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人去泡书店,出来吃了一碗好贵的面,最重要的是还不好吃。发了个朋友圈,说还没老妈做的饸饹面好吃。
晚上地铁上妈妈给我发微信,我说我在地铁上,妈妈说等我回去视频。其实不知道为什么我有点不情愿,我知道肯定是妈妈看到我的朋友圈了,夸她觉得开心,想和我聊一聊,应该也会问我和谁一起,去哪里玩了……可是我为什么有种不愿意被她知道我的行踪的心理……
果然回家视频时妈妈要比往常兴奋,可是我却隐隐有种罪恶感。她问我面好吃吗,我只说了不好吃却没有说她的饸饹更好吃,她问和谁逛的,我说一个人,还暗自庆幸单身的我不需要掩饰我不想透露的男女关系。我好像成功得避开了所有的“雷区”——那些应该表达的赞赏,应该分享的秘密和一天的愉快之旅,而同时我也能感到妈妈一点点失落下沉的情绪,最终本应该是一场精彩的畅谈,却在我故作漫不经心中成为又一次流于表面无关痛痒的交谈。
别人说原生家庭关系不好的孩子也处理不好亲密关系,别人说不能和父母亲的人肯定不是什么好人,所以一直以来我都害怕和别人袒露我和父母这种隔阂,因为害怕被贴上标签,害怕被孤立,更还害怕没有会爱上我这样的“坏人”,所以我尽量去做个“好人”——对任何人都保持适当的距离,希望大家相安无事,那种礼貌性的虚伪友好没有爱也没有恨,没有惊喜也没有争吵,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好像彼此都没有存在过。我觉得自己是个坏人,我伤害了我本应该最爱的人,我多么想和父母成为无话不说、亲密无间的朋友,每每遇到这样的家庭都会让我羡慕万分,可是为什么我总觉得我们之间总有什么东西在挡着,让我无法跨越,一种想爱却无力去爱的感觉。
这令人厌恶的相安无事!这让人窒息的距离感!《寻梦环游记》中被现实世界遗忘的人在亡灵世界会消失,被遗忘才是真正得死亡。曾经的我选择遗忘别人也希望被别人遗忘。原来我身边有那么多相处多年的陌生人。他们不会因你的成功快乐而喜悦,不会心疼你的悲伤和付出,你的生与死与TA毫无关系, 你既不会为情所累,也得不到暖心的温情,所以当然会感到孤独无助和莫大的空虚。
这一切的确与我的原生家庭有关系,重男轻女,我是那个被轻视的人;独生子女政策,我一出生就被带到深山没有父母照顾,7岁才从农村被带到城市,对一切充满了恐惧和胆怯;男尊女卑的家庭长大,对一切的不公敢怒不敢言;严父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高压政策让我一直对他只有恐惧和疏远,我现在还能想到小时候最不喜欢的就是回家和放寒暑假;当然毒害之深的是思想,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难免会将生活工作的不顺发泄在我们身上,说些现在想想完全不正确的话,然而对于没有判读能力的小孩子来说危害还是很大的。
当我们还是小朋友的时候,不正确的家庭教育会让我们尽量去取悦父母,而非真正去爱他们。我就是努力用学习成绩来取悦父母的,中考黑马的我考进市一中实验班,而哥哥却上的是二等的中学,那时候我无意中听到妈妈说,爸爸可高兴了,在大家面前夸你,可骄傲啦!我突然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因为那么多年我一直都没有受到过太多的关注,渐渐适应了这种状态并将其合理化,甚至选择忽略,我不在乎我是否被爱,而此时这份被压抑扭曲的情感需求竟然一下子降临让我不知所措,甚至有点太多了以至于让我有些难以消化。那段时间真的感觉还不错,但日子终究要回归正常。
人终究会被年少不可得之物困扰一生。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的确很大,我们意识到这点不是为了怨天尤人,而是找到困扰之物,与自己和解,更好的生活。
小时候上学时很多问题不会思考,最终只得压抑自己,忽略自己的情感。然后那些被扭曲压抑误解的情绪不会凭空消失,只会在以后的某个时刻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爆发,比如与异性的亲密关系、与同事朋友的人际关系。
我一直渴望被认可,但是和我在一起的异性好像总是在我要与他们确认关系的时候一一离开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会害怕去问及这样的问题,我想知道我对他意味着什么却又害怕听到不能接受的答案。所以感情里总会没有安全感,当然没有安全感也不完全来自于没有确定的认可。
同时我又是矛盾的,我不想告诉我认识的人我谈恋爱,我不希望我认识的人干预我的生活和感情,不喜欢将我的感情与别人分享,我希望这份感情只属于我和他。但是我却想找机会试探对方对外宣称的感情状况,如果是单身,我就会觉得失望,觉得不被承认。
原来我是没有脾气的人,小学时前排同学撕我的书,她一边试探我一边继续撕,因为我每次只会劝告她,却没有真正表现出生气,最后她好像觉得也没什么意思了,索性就还我了。其实我已经很难过很生气了,可是我好像无力去阻止她伤害我。
糟糕的我、失败的我、戾气的我都是受伤的小孩,我希望抚慰宽慰TA,还有很多很多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曾经,而现在的我变得更坦然,变得拥有自己的爱恨情仇。所有的感情都要回归父母,只有真正解开和父母的心结才能找到出口,我在努力,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反思,并且坚信我会是个幸福的人,有能力去爱别人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