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凯里学院
电影《音乐之声》中的音乐艺术赏析

电影《音乐之声》中的音乐艺术赏析

作者: 人文学院21历本 | 来源:发表于2022-09-28 19:31 被阅读0次

    21历史本 2021410001 孙可欣15277894487

    我很庆幸本学期选的通选课是音乐鉴赏,我认为对于我这个非音乐专业,只是个喜爱音乐的门外汉来说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老师从很多方面介绍了音乐的一些发展,同时也给我们播放音乐视频来陶冶情操,提升音乐鉴赏的能力。在这我要叙述的就是我对电影《音乐之声》的鉴赏分析。这部电影的地位想必很多人都已有大体了解,此处老师也有简单介绍。那么这是我在网上找来的更细致一些的资料,应是能更好说明这部电影的地位和影响力。《音乐之声》在1966年获得了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影片奖,最佳配乐和最佳音响奖。这部影片被译成了3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国上映。在中国台湾地区译名为《真善美》,在中国香港则被译成《仙乐飘飘处处闻》………译名不同,音乐却同样动听,人们对它的喜爱可见一斑。这部影片在当年也打破了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纪录歌舞片。在这节课前我是没有完整看过这部电影的,之前想看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玛利亚在广袤无垠的草地上放歌,但是由于歌曲高潮进入的慢,我便没了耐性,于是放弃了观影。后来想想这不正是体现了当代很多像我一样年轻人的浮躁心性吗,没有耐心去交友,去阅读,甚至只是娱乐性的观影等等。再看完了这部电影之后,我认为经典之作之所以是经典,必是因为它是能反复观看和体会的,不同阅历,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都有相似,但一定是独特的属于自己的心得,我呢,就认为这部电影一定程度上可以启发像我们心性浮躁的人去慢下来体会生活,享受生活。  伴随着鸟鸣,修女玛利亚在草原上通过歌唱来抒发对大自然的喜爱,“山丘用音乐充满我的心灵”它给了我一种现代人追求回归乡野,回归大自然的“返璞归真”。“我的心灵如同鸟翼般跃动,从湖泊到大树,从教堂到微风”种种歌曲里面提到的最常见的自然事物,都仿佛焕发着生机,其实并不是电影赋予了它新的外观,只是我们在日常中已经很久未如此认真地像玛利亚一样如此投入地去欣赏和拥抱大自然了,它颠覆了我一开始对这首歌的印象“拖沓、慢节奏”,但是现在的我喜欢的正是它的慢节奏,只有能真正欣赏舒缓音乐之后,才会发现舒缓的音乐对帮助人们静下来有多大的作用。  由于经常观看迪士尼系列的电影,我向来是喜欢音乐穿插在一些有比较重要的情节的形式,更生动形象地体会人物的性格。在玛利亚被其他的修女抱怨的时候利用了这样的形式,一问一答显得抱怨这件本来比较负面的事变成了很俏皮的“哀其不争,恨其不为”的意味。而且通过这样的他续,观众可以看到更多面的玛利亚,她活泼可爱却不是那么上进,喜欢自由不喜约束等等。歌曲歌词也很形象,“如何让海浪停留在沙滩上”其实就是暗示着那群修女们都不认为玛利亚是真正属于他们的一员的,他们深知她的脾性,这样渴望自由的人,又怎么能被束于教堂呢。也为后文被派去上校家做家教以及自己又折回来在教堂“赎罪”埋下了伏笔。  再是玛利亚得知被派遣去做七个孩子的家教时,对一个陌生的环境的踏入感到了恐惧,但是这时她用了很简单的词句来唱成了一首歌《I have confidence in me》,来给自己加油打气,也是一方面证实了音乐的作用,缓解压力,排解忧郁,治疗心灵等等,我们同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这样的方式,自己给自己编首小曲给自己打气,或者仅仅只是听一些音乐来给予自己力量和慰藉。  她进入了这个家以后,发现孩子们都在严厉的父亲的教导下,不能歌唱和嬉戏。于是她便想释放这群孩子们的天性,在一个雷雨夜,她彻底融入了孩子们。  长女丽莎·冯·特拉普在与心系的男生在庭院借助音乐互诉衷肠,包含了青涩但美好的对未来的向往。《sixteen going on seventeen》在我首次听的时候,我只注意到了这个副歌的歌词,让我认为过于浅显,以往我都更倾向于欣赏更唯美诗意的歌词。例如泰勒斯威夫特的《Cornelia Street》里的歌词中,要表达我疯狂的思念你,我的脑海都是你的意思时,并不是简简单单用“I can’t stop thinking about you.” 而是用了这样的疑问句来加强“I get mystified by how this city screams your name? ”我不能理解,仿佛整个城市都在我耳边呼唤你的名字。但是后来想想,他们都只是涉世未深的孩子,又哪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呢,青涩的感情才是最为直白和触动人心的。男孩子只担心这么好的女孩子成年后就要被其他人抢走,女孩子也急于表达自己独属于他的心意,两人在雨夜里告白后便各自分开。女孩爬进了玛利亚的窗台,没想到玛利亚并没有像他父亲告密报复早上他们对她的排挤而是如知心大姐姐般的形象听她倾诉。他们在里面聊得很欢开,渐渐地,怕雷声的孩子们也都陆陆续续来了,他们挤在一个床上,唱起了歌。《My favorite things》这首歌我在此之前并未听过,但是Ariana Grande的《7 rings》前奏是参照这首歌的曲调做的歌。以致于尽管没听过电影里的这首歌但是却很熟悉,不禁想到对于经典和现代音乐的融合和碰撞。记得在课上老师就给我们放过新编的十面埋伏,在琵琶的基础上加了bass(贝斯)、吉他、架子鼓、键盘。我认为很多的经典之作和现当代的音乐乐器能同样演奏出不逊色经典的歌曲,也能更好地传承经典。言归正传,这首歌同样很适合传唱,歌词简单,节奏很活泼。意象采用的是身边常见的雨滴,猫的胡须,铜壶,羊毛手套,小马驹,脆皮卷,炸猪排和面条,系着蓝色缎带的白色连衣裙,雪花等等。一些是给予即时幸福感的物件和食物,一些则是给予自己想象插上翅膀和审美情趣的东西,没有用抽象晦涩的词汇为难孩子,而是就是以孩子为中心创作的激发孩子创造力,培养孩子美的观念的歌曲,在这样的雷雨交加的雨夜,此屋独馨。  由于一个晚上的开怀交谈,玛利亚认为是时候可以把音乐训练安排上了。于是她教了孩子们哆来咪之歌,这也是我从小就听的歌,可以说是最经典的儿歌了,教会孩子们最基本的音符,联系上简单的单词的谐音,扩展对单词的释义,使得歌曲没有那么的单调却又朗朗上口简单易学。是让孩子音乐启蒙的很好的经典歌曲。  还有呢就是《孤独的牧羊人》了,这首歌我在没看电影前就已了解也曾一段时间很痴迷,反复播放,后来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这部电影啊!当时对约德尔唱法的歌曲都很感兴趣,中文的比较出名的一首这样唱法的则是《膨胀》,作为电影《西红柿首富》的插曲而广为人知。另外很著名的会约德尔调的歌手Franzl Lang唱的《生活如此多娇》也是充满了生机活力、诙谐有趣。但是很可惜的是我并不能明白为什么牧羊人是孤独的呢,光看电影里的木偶戏我想是否太过于浅显,亦或是我又多虑了,也许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重头戏来了,上校看到了孩子们的改变,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把心敞开了些,不再是那个严于律己也律他人的人了,甚至在聚会中唱了《雪绒花》,这首奥地利民歌,温暖又有力,是民族精神意志的象征。在电影中出现两次,第一次就是在这,唱出来给人的感觉是温和的,第二次则是在参加比赛时唱的,是对即将阔别祖国的不舍,也是对坚信国家的发展的民族气节,故给人以不屈不挠,柔软却有力的感觉,听着简直要潸然泪下,同样热爱祖国的奥地利人民也在这样的氛围下一同跟着合唱起来,整个剧场都是奥地利人民的热血浇灌出来的花香。  再提及家庭音乐会结束时孩童们唱的《So Long, Farewell 》一一体现了不同孩子的个性特点,歌曲里的咕咕声形象地暗示着晚睡时间到,配合孩子们一系列的动作充满了童趣,也是孩子心性的最好体现,想想我们小时候是不是都是这样的呢,想一同玩耍不愿睡去,却在大人要求下不得不顶着朦胧的泪眼睡去。  总之这是一部我认为很适合孩子启蒙和成长中观看的影片,呈现的不仅仅是音乐美,更是心灵美,尤其在这样的信息社会,孩子们都当有足够成熟和健康的审美品味,这样才能在以后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习美的好的,摒弃丑的坏的。最近的教材插图上了热搜,很多人都关注这样包含软色情,政治立场等问题对学生的影响,确实这是不容置疑会有影响,但是仔细想想,我们是不是都只注意到有形的,那么无形的呢?我现在都仍记得小学时大街小巷播放的《小三》甚至后来还有《小三的泪》,前者是反对做小三,后者倒好,还在为小三开拓,这样孩子怎么能树立个正确的三观呢,《QQ爱》里的词“你有过几次over night(一夜情)”,孩子们在学校确实很少会接触到这样的歌,但是出了校园呢?《小三》这首歌我的妈妈甚至唱了很多次,当年她一直很喜欢歌手冷漠,不仅在家里唱,但凡去KTV也要点歌,也许孩子其实并不是那么在乎,就像我小时候一直听着这样的歌,当然也有很健康的歌,像校园里的《外婆的澎湖湾》等等,但是出了校园确实是时常听到这样不好寓意的歌,我想,现在国家整改教材,也许不久的将来也要对音乐制作有些规范吧。希望每个人都能从音乐中汲取自己需要的养分,茁壮成长,这才是音乐应该给我们带来的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电影《音乐之声》中的音乐艺术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nc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