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步作品,千人千思,不同人不同观点。角度不同,素材结构还是内容?社会影响?
扬红星的小说作品,愚夫观点:
埋伏笔,有悬念,闭合回路了。
看了很多杨老师的作品,发现杨老师开始寻求突破,同流合污了。
主题选得挺好,手法很棒。这一次能够看出杨老师匠心独运。
附:小说《护照》
文/扬红星
背景:
禁足解封后
人物:一对老革命夫妻和他们的一对儿女
地点:广场舞现场
时间:晚饭后
特点,开门见山。正文:
禁足解封后,也到了春暖花开的日子,人们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可以户外活动了。
刘长城和老伴晚饭后雷打不动要做的事,就是饭后百步走。(人物习惯,饭后遛弯)
小广场灯火阑珊的,三三两两戴着口罩的人们在散步。广场一角很低的音乐声中,十几个大妈戴着口罩保持着较大的距离在跳着广场舞。广场中心那巨大的液晶显示屏上正播放着吴京主演的电影《战狼》。(广场情景,跳舞的,放着电影《野狼》)
刘长城就出生在长城角下的一个美丽乡村。青年时应征入伍在部队入党提干,后又响应国家号召参加“三大线”建设。在西部那个大沙漠基建工地,经组织介绍和同样的热血青年蒙古族女兵结为革命伴侣。
数年后出生了他们爱的结晶一对儿女。(老夫妻简短介绍,带出来他们的一对儿女)
如今那个洒下他们青春和汗水的建设工地,成了中国最大的卫星发射基地。
女儿取名尚文,儿子取名尚武。人如其名,女儿长得文文静静,儿子可能遗传了母亲蒙古人基因长得彪悍健硕。学习是女儿的强项,体育是儿子的强项。(儿女情况简单介绍)
儿子尚武年幼时就表现了极强的体育天赋,进了体校后体育竞技能力得到提高,在各级大赛中崭露头角。竞技状态处于巅峰期的尚武选择去了国外发展,这是退休十多年后的老人不开心的事。
自两年前,尚文柔柔地告诉他们尚武移民的消息后,老人崩溃了。退休前和老伴传奇的革命人生经历,一双儿女的优秀,是他们老俩一直炫耀的资本,一直引以为荣的骄傲。
当兵、入党、提干、开赴“大三线”,转业到地方工作这些都是刘长城和老伴无怨无悔的人生。退休后的刘长城没有留恋大城市的生活,毅然决然的选择回到长城角下的出生地生活。 这里有他的童年,这里有他的亲人,这里有他的根,他要一辈子留在长城,守在长城。(老夫妻老情感)
在刘长城看来儿子的移民就是背叛祖国,背叛列祖列宗。老人是一个传统的人,也是一个执着的人,甚至是一个固执的人。
鼠年春节前后,因新冠疫情禁足在家的老人。担心国人和自己家人外,还有一丝欣慰的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儿子尚武是安全的,那里没有发现新冠疫情。
历史往往会给书写她的人们开一个巨大的玩笑。历时76天,经过全体中国人的不懈努力,新冠病毒在中国得到了有效防控。而欧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疫情发展却不容乐观,大有失控之势。
周末,女儿来家看望二老。老伴对女儿说,你劝劝你弟弟让他放弃外国国籍回来,重新加入中国国籍。女儿却告诉他们,尚武移民的那个国家一年要发100多万张绿卡,而中国每年只发200张,中国籍是世界上最难入的国家。(暗含着儿子在美国,到没有明说)
两位老人缓缓地散着步,默默地想着心事,其实他们心里装着的都是尚武。不知不觉中走回到广场中心那个液晶显示屏下,此时电影《战狼》已进入尾声。
一本护照出现在大屏幕上,护照旁有这样一句话:无论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请你记住,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最后的电影里的一句话突出给老夫妻安慰,成为最佳亮点)
自己的读后感观:
一对老夫妻,淳朴老革命,生下一双儿女,女尚文,儿尚武。儿移民,女守家。疫情来,二老牵挂在外的儿。守旧有什么不好,踏踏实实过日子,不守旧有什么好,颠沛流离必定不是自己的根,外边很精彩,却有多无奈,疫情显出来两个世界谁好谁赖?国强,移民在外方有腰杆挺起来!想必护照的这一段文字,使得二老欣慰了许多吧!
如何看赞?
需要赞的,但不需要赞的水平有多高,凡是来赞的都应该珍惜感谢,尽管赞的水平不是很高,但慷慨解囊打赏。
谢谢赞,不论赞的水平高低,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