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否有人跟我一样,一直在努力却一直见不到成效。总是悲观的想着命运的不公与无力。看着“别人”的青春活成了自己所期盼的样子。
但是,如果去尝试一下,青春还是会是“别人”的吗?我不知道。
之后,便是后悔,后悔一切能与其沾上边的东西。然后,准备发愤图强一会。发现这个社会太好也太坏了!好的是,每一个人只要不懒总可以活下去,无非是生活品质的差别。
坏的是,信息太发达了。别人的努力与成就看的见,摸的着。美丽与丑陋太过的分明,说着人人平等,可是终究会在权与钱下低头,唯唯诺诺。你可以说我不在乎,那么不在乎的底气又是什么。
明明我知道,这生活可以不错,可是怎么会觉得这么难。我突然间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存钱了。
一是心安,二是怕攀比成风,你有我没有,三是我存了多少我知道,银行知道,你却不知道不用明目张胆的比较,自卑!
其实我觉得讲的不够好,但够了!我为什么说这些是因为我突然间有感而发,想问点什么?什么是公平?什么是文科,理科?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有用的。
前两天我看完了四本书《钱学森的故事》,《竺可桢的故事》,《从前的我也很可爱》,《时间的礼物》。篇幅都不长,有小诗歌,有小传记,有故事。我有大大的疑惑与震撼!
小诗歌我还是不懂,故事很不错爱与被爱,小爱与无私的爱。只是逻辑有问题,可是我被触动了不就够了,不是吗!
小传记总得来说,人物很伟大,也很形象,只能说他们的思想与认知很高,品行高尚。如果小时候我能读到这两本书,我想我的目标会是成为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现在吗?抱歉啊!我只是一个“好人”,一个学术上无知的人,一个胸无大志的问询者。
问什么?你们想知道的,可是我无法回答的。
其实,其实!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疑惑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分文理科,为什么有人说文科难,理科易,为什么……
后来我渐渐的明白了,读书使人明智,看见众生,大千世界!文科是以精神情感来解读社会,人生,世界。理科则以更加严谨,精确,细枝末节处从另一个角度,全方面了解世界与人类,知其所以然……
这个,就先这样吧!我说的太过片面了,实际上我很想问,我如果什么都读,却依旧看不进专业技能类的书。这书对我的意义是什么?可能是个病句,但这的的确确是我目前不知所措的。
怎么读书?才能成长?有所进步?
刚刚打完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主人让我现实点,除了否定,否定。
我无法回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