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最近重读《孟子》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儒家本有“义利之辩”,“利”就是各种利益,如财富、地位、权力、名声等,最大的“利”就是生命了。获取各种利益,求得生存和发展,是人生的正当需求和基本权利,但各种利益又可能损害人心,破坏社会规范。孟子时代,“上下交征利”,对人心世道的破坏性尤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取舍又反映了价值观的不同和道德的高下。儒家并不反对追求正当合理的利益,但前提是必须合乎“义”;当“利”与“义”发生矛盾、有损于“义”的时候,就应该舍弃“利”而选择“义”,做到坚守仁义,维护正义,决不做“不义”之事,取“不义之财”,更不能“见利忘义”“为富不仁”。所以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若浮云”,所以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最极端、最艰难的情况就是生命与道德原则发生冲突而又无法两全,孔孟都认为,此时,人不应该苟且偷生,沦于不义,而应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牺牲生命来保持道德的完美,来守护正义。
教育果然是一个闭环,在面对正义的问题上,老师讲了无数遍“舍生而取义者也”,而在现实生活里,通常是没有黑白分明的立场的,由于人的劣根性,趋利避害的心理,通常会笑脸盈盈的生气,以及愤世嫉俗的开心,这些伪装是基于一种掩饰和表演,更深层的是一种“失道”。“失道”,是我写的比较文雅的说法,通俗的讲就是“不要脸”。而这种“不要脸”,却恰恰是这些人最在乎一个人东西,他们可以做到表面很要脸,而背地里其实是有损阴德的“不要脸”本质。大概捋顺这些,就可以知道人极其复杂的动物,有太多的细胞和心思在涌动,伺机而动。然而人又是极其简单的动物,倘若没有外界恶劣环境的影响,真的可以除了“受想行识,色声香味”外没有起心动念的歹念。然而简单的人性和复杂的的人性,以及没那么简单和没那么复杂的人性,在这个世界上是共存的。所以,这场修行,只能这样走下去。遇见什么,全凭自己的修养,选择什么,也全凭运气,没什么,好的坏的,经历没有错。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是主观想象的好坏经历无错论,在他人的课题里呢?假设你觉得在经历,在美好,而在另外一些老油条,或是年长者,城府深重的扮演者眼里是一种“易攻略”体质该如何?虽然阿德勒告诉过我们,不要去干涉他人的课题,但是我们现在为了避免不做羔羊,目的是不让他人的课题干涉自己的道路的内心。必须经历这一坎儿,摔过痛过才知道自己身上的东西多么可贵,才不会被这些表面的虚伪的赔笑所“洗脑”,所以,是否符合道义,是否修心,是否心平气和,是否有利于我的思考和实践,这是自己的课题,换而言之,人生没有白有的路,这也叫“转化能量”。
我们可以设想这一相当超验的思想:通常来说,控制“现象世界”的是偶然,但在背后支配着偶然的,却是无处不在的“思想世界”。当然,大自然的慷慨无私只针对种属,而非个体,因为对大自然来说,前者就是一切而后者什么都不是。不过,在此我们假定发挥作用的,并不是大自然,而是存在于大自然之外的某种形而上的东西,它完整而不可分裂地存在于每个个体之中,因此,所有的一切都与每个个体休戚相关。
所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那个“人和”,往往最先是你自己。五脏六腑的合拍,精神世界和物质时间的对等,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匹配自己,成为自己的朋友,经营好自己。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