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对薛崇简的另眼相待
唐隆政变后,武则天的其他儿子无一幸免,除了薛崇简。李隆基不仅没杀他,还赐姓“李”,对他格外恩重。
唐隆政变,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事败逃入山寺,太上皇李旦请求儿子自己的妹妹、李隆基放过姑母,但李隆基对太平公主积怨已深,对李旦的求情毫不动容,坚持要杀死太平公主。
不仅杀了太平公主,还要诛杀了她的子女以及党羽,并将薛绍开棺鞭尸,让其死后也不让得安宁。
爱乌及屋,恨乌也及屋,李隆基对武则天的恨意之深,殃及她的子女亲属。
史载,“其诸多女男中只有薛崇简因平日屡次谏阻其母太平公主而受到责打,被玄宗特免,准许他留任原职,并赐李姓。”
以上可见,李隆基对薛崇简的恩典和独特的爱护及“另眼相待”。
“公主事败,儿女俱受牵连,惟崇简幸免,复官爵,赐姓李,视同宗亲。”
表面上看,薛崇简似乎是备受皇恩,不仅保住了性命,还继续做官,李隆基法对他外开恩,但实际上,薛崇简在母亲太平公主死后,就被送出了长安。
李隆基的意思也很明显,我可以不杀你,但你也不能再长安出现,你的出现只能唤起我不好的回忆。
换句话说,不杀你是你选择正确,但是,不杀你已经是最大的恩泽了,至于其他,自生自灭吧。
太平公主死后,薛崇简就离开长安,史料记载其被李隆基任命为蒲州(今山西永济)别驾,后又被安置在溪州(今湖南龙山),并在此隐居数年。
不久后,薛崇简的妻子武氏病死,之后不久,薛崇简又被迁任袁州别驾。
薛崇简的后半生,饱受唐玄宗的冷落,不是一个偏远之处的小官,就是被迫隐居,基本上是处在朝堂的边缘。
仕途的灰暗,加上妻子的病逝,让薛崇简更加心灰意冷。他也知道,回不去那个长安,独活亦凄凄然。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太平公主的次子李隆基的表弟薛崇简,病死在袁州任上,死后,葬在黄山之原。
薛宗简死后也没有回到长安,而是被葬在任职之地。
感悟:
1、李隆基在当年没有杀薛崇简,只是因为薛崇简在政治立场上,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与自己母亲太平公主站在了对立面,选择支持李隆基。
2、他得以保全性命,却走向寂寞,他的后半生,在失落和郁闷中度过,父母兄第已亡,独活亦凄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25722913/52f6cc52ee9ee5f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