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家里的孩子都聚到一起了。2岁的小糖果和他5岁的哥哥在一起玩了才5分钟,就哥哥叫,妹妹闹。
哥哥说:妹妹怎么那么小气,什么玩具都不给我玩。
二伯母从中调和:小糖果,给哥哥玩一下好吗?
小糖果用篮子把玩具装起来,藏在自己身后,伸着双臂放在篮子前。“不,不,不。”嘴里还一个劲地喊着。
可是一个月前的小糖果好像还不是这样,她对邻居小姐姐可大方了!什么吃的玩的都愿意和小姐姐分享。
掐指一算,小糖果迎来了人生第一个叛逆期——“可怕的两岁”,又称terrible two.
人生的关键期:
人生共有五个关键期,分别是孕期、2岁(可怕的两岁)、5岁(学习准备期)、9岁(青春期前期)和12岁(叛逆期)。每个关键期的表现都不一样。
孕期注意事项:
1. 妈妈要有好情绪,爸爸最好能陪伴。
准妈妈的各种情绪,胎儿在子宫里都能够感受到。如果整个孕期期间,孕妈妈如果情绪没有处理好,长期使自己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紧张、伤心、担忧、愤怒、痛苦等,对胎儿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甚至可能引起胎儿畸形或者流产。所以孕期孕妈妈要努力保持好情绪,尽量开心而稳定,遇到不快要约会自我调节。
准爸爸可以当准妈妈情绪的空调。如果准爸爸经常抽空陪伴在准妈妈身边,给予准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准妈妈不开心都难呢!
2.定期孕检。
利用现代医疗技术提前确定孩子是否健康,优生优育。
3.科学胎教。
可以进行抚摸胎教——摸肚皮和孩子互动;听轻音乐放松心情;给孩子读绘本故事等。
4.注意环境氛围。
不去嘈杂的环境如酒吧;不看引起孕妇情绪波动的内容如恐怖电影;不去污染严重的地方如抽烟者多的地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3487952/ee9e4c6c715913d5.jpg)
2岁注意事项:
1.多陪伴孩子,少更换抚养人。
经常更换抚养人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2.先关注情绪,再讲道理。
接纳孩子有小情绪,理解孩子年纪小,不懂得控制情绪。帮助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然后自己温和地做榜样教孩子管理情绪。
3.允许孩子爆发负面情绪,同时遵守规则。
孩子爆发负面情绪时,自己应该冷静面对,自己的情绪不能被孩子带跑偏,注意,要表达对孩子的爱,而非展示因为孩子闹脾气所以讨厌孩子。然后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比如“我爱你。这次不能答应你,我们可以……”
4.理解孩子的行为,同时自我觉察。
孩子只有两岁,还稚嫩,所以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最重要的是理解孩子所有行为。向内探索,自我关照,觉察是什么原因,引起自己情绪变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3487952/d16ce4b80a096b59.jpg)
5岁注意事项:
1.关注孩子身体发育和感统发展。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孩子身体发育不好,一来对孩子自身的综合发展有影响,二来与其他孩子对比落后,容易让孩子自卑。
感统发展不佳,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都跟不上,在儿童集体活动时会显得很不上大家的节奏。
2.家庭氛围和父母陪伴。
家庭氛围融洽,夫妻恩爱,亲子关系好,有利于让孩子感受到爱,充满安全感。
3.文字敏感期。
进入小学要大量文字学习,因此在5岁入学前要做好文字学习准备。不要求可以让孩子写,主要是在文字关键期让孩子对文字感兴趣,能辨认。
4.学前准备。
有机会可以给孩子讲讲身份即将转变,可能会遇到的好事儿与困难,让孩子对学校生活充满期待,让孩子做好遇到困难可以尝试努力解决也可以向老师家长求助。
![](https://img.haomeiwen.com/i3487952/3002007128f32c98.jpg)
9岁注意事项:
1.关注身心变化。
现在孩子身体发育比较早。提前给孩子讲身体的变化、性教育知识,避免早熟的孩子留下遗憾。
2.允许孩子犯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接纳孩子的错误。平和的、具体的给孩子分析问题,指出改正方法。
3.亲子关系大于一切行为问题。
亲子关系和谐融洽是孩子愿意认真倾听家长意见的基础。不能用权力威胁孩子改正错误,要以理服人。
4.了解青春期的相关养育知识。
做学习型父母,提前做好孩子的功课。
![](https://img.haomeiwen.com/i3487952/13940834f76e019a.jpg)
12岁注意事项:
1.带着爱放手。
12岁的孩子开始变成熟了或者装成熟。个体意识在逐渐加强,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允许孩子有情绪。
2.区分适龄性行为和问题行为。
做终身成长的父母,了解12岁孩子的心理发展,能够区分12岁少年的适龄性行为(这个年龄段孩子拥有的合理的行为)和问题行为。不要因为孩子的行为举动不符合你的预期就断定孩子有问题,犯了错误。
3.先倾听,后表达。
看到孩子有不符合自己预期的行为,不要着急批判和否定孩子,先了解孩子真实的动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比如,有孩子故意表现出挑食,不好好吃饭,其实可能是因为想把好东西留给家长吃。然后再针对孩子的真实动机给出意见。
4.帮助孩子做好初中适应。
初中学习科目增多,学习内容加深变复杂,学习压力势必更大。所以要提前给孩子打预防针,比如看看对应初中的课程表,作息时间,可以让孩子听听哥哥姐姐分享初中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3487952/10b566b43065cb93.jpg)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做学习型、成长型父母,一起顺利度过孩子的关键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