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奎山中学掠影
1.校门:漂亮的校门是给领导看的,孩子们不需要那么漂亮的校门,他们需要的是场、沙坑、秋千、大树,还有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2.“篮球的监牢”:要求学生打完篮球后必须“物归原主”,如果随便乱扔,老师捡到球之后,就会丢进“监狱”。
教育就是这样发生在生活中的,而不是老师在教室里的说教。
3.不提供午餐: 学生一天在学校8个小时。在打开便当的那一刹那,他感受到的是来自家人的温暖,不管便当的味道如何,在孩子嘴里都是最香的,因为都是来自爸爸妈妈的午饭,手中的便当让他知道,他的亲人觉得不远处看着他。
教育五大要素:阳光、空气、水、亲情和营养。
亲情教育不是主题班会上老师的说教,也不是演讲比赛或征文比赛,更不是刻意煽情让孩子和父母抱头痛哭的所谓“感恩教育”。父母给孩子送午餐,这是一种发生在生活中的自然而然的教育,或者说叫润物无声的感染。
4.让学生撒野:“滑梯”下楼,可以“爬”的树,可以“吃”的树,可以“观”的树。心里装着孩子,这就是教育的“儿童视觉”。
5.在树底下摇一摇,啥烦心事没有。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土,离不开草,离不开沙,离不开沙,离不开水。孩子脱了鞋在草地上奔跑时,那种脚丫子踩着青草的质感,是用钱都买不到的。
6.养鸡种菜。这是生命教育,责任教育,抉择教育。
儿童视觉下的教育,注定一路生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