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趁着工作中间的午休,给妹妹写了一封信。逻辑很乱,感觉词不达意,写完收尾总觉得好似辜负这一场认真的情绪。而且这也是我将近大半年没有写东西的蹉跎之后第一次动笔。
我不愿意忍受写作时的辛苦和反复推敲,再加之自己组建忙了起来,写作习惯丢掉后变再也没有捡回来。这是我一贯的作风,什么事情总是没有做到彻底,没有做到结尾,变累了,倦了坚持不下去了。于是在某个机缘巧合中断了,就会长久不会捡回来,仿佛之前的努力和坚持不存在一样。学英语是这样,练字是这样,考研是这样,练口语也是这样,刻意联系写作,决定长久写作等等,都是这样,中途放弃,前功尽弃。
前两天我看文章时,有一篇文章的标题是,总是差一点的人,一直在习惯性舍不得。舍不得吃更多的苦,舍不得破釜沉舟,舍不得全心全力为自己争取一个明天。我想说的是我无疑了,明明是需要付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才能和别人一样的人,却整日活在幻想里,然后只肯付出百分之八十的努力,却想收获别人同等百分之百的成果。现实告诉你这样是不行的,然后用差一点告诉你,你本是可以的,只是自己放弃了。
我看了很多文章,各个方面都有,但是我又变好吗,并没有。我没有进行思考,别人的观点过来就是我的观点,我没有自己的思考途径和思维方式。我行动和选择是按照我接收到的观点来的,而我不自知。
明明想变好,明明知道要忍受更多,付出更多。明明知道要做什么,却不肯。然后不开心。这种循环持续了我的大学四年,折磨了四年,现在要接着来折磨我的往后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