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上师:第十七世法王噶玛巴 邬金钦列多杰
时间:2018年5月30日(三)上午10:30-12:30
地点:美国纽约河滨大教堂(The Riverside Church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藏译中:堪布罗卓丹杰
首先和大家说声早安!
■二,胜义菩提心
昨天讲完「世俗菩提心」部分,接下来要讲解「胜义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两者最主要差别,在于「所缘对象不同」,世俗菩提心所缘对象者是世俗名言法,胜义菩提心所缘者是胜义法性、也就是实相。平常我们常会说,要发起菩提心,主要说的就是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昨天提到过,就是指「了悟空性的智慧」,只是名称上被称为菩提心,但其实并不属于菩提心,主要是指了悟空性的智慧。
在观修胜义菩提心时,如同观修世俗菩提心一般,也分为两部分:
(一)座中(座上):主要观修「离戏、无执」;
(二)后得(座下):主要观修于贪瞋对境上断除实执。
■(一)座上:定中禅修胜义菩提心
22. 座上修离戏:
诸所显现唯自心,心体本离戏论边,
知已当于二取相,不作意是佛子行。(22)
此处是指观修胜义菩提心时,要在定中观修「离戏、无执」。第22偈谈的是观修胜义菩提心时,在定中时要做的修持。
我们一般人、世俗凡夫,都会觉得我们现在所经验的、所谓「外境」的这一切,都好像真实存在一样;而能执著的「我们本身」,也好像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但这个偈文在告诉我们,这一切显现的万法,其实都是我们心所造作,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境,都并非真实存在。
这个偈文第一句,就将焦点放于「境」上,一切对境、显现,都是我们心所造作。第二句谈到能安立、造作的「心」,也并非真实存在。
因此这两句在说,「境」与「心」所摄的一切万法,都不真实存在。当我们了解「万法为空」的道理时,就了解到「所执境」和「能执心」都不真实存在,因此安住在不造作、如同虚空一般的离戏中,这就是一位菩萨、佛子应当观修胜义菩提心、或说观修空性的方式。
《佛子行三十七颂》的作者无著贤菩萨,也在其他著作中提到,佛子在修持胜义菩提心时,就要无散地安住于离戏的自性当中。换句话说,不论境或心总摄的万法,本质都是空性,都是远离戏论,我们安住于其中而不作意,就是「于定中修持胜义菩提心」。
我们噶举从梅纪巴大师传承至今的大手印法门,也被称为「不作意法门」,梵文是「阿玛那司嘎惹」,「阿」的意思是空性,「玛那司嘎」是作意,所以从梵文来看,意思就是「作意于空性」。总之,「不作意法门」是比较常听到的,但其实和「作意于空性法门」可以说是一样的意思。
因此蒋巴桑波大师在〈金刚总持祈请文〉中也提到:「教云毋逸即是修正行,随显即悟体性自如如,住于任运『无整』之行者,修行远离妄心祈加持。」「不作意的修持」,意思是对于事物的实际状况,不要试着去改变或者判断它是或不是,只是宽坦放松地安住于事物本来的实相上即可,这就是胜义菩提心的修持。
「住于任运无整之行者」,「任运无整」就是无整、不造作的意思。
■(二)后得:生活中观修离贪嗔
接下来,谈到胜义菩提心在「后得」时,也就是在生活当中,要如何修持,主要焦点在于面对贪嗔对境时,要断除以为对境实有的执著。
我们现在所谓的座中或定中,实际上只是一种练习,并不是真正的入定。我们只是在禅堂或佛堂中坐着,把这样当成所谓的座中。总而言之,「后得」是指从定中出来之后的时段,也就是生活上遇到不同状况时,要如何修持的方法。
首先说遇到贪著境时,要远离「这是真实」的执著:
23. 遇乐境时:
设若会遇悦意境,应观犹如夏时虹,
虽现美丽然无实,离贪著是佛子行。(23)
当我们遇到悦意境界时,例如喜欢的朋友、美妙的音乐、醉心的娱乐等等,当你经验这一切妙欲时,贪心可能会生起,要记得这一切都如同夏天彩虹一般,经验上非常美妙明亮,但瞬间即逝,而且并未具备真实性,不如所见般真实存在──这就是菩萨在「后得」时、生活中,所应该做的「胜义菩提心」的修持。
24. 遇苦境时:
诸苦犹如梦子死,妄执实有起忧恼,
故于违缘会遇时,观为虚幻佛子行。(24)
此处「嗔恨对境」指的是不悦意的情境,例如是不喜欢的人、不悦耳的声音、丑陋相、诸苦等,当你经验时,要想那就像你最喜欢的人在梦中死亡一样,只是一场梦,痛苦只是自找麻烦、徒劳无功。常常因为我们贪著而把这些当真,而错误迷惑,自己给自己痛苦。此处教导菩萨遇到种种不顺境时,不要把这些逆境敌人当真,要知道一切如梦如幻、不要当真。
总而言之,以上这两个偈文在说,当你遇到喜欢、不喜欢对境时,重点都是要断除「以为真实」的执著,不要将这一切迷惑的相当真。
这里提醒我们应该有的观念或了悟是:我们生活当中都会显现各种相,我们也在经验这些显相,但这些显相在显现同时,本质上并不真实存在,但我们却常常在经验时把它当真。
万法本质就是会有所显现、被人经验,但并不真实存在,这就是「无而明现」、「显而无基」,显相从未真实生起、中间也未驻留,因此也从未消灭过,无基无根,因缘聚合时就会出现,就像是电视中的各个角色、剧情一样,人事物并不真实存在于电视当中,但因缘聚合时就会出现,因此重点是在「消除实有贪执」,而不是「断除一切相」。
平时我们生活当中,对于喜欢的事物会过于当真,而经历许多多余痛苦,面对敌人或伤害自己的人事物也无法放下、无法原谅,因而经历很多痛苦,关键在于我们把对境当真了,没有了悟到对境并未存在,因此跟随心上所累积的习惯、执著,而将一切当真。
因此「空性修持」就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了悟到一切并不真实存在。「空性」并不是高深名词,而是当你在贪著、遇到各种喜欢不喜欢的对境时,要能够了解到这一切并未真实存在;当你能断除实有执著时,你的心就容易坦然、释然,就不用经历太多多余的、不必要的,心所造作的苦。这才是修持空性最主要的部分,否则高谈阔论「空性」道理,是无实义的。
■三,菩提心学处
第三大类谈到「菩提心学处」,主要有五大类,第一类为六度、六波罗蜜的修持:
25. 布施:
求觉尚需舍自身,何况一切身外物,
故于身财尽舍却,不望报是佛子行。
26. 持戒:
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岂可能,
故于三有不希求 勤护戒是佛子行。
27. 忍辱:
欲享福善诸佛子,应观怨家如宝藏,
于诸众生舍怨心,修安忍是佛子行。
28. 精进:
唯求自利二乘人,犹见勤如救头燃,
为利众生启德源,发精进佛是子行。
29. 禅定:
甚深禅定生慧观,能尽除灭诸烦恼,
知已应离四无色,修静虑是佛子行。
30. 智慧:
无慧善导前五度,正等觉佛不能成,
故具方便离三轮 修智慧是佛子行。
■布施:离贪、无执,就是圆满布施
第25偈提到的是无贪离执,偈文文字上并不特别困难,但难在实践上。
举例来说,给人食物、给人衣服、给无家可归者房屋住,就是布施吗?布施不是外在形式上的作为,布施精髓在于一念施舍之心,而引导出的言行,因此重点在于施舍之心。
噶当派大师恭巴瓦曾说过:「布施精髓在于无贪无执。」格西夏惹瓦也说过:「我不会对你说布施功德,我要说的是贪执过患。」这都在告诉我们「放下、无执」之心,才是布施的精髓所在。
很多人在做布施时,是想着「布施利益很大」等等,心专注于「自己会得到什么利益」,这根本不是真实的布施;因为真实布施是离开贪执,能够放下。如果不是这样,反而一切布施都是为一己之私、今生来世之利等等,这样只会越布施、越执著。
因此夏惹瓦大师说:「我不会和你们说布施的利益,而是说执著的过患。」因为讲太多利益,让很多人会执著布施利益而去布施,这样反而不好。圆满的布施波罗蜜,是指内心的无执无贪,并不是给予一切就是布施,因为你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总而言之,当自己的内心远离了贪执,就是圆满了布施。
■持戒:断舍伤害之心,就是圆满持戒
接着谈到持戒也是如此。持戒的重点在于断舍害心,也就是断舍伤害他人之心,根本断除害心时,就是持戒波罗蜜。就菩萨来讲,不仅要断除伤害他人之心,还要积极具备利益他人之心,最主要的还是要以「断舍伤害之心」为基础。
所以当我们说「持戒根本精髓,在于心中断舍『伤害他人之心』」,若你完全断除伤害他人之心,那你的持戒就圆满了,而不是外相示现如何庄严圆满。有人一生服装仪容看起来都很整齐有纪律,但这不代表持戒圆满,因为持戒的根本在于不再有伤害任何人之心。
大乘菩萨戒与小乘戒的不同点,是大乘更着重于心上戒律、更着重于积极面,不仅要做到像小乘行者舍弃伤害他人之心,更要积极的有慈悲利益他人之心,仅仅自己做得好是不够的,还要能积极利益他人。
举例来说,对于所谓十种不善、「十恶」,小乘和大乘的着重点便不同。以小乘而言,若犯了外相上身体三种、语言四种不善业,违背者就是犯戒,但在心上犯了「意的三种不善业」,并不视为犯别解脱戒。但就大乘菩萨戒角度而言,比起言语和身体上七种不善,违犯心上三种不善更为严重。对菩萨而言,一念恶心生起,就违犯菩萨戒,着重点不同。
持戒根本在于「断舍伤害他人」的心,讲到「伤害他人的心念」,是无法透过外相而得知的,因此噶当派口诀说:「如何是持戒清净?不相信业果的人是不会持戒清净的。」噶当派会这样说,也是因为心上的持戒要自己随时觉知,无法从外相所评断。总之这段是说,持戒要从内心观察,要越来越深刻去了解到,持戒在于这一念不伤害他人之心。
很多人会特别注意身体和语言等外显的行为,因为这是别人看得到的,对于内心的起心动念就会轻忽;但我们现在学习菩萨行为,不仅身体行为不放逸,对于内心的起心动念也要时时警惕,这是很重要的。
■忍辱:无嗔、无慢,就是圆满忍辱
接下来谈到「忍辱」,也有许多种分类,大概有三种,各有不同定义、释义。
对于忍辱的许多不同定义,是出自于《中观宝鬘论》,其中提到所谓「忍辱」就是「无嗔」。
我们如何能做到安忍?当一个人我慢越大时,嗔心越大,就难以忍辱,因此有一个忍辱口诀就是「随时保持谦卑」,没有我慢,自然就不会起嗔心,自然就容易忍辱。
忍辱真的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缺乏忍辱,当他被伤害时就会想要报复、以牙还牙,就不可能想要利益他人,若不想利益他人,就无法进入大乘菩萨行持,因此如果要进入大乘菩萨修持,起步就要从「忍辱」开始,这是必须的修持。
很多人对于「忍辱」有一种误解,觉得修忍辱就是要压抑自己,但这是不正确的。忍辱并不是自我压抑。
举例来说,我们有时候会被别人说:「你都已经是佛教徒了,因此一定要做个好人。」因此好像在说:「那我怎么还能生气呢?」结果自己给自己很大的压力,也会感到不好意思。其实这种说法、想法都是一种压抑,这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不可能有人因为说自己是大乘行者,然后就从此再也不生气,就像签一个约就想做到不生气,这是不可能的。
换句话说,忍辱是要慢慢培养的能力,多去思维嗔心的过患,自然而然不需要依靠嗔心,知道没有嗔心也可活得很好,这是需要观察、要有勇气,否则很多时候,我们皈依的是嗔恨之心,因为除了发脾气,我们没有其他办法去回应冲突或不顺心的状况。
我们会容易动怒,就是因为我们一心皈依负面情绪,心中一点善的功德利益都没有,心中很空虚,遇到这种状况时,就像是抓住救生筏一样,抓住了嗔心。因此唯有不断去观察、去培养善的功德力,同时去思维嗔心的过患,如此才能做到「安忍」,不思维嗔心过患的忍辱,只会是一种压抑。
因此我们对「忍辱」要有正确的理解,不是掩盖、逃避,而是要懂得放下。我觉得有时候把气发出来也好,首先觉知到自己生气了,这是一个观察情绪的好机会,不要掩盖、逃避,而是去面对,不然总是一味逃避的话,这些累积的负面情绪反而会带来更不好的结果。
在座有些人前天也去参加了不动佛灌顶,我当时也讲到「忍辱」,部分和今天是有关连的。
就像本师释迦牟尼佛有五百大愿,不动佛也发了许多大愿,其中一个是说「直到成佛前,不对任何一位众生起嗔心」,我们也可以尝试看看,一天当中不生气,很多时候我们根本没试着去实践过,或许真的去做时,会发现并不如想像中困难。其实我们都有潜力,但需要透过尝试和挑战,才会开发出来。
■精进:具无常观,断除俗务,就是殊胜精进
接着谈到精进,《宝鬘论》及《入菩萨行论》中都提到,「对于善非常欢喜」就是一种精进。菩萨六度中,精进的所缘就是善法。
过去噶当派大师讲到何为最殊胜精进?就是断除世俗法、断除此生,因为各种懈怠当中,就有一种是「耽著俗务」的懈怠,因此噶当派认为,最殊胜精进,就是断除一切俗务、断除一切对于世俗的贪执。
如果没有无常观,是不可能做到真正精进的,当心中真正了解到无常、生命刹那在变化,了解到死亡和自己距离很近、死亡因缘很多等等,自然容易精进,了解到无常,就不会花太多时间在世间俗务上,因此精进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无常观。
■明日将给马尔巴传承「金刚萨埵灌顶」
明天下午有灌顶。在座很多人想修四加行,其中就有金刚萨埵的修持。这次会给予的是传承自马尔巴大师三特殊本尊之一的金刚萨埵法,出自《噶举口诀藏》。
在噶举传承中,很多仁波切会给予敏林多杰传承金刚萨埵灌顶,但因为大家修持的是噶举传承,我想给予马尔巴大师的金刚萨埵传承比较好。
(大众唱诵〈十方四世诸佛菩萨祈愿文〉之后回向,结束「佛子行」第三堂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