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郎妹妹 公众号:阿四郎
▲点击“阿四郎”关注 ,隔三差五的上来围观小女子看到的世界
刚出社会那些年,喜欢广州精彩非凡的不眠夜,
无论几点,
下楼仍可随时吃到喜欢吃的点心宵夜,仍可随时在繁灯照亮下夜逛。
慢慢的,就只偶尔带着孩子夜骑广州沿江路,感受广州难得的宁静江景了。
可能真的成长了(应该是老了),在岁月的洗礼中,
发现老祖宗留下的很多话都是非常正确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所以,现在不再喜欢那颠倒早晚的精彩了。
记得我姐说过很多次她小时候一段有趣的片段。那个年代电视机还是很稀奇的,只有少数人家有电视,姐就每天吃完晚饭和爸妈去爸爸朋友家串门看电视,约好一同去的还有另一对老夫妻,每晚电视剧播到9点结束,而那位婆婆每天都在8:30准时起身说:八点半喽。一听就知道是要走了,姐每次都超级不爽!大家一起去,就一定会一起走,不然就很不好意思了。所以,每天看半截电视剧就得回家睡觉了。当年要是换作我,也是会超级不爽老婆婆的,可现在回想起,反而特别欣赏那位婆婆,有自己的作息节奏,不为外物所扰动。
现在的城市作息状态,电子产品前所未有的先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想要追求的东西越来越多,渐渐失去了很多生活中小小的幸福感,时常在朋友圈看到年轻的朋友吐槽空虚寂寞冷,看到中年朋友感慨压力与焦虑,分享的时间越来越晚,12点或1点左右是常事,甚至更晚的也有一大把。
而现在的孩子也普遍都很晚睡,经常听女儿说起她的同学们,11点睡是常态,以前还是小学时,她们班的很多孩子就已经是11点才睡了,可以算到,早上6:30起床,只能睡7个半小时,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太少了,而我们那个年代初中时9点就睡了。我想孩子的作息时间一定受家庭作息时间影响,孩子们的这种作息状态更反映了现在多数家庭都比以前更晚睡的事实。
是什么让我们越来越晚睡了?
我总是对变化充满好奇,喜欢从变化中反思自己。喜欢发现在变化中自己是需要跟随变化,还是不要受变化的影响。而越来越晚睡这个社会现象的产生,我想是社会压力增加了。飞速的发展总带着透支环境和生命的负作用,让人在追赶中无法轻易停下来,无法安心的早早睡去。又或者是追赶中迷惑了方向或不知道方向,才总会想睡前抓住那难得的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用于安抚自己疲惫的心。事与愿违,这一点点的自由时间,救赎不了迷失的心,反而加深疲惫感,使第二天的精神面貌更萎靡。还发现一个现象,走在街上的行人,脸上的表情也没有十年前那么鲜活,多了点疲惫和冷漠感。
有个朋友A总是说:好累啊!
我说:年纪轻轻为何累?
她说:睡得太晚了
我说:你单身一人要忙什么?完全可以很奢侈的9点睡,5点起都行呀!
她说:不行,下班回去街边吃个快餐,回去后就一点不想动了,刷个电视,洗洗弄弄就12点了,睡上床再刷刷朋友圈就1点了。
这或许就是典型的城市综合症,所谓亚健康其实也来源于此。
在衣食无忧的年代,不再是解决两餐一宿的问题,未来,如果一直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如何满足人类精神层面满足,将是最重要的需求!如果找不到,无疑是不幸福的主要原因。在能力与资源不均的情况下,需要客观的审视,我们到底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前几天看作家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一书,里面有个听起来老套却很动人的真实案例:
一个洗脚妹,因为自己家境穷,无法上大学,她出来工作是为了供弟妹上学,完成这个家庭任务之后,她想,不能让更多人像我一样的遭遇,要让更多村里上不起学的孩子读上书,一定要培养出几个大学生!于是她将自己辛苦赚的钱全数支助村里其他读不起书的孩子读书,这成为了她的人生目标!
她不在意别人如何看待她,因为她拥有比别人更远大的人生目标,这个目标能让她面对一切的不平,内心总激情洋溢,也总是平静而有力量!
生命就是这样,无论贫富美丑,学识高低,都能拥有自己的方向,简单的、有力量的方向,哪怕是简单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