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考研半放弃者..
所谓考研半放弃者,就是躺在床上,一边被折磨到想着放弃,另一边又幻想能把握最后几个月上岸对自己充满信心,只不过这终究是在床上。
距离21考研初试结束已经过去2个月了,也早已从初试结束即是考研结束的必然中醒来。这两个月是我思想斗争的两个月,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背后是家人以过来人的身份拼命拉住留在身边考公务员,面前是我要二战我想出省看看再回来的心愿熠熠闪光..
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前半年待在家里复习考研,我并不自律,但仍充满信心,幻想着回到学校后拼他几个月。
开学后,每天背着书包想方设法找空教室学习,为了坐一个合适的座位跑来跑去。慢慢地,我好像落下了,我好像比舍友慢了好多,大家好像已经开始做真题了,我还在看视频,我还能跟上吗?还能上岸吗?
这样的怀疑慢慢多了起来。教室里我生怕别人看到我还在看视频,于是便有点畏手畏脚了,而去图书馆又没有网络看不了视频..后来我索性就在宿舍学吧,在大家都出去学习的时候,我支起小桌,打开台灯,坐在床上开始学习。
但我自律性又不好,每天的任务总是完不成,腰也坐得不好了。之后便开始了几天在教室、几天在宿舍学的循环体验,那时我还想着从十月份一直到考研前就不回家了。
当学校的其他事情都结束后,便开启了每天只有考研复习的生活,那时和妈妈视频还在抱怨数学太难知识点懂了却仍不会做题..
渐渐地,我看眼色变多了,总是知道别人复习到了哪里,而我又落下了。从舍友到同班同学,再到教室里不认识的同学,我总是会看他们复习到了哪里,而我慢慢就失去信心了..
我有时会怪自己,自己复习和别人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总要去考虑别人复习到了哪里,为什么会在意别人的眼光,更何况人家自己复习又不会去看你!可我却总是这样..直到真正放弃的时候。
11月份我回了一次家,待了5、6天,12月份我又回了一次家,待了10天。因为在后来我已经几乎不去教室学习了,整天在宿舍,有时学有时不学。听到舍友回来说她学得如何如何的时候,我更难受了。好像只有回家,回到父母保护下的港湾才能继续生活..
后来有一两个舍友也和我一样,过上了时而学时而不学的日子,我们一起看泰剧,一起调侃未来的生活以及要不要二战..好像只有那段时间我才能勉强在宿舍透透气。
再到后来,26、27号,就考试了。考前一个晚上跟着B站背了点肖四的大题,几乎都考了,感叹肖爷爷的厉害。
考完的那天应该是我最难熬的一个晚上了。舍友有的在收拾考研的资料准备打包卖了,有的结对出去玩呀浪呀,而我,已经在考虑二战了。
数学是新大纲的第一年,不是很难,选择填空大部分都会做,大题却因为后来的放弃就真的放弃了。英语感觉和历年真题一样,并没有觉得很难,感叹当天抽空看了一点考研斯基的作文模板,写的还算顺利。政治选择题大概知识点都知道,却印象不深刻,蒙了一半会一半,还是因为后来放弃了。专业课没有好好背,有的能用专业术语写出来,而大部分都是自己造,好在我写了很多,字也写得不乱。
有时候会想,如果我当时没有放弃,是不是会有一点机会呢。
在大家张口闭口都是考研结束,他们考的不好,他们要二战见的时候,我明白自己是真的要二战了。虽然我知道自己放弃了,却还是会心理变形到想问他们考完了有必要那么开心吗?我知道是自己的问题。
最难的还是和父母一起商讨未来。我出生在一个三四线的小城,独生,大学在省会城市上的普通本科,考研的目的只是想有一个学历再加上我没有出省看过,想去一个好的城市生活那么两三年开阔视野。
而父亲的想法是想让我回来考公务员有一个着落,以后的生活婚姻大概就稳定了,毕竟最后终究是要有一个工作。母亲是尊重我的想法,前提是我得好好努力,甚至母亲还想让我去南方。
我明白父亲的想法,我也理解,我也知道我可能有些太过于理想化,可没有出省在外面生活过会始终是我的遗憾,我以后肯定会后悔,且不说我能不能一次考上公务员。
大概每次都是这个话题最后不欢而散。
我的性格比较弱,所以坚持自己的想法很难,可我这次真的很想二战。我的想法是考研究生,上完再回来考公务员,必须得努力,因为没有退路了。同时我打算换一个211学校考了。
其实考过一次之后,还是觉得考研并没有那么难,前提是我要求不高,有一个学上就行。对我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坚持,要有毅力,目标要坚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被别人所影响,自己要自信。
今年22的数学应该会难一点,数学是关键,还有专业课,其他都不能落下,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下来。
我真的没有退路了。
最后,能一战走就不要二战,真的各方面的矛盾和要做的重要的选择很多,都是关于人生的,真的很重要。
写在又一次因为考研讨论得不愉快之后。我得努力,不能是嘴上说说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