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江湖唱戏的、变戏法的、弄幻术的、耍杂耍的,都称为李门,又称彩门。
称为“李”,是因为唱戏的、表演戏法的都认为自己是梨园弟子,他们崇拜的行业神是在梨园召集艺人表演的唐玄宗李隆基,属于李隆基的后世弟子,故自称“李门”。
其实,这类行当早在李隆基之前许久就存在了。可见,江湖门类的许多称呼并没有什么严格规定。称其为“彩门”,是从行业特点来称呼的,这种江湖行当大都需要化装,用油彩之类涂脸,并着彩衣,故得此称呼。
这种行当也有许多讲究,有搭高台唱戏的,有变戏法的,有耍杂技的,也有耍木偶的、耍猴的、吃铁蛋吞钢剑的,等等。
彩门中的各类行当在中国也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汉唐几个朝代还曾经兴盛一时。
据《战国策》《史记》等史籍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人工商业的兴起,商业的繁荣,大都市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击筑、吹竽、斗鸡、走犬、滑稽表演等活动兴盛异常。《战国策·齐策》在介绍齐国的临淄,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淄博的情况时写道:“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这类活动如此兴盛,自然就有许多人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
特别是在汉代,随着社会进一步繁荣,都市的大规模发展,跑江湖现象更为普遍,跑江湖的艺人也日益增多,他们以表演乐舞、百戏、各类杂技等谋生。
汉武帝还从全国征集江湖艺人和宫廷艺人,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乐舞百戏大会演,表演的节目有角力、举重、飞剑、跳丸、幻术、吞刀、吐火等。
自古以来,彩门中技艺高超的人比比皆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欢乐,但也有人以此行骗。
比如,有一类骗术叫“腥棚”,“腥”就是假的意思,是说在动物表演中以移花接木、鱼目混珠、以驴唇去对马嘴的方法,人为地制造一些奇异的动物形象来骗人观赏。
参考书目:
《这才是江湖》韩鹏杰
梨园,原是唐代都城长安的一个地名,因唐玄宗(唐明皇)李隆基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就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
戏班、剧团一般被称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新唐书·礼乐志》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
可知为玄宗时宫廷所设。梨园的主要职责是训练乐器演奏人员,与专司礼乐的太常寺和充任串演歌舞散乐的内外教坊鼎足而三。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里有纷争,江湖里的人儿,更得吃喝拉撒,需要银子。
挣银子的方法手段,便因人而异,五花八门了。有人愿意勤勤恳恳,老老实实挣银子,就一定会有动歪心思,想要挣快手钱。
以前真的很天真,以为大团圆结局是常态,谁知,不过是港剧在满足人心,提升收视率。
真实的人世间,远没有非黑即白那么简单。
正如一个人,哪里有黑就是黑,白就是白?
但其实,也可以不用想那么多,按着自己的意愿,善良为人,和气处事,日子便会简单很多,人与人之间,也简单很多,心里,自然坦荡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