。
而且原本不该独自睡觉的。
Tim:好的,大家都听到了啊,别一个人睡。
Naval:哈哈哈哈,大多数人已经在努力解决,或者已经解决这问题了……
我小时候在印度长大。印度有大家庭的概念,祖父母、叔叔阿姨、表亲什么大家全住一起。晚上我们都带上被子、床铺跑到后院,15个人就这么聚一堆睡在星空下。
Tim:听起来好赞啊。
Naval:是很棒。有点小声响,谁的脚伸到你脸边上也不要紧,都是自家人嘛。那时候也小,没心事,感觉很安全很舒心。
另外这也提醒我族群的重要性。现代社会给个人更高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可以远离其他疯狂的家庭成员,不用在同一片土地上和祖祖辈辈过一样的生活。与之相伴的是巨大的孤独感,人们尝试用药品、酒精和狂欢来填补空虚,或者给自己找别的事分散注意。
这种孤独感很多来源于脱离族群的成长环境,所以长大之后想办法构建自己的族群很重要。
我回印度的时候,发觉在屋子里要抑郁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这边三条狗在叫,那边七个表亲找你有事,然后阿姨又在问你吃过了没有……抑郁需要一点私人空间的。
当然抑郁和大脑里的化学物质也有关,这方面我不是很熟悉。我主要说的是人们脱离族群根基后无处安放的孤独感。
Tim:这种先天还是后天的争论一直都有。
但是西方医药文化影响下,很容易相信是你脑子里有些化学物质失衡了,所以才特别没精神、不想动,而不是反过来问:有没有可能因果弄倒了?因为我不动,所以更疲倦更抑郁。然后测试一下,在周围有很多人,且必须经常和人互动的情况下,是不是很难陷进在自己的世界里。
Naval:我觉得经常去串串门、进入别人的生活肯定是防抑郁、减少孤独感的一种方法吧。虽然你没得选择,请不请你是人家做主,但你可以敞开家门欢迎四方来客,让别人走进你的生活。
你可以去爱别人,即使是单向的。真爱就是单方面的,现代社会被称作爱的其实是依恋或者依附。我爱你但是你也要回应,我为你做这些是指望你为我做那些,这不是爱,是交易。
如果你真的欣赏一个人的价值,爱那个人的本质,他怎么对待你是无关紧要的,你只是以他应得的方式对待他。
这就是业力、因果报应吧。
Tim:这里再分享两条缓解寂寞的建议。
首先可以了解下沙发客这模式,考虑成为宿主。
还可以看看双人瑜伽,绝对是人生不可多得的体验。
最后两个问题:如果你有个巨大的广告牌,会在上面写什么?
Naval:哈哈我不知道什么要向全世界公布的消息,倒是有些想给自己发送的讯息。
比如欲望是什么?欲望是和自身缔结的合约,同意受苦之后才能换来想要的东西。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总是要这要那,到头来依然很不幸福。
人生的任何阶段我都尽量不要有一个以上的巨大欲望。我会时刻提醒自己,承认那些烦恼是自己的选择,这样我会更加小心地控制自己的欲望。
很多冥想,像超觉静坐里要念经,那些经文应该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比如坐在那里脑子里重复念唵(Om)。唵(Om)本身可能没什么特殊含义,但对我来说,它是“接受”的意思。
人生中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你只有三种选择:改变它,接受它,或者任由它去。比较尴尬的是想改变却不去改变,想让它去却心里放不下,还偏偏不接受现状。这种挣扎是很多痛苦的来源。
我在脑子里念得最多的可能就是这一个词“接受”。很少有我选择不接受的,不接受的原因一般有二:一个是它太重要了,不打内心仗不行;另一个就是我太情绪化,已经对自己的思绪失去控制,不再是心神合一的状态。
结语Tim:我们似乎可以一直聊下去……你对听众有什么请求?
Naval:我爱书,爱学习,追求那些我认为重要的事,这主要是对自身的要求,并不想强加于他人,也没有炫耀的意思。我就是想问听众,哪本书对你的人生影响最大?
什么类别的都可以,所有的知识最终都是个人的,没法打包兜售。李小龙和Krishnamurti也有类似的想法。
李小龙曾开馆教授截拳道,但后来自己也意识到,真正的学习对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体验,没办法教,只有自己成全自己。教育的系统本身会成为自我发现的阻碍,所以后来他自己把武馆解构了。
不管我推荐的或是别人推荐给我的,都不是给人生开的一张处方。我只想网罗一系列好书,搜寻智慧精华。不要犹豫推荐什么500年前的老书,我倒觉得书是越老越经典。
Tim:评论栏里留言?Twitter回复?偏好什么方式?
Naval:在一个地方留言就挺好。告诉我们哪本书对你影响最大?就是那本看了五遍十遍,熟稔的部分都能背出来的书,不管虚构类的、非虚构类的、话题尴尬的……什么样的都可以。
Tim:嗯听众朋友可以把答案写在这期podcast的留言评论栏里。Naval,人们想了解更多有关你的信息的话,要上哪去比较好?
Naval:AngelList网站上有我的介绍。Startupboy.com也有我的博客,不过好久没更新了,一些杂七杂八的老文章可以去那里挖。
我有Twitter账户@naval,时不时会发点推文,不全是关于创业的。然而你不用来找我,我们要自己找到自己。如果我发表了什么有意思的见解,你总会看到的,网络是很神奇的东西。
Tim:大家可以在Twitter上和Naval打个招呼,Naval激动起来和别人大战也很有可看性。
多谢Naval赏光做客本节目。我一直很享受和你的散步聊天吃饭,感谢你的宝贵时间,今天真聊得很欢。
Naval:多谢邀请。
Twitter的确是很好的交流平台,有什么想聊的可以来Twitter找我。今天我不是那么侧重创业、科技,虽然我似乎应该多讲点相关内容,不过Twitter上还可以继续谈。
Tim:没什么应不应该的。很多人把你和创业联系在一起,我是想让听众意识到,虽然你这方面做很好,是业内有名的,但我们谈话的内容一般围绕好的思维方式和如何提出好的问题展开。我以为这才是你在创投圈成功的原因,而且这两项技能每个领域都适用。
我有意引入非创业话题,一方面是刚才提到的原因,另一方面是考虑到你在其他访谈中已经聊了很多。我也在AngleList上做投资,与兴趣的可以去AngleList上看具体的项目。
如果有别的问题,想有后续节目可以在Twitter上告诉我们。
我们下次再见。多谢Naval兄。
(完)
原访谈录音链接:https://tim.blog/2015/08/18/the-evolutionary-angel-naval-ravikant/
编译:kyq
Orangefans由一群真正对区块链感兴趣的小伙伴组成,如果你也想加入这个社区、与我们一起翻译学习国外优质文章,可以在文章下面评论、或者在微信后台联系我们。
入群方式:
转发这篇文章到朋友圈,并配上文中最打动你的一段话,截屏发给橙皮书的小姐姐(微信号18519507233),她会把你加入到本篇文章的讨论群里。
在群里,将会聚集一帮对这篇文章同样感兴趣的朋友,分享与文章内容相关的任何话题,探讨文中提到的人、书单与博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