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数专业资料
量感,如何能够切实落在课堂

量感,如何能够切实落在课堂

作者: 马明洋河南信阳 | 来源:发表于2023-01-02 21:54 被阅读0次

    当下的课堂,因为要通过直观感知等开展测量教学要多花时间,效率还不高,实践当中也存在动力不足或浅尝辄止的现象,因此在测量教学时都直截了当地从单位、工具开始,侧重技能和操作。

    的确,直接告知学生什么是单位、面积怎么算。然后,再让学生反复做做题、记记公式,成绩也考得不错,这样会非常的高效简便,测量教学问题也轻松愉快解决。

    可是,为什么课标还要单独把量感拿出来,还要翻来覆去地强调要“直观感知”、“动手操作”?而且还一而再三地要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无法通过被告知、被灌输、多刷题能够得到的。同时,量感也是教不出来的,是需要学生不断“悟”——在学生的学习、实践中不断思考积累感悟而来的。因此,要想量感切实落地,就必须得让学生实践动手操作。

    (1)在亲历度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量感

    没有一种数学思想,以它被发现时的那个样子公开发表出来的,一个问题被解决后,相应地会发展为一种形式化技巧,结果把求解过程丢在一边,使得火热的发明变成了冰冷的美丽。因此,可以说:教材是教学法的颠倒。

    ——弗赖登塔尔

    2022版课标突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而“度量衡的故事”就是主题之一。这样的活动就是要求学生在真实情境之中亲自经历度量的过程,感知度量的量的属性,从自创单位测量到统一单位,体会单位实际的大小,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度量单位和方法。例如:“度量衡的历史”。

    (2)在想象、推理等活动中发展量感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量”都可以直接感知的,如吨、千米、公顷、平方千米等等。对于这样的相对远离学生的“大量”,量感的培养必须依赖想象和推理等活动。

    以“公顷”的教学为例,学生是无法看到,也无法直接想象到“1公顷有多大”,因此,可以鼓励学生在认识“平方米”的基础上想象、推理。如:让学生在操作上围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即面积是100平方米的正方形,然后在此基础上去鼓励学生想象、推理,100个这样大的正方形……

    (3)在估测和对比中增强量感

    量感,更多体现在不借助工具的前提下,对计量进行比较准确的感知。例如:在教学中,要创设各种各样的估测活动——测量教室、课桌的长度、面积,还可以直接走到教室门前,告知学生教室门高2米,让学生估一估老师有多高,并思考为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量感,如何能够切实落在课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yk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