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无棣古城”,总是会有满满的回忆。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无棣古城工作了四个年头了。
我的工作单位是坐落在无棣县埕口镇上的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这个小镇,在黄土的映衬下显得很是荒凉。可是,这里的伙伴们爱着自己的家乡。我时常看见,我的学生们在这片土地上绽放着属于他们的精彩……
上班的路上,我留意了教学楼前的一棵棵树木。虽说不上它们的名字,可是,他们还是住进了我的心里。
多少次,我想,凑到跟前,那一朵朵,一串串,一簇簇,摸一摸,嗅一嗅。如果,校园里多一抹春色,它会阻挡我走进教学楼里的脚步吗?驻足,停留,细思。
急匆匆地赶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一天的工作。坐定,沉思。与孩子们一起找一找校园里的春天吧!
于是,上午的第三节课,我告诉了大家这个酝酿许久的好消息。与我的想象不同的是,大家并没有欢呼雀跃。
我们分列三队下楼。一路上,从教学楼三楼走到一楼,没有一个同学说话。事前,我的担忧是多虑。
我们首先来到了教学楼前。大家走到树前,凑上去,嗅一嗅它的味道。有些同学忍不住揪下一朵或一束,捧在手心里,用心地看着。
真好啊。教学楼前的花树里藏着春天的味道。春意正浓,碧桃在盛放。每每走到它们跟前,我总会想,西伯利亚鸢尾什么时候才开放。
那日,春雨蒙蒙,我撑着雨花伞,走在小路上,依偎在雨滴的怀抱里。偶一瞥,我看到,一池的西伯利亚鸢尾花绽放了。一缕清风打在它们的面庞。一朵鸢尾轻轻抖动了一下。我停下来脚步。
它在细语中呢喃。似乎在说:我会迟到,但不会放弃。我在春末里绽放,这是独属于我的精彩瞬间。
我蹲下来,细思了许久。
迈出了一小步,有些不舍,便回头。我似乎看见,它们笑意盈盈。
你有你的绚烂,我有我的精彩。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在春日里绽放,找寻属于自己的美好和绚烂。
我们的第二站是操场。我跟大家说,大家可以坐着,躺着,嬉笑打闹也不受限制。我看到,大家围坐在一起,写着,说着,私语,热议。调皮的孩子绝不拘束,干脆躺下来,打几个滚。
好不热闹啊!学校的操场上藏着春天的活力。
我也在漫步着,偶遇一个小姑娘。远远地看着,我以为是哪位同事的女儿,就赶忙跑过去跟她打招呼:“小熙。”
她没有回应。
走近一看,是一个陌生的姑娘。一米左右的个子,身着一件黑色打底衫,手中提着一袋零食,不紧不慢地走着,眼神里写着些许的犹豫。
“你找谁?”我问。看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丝畏惧,我接着问:“找姐姐吗?”
“找哥哥。”她怯生生地说着。
我的第一反应是:“妈妈呢?怎么没有和你一块来?”
“妈妈在门口。”
“妈妈怎么没有进来?”我问。
“不敢进来。”她回答我。
“为什么不敢进来啊?”我没有想窥探她的隐私的想法,只是想跟她“套近乎”。明亮澄澈的眼眸,高高的马尾辫,乌黑亮丽的披肩长发,走起路来,马尾辫也跟着跳着蹦着,着实令人喜欢。
“知道哥哥在哪个班吗?”我继续问。
“哥哥在七年级几班,叫某某。”她一口答出。
我想,妈妈想给腼腆的小姑娘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刻意而为之,所以,妈妈都嘱咐好了。刚才,我还在埋怨她的母亲大意,此刻,转为佩服。
随后,我带她找到了哥哥。大哥哥看到她,捏了捏她的小脸蛋,说:“你怎么来了?”哥哥的问题显得不合时宜。妹妹没有作答。
我几乎没有看清,零食是如何递到哥哥手里的。小姑娘没有多余的话,急匆匆地跑开了。
我在想,这一定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更加幸运的是,不善言语的哥哥很懂事,仅有四五岁的妹妹也很懂事。看到兄妹俩凑在一块的一幕,我似乎幻想得到:果子(我的儿子)牵着妹妹的小手,走在家中的小胡同里。
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我想起来鲁老师写在大年初一的那篇文章。兄妹两个,一定背负着一段特殊的故事……
我们的第三站是幼儿园前。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随着音乐唱着,跳着。这帮十几岁的少年,有的跟着起舞,有的随之哼唱,还有的默默地想着,还有些同学,端着手中的随笔本,尽情地写着。
美好极了!鲁北的幼儿园里藏着春天的回忆。
我应该是春天的观察者,是的,我看到十几岁少年的身上充满春天的气息。我还是相信,十几岁少年的笔下应该是灵动的文字。
因为,我还记得,某个学生的随笔——《窗外》,让我耳目一新。
因为,我看到,他们一路上,边走边写,走走停停,窃窃私语。
他们一定是在与自己的春天订立盟约吧?
我看到了一篇篇让我意想不到的作文。
又是一年的春日,教学楼前的那棵大树依旧傲然挺立,生长在旁的绿叶在风中摇曳生姿,清香扑鼻。我迫不及待地迎上前去。风中,几朵花摇摆着,吐露着它们的芬芳,展露着它们的秀美。
这个素有“山东北大门”之称的小镇,风光旖旎,落日余晖细碎如锦。小镇上,春意正浓,海风迎面吹来,带着对这个小镇的希冀。我和我的学生们在风中静默着,寻找属于这座小镇的魅力,顺便,书写下我们精彩的人生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