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各有志,梁山一百零八将也不例外。那张青孙二娘的志向,本来就想好好地开他们的人肉包子店,夫唱妇随过好日子,结果受牵连上梁山当了强盗。宋江的志向也只是在官场里混,至于“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也不过是酒后醉话。后来他上了梁山,其志向就是接受招安,重新为国效力。
这里说说梁山上的好汉杨志。他是杨家将后人,武举出身。至于是杨家七兄弟哪位兄弟的后代,书中没有交代。不过,这不影响杨家对后人的厚望。给他取名杨志,实为“扬志”,是希望他的志向能够实现,有个扬眉吐气的日子。
可是纵观杨志的一生,却是十分的憋屈,就不曾见到过他有顺心如意的时候。他给人的印象就像他的星宿名——天暗星,黯淡、无奈。

杨志号青面兽,因为脸上有一块青色的胎记,所以得了这个绰号。这块胎记让他每天都铁青着脸,简直就是把“倒霉”两字写在了脸上。
皇上要盖园子,命十个制使去太湖边押运生辰纲。九个制使都成功地运送回来,只有杨志的花石纲在黄河里面翻了船。这是他在书中的第一次倒霉。
他本想回京请罪,途中路过梁山,与山上下来取投名状的林冲打了四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白衣秀士王伦想邀请他上梁山,能够制约武艺高强的林冲。但杨志的内心深处对朝廷还抱有幻想,希望混出个一官半职,于是他准备了一担金银珠宝,想求见贿赂高俅。却被嫉贤妒能的高俅直接把他轰出了太尉府。

杨志落了个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的结局,身无分文,生活也成了问题。无奈之下回家,把自己祖传的宝刀拿来叫卖,换点钱度日。
这时出现了泼皮牛儿,是个地痞无赖,本事没有,却十分嚣张。杨志说他的刀,砍铜剁铁,刀口不卷;吹毛得过;杀人刀上没血。
前两件都应验了,那牛二逼着杨志验证第三条。杨志忍无可忍,加上自己刚刚丢了官职心里窝火,一气之下杀了牛儿。杀人犯法,杨志被刺配大名府。这是他第二次倒霉了。
到了大名府,就和大名府的索超干了一架。杨志的武功要高于索超,但他是一个犯人,只能忍让,结果和索超打了个平手。但梁中书却看出来杨志是个人才,就安排他在大名府做了一名提辖。

这官不小,与鲁智深在小种经略相公那里的官差不多。梁中书确实很看重他,把给岳父送礼的差事也交给他,那就是送生辰纲。要是这生辰纲送成了,估计又是提拔加赏银。
可杨志就是个喝凉水也磕牙的倒霉蛋。在押解生辰纲的事情上,杨志犯了几个错误,一是没有与沿途官府联系,请求协助;二是路线选择错误,他们根本没有必要经过山东郓城县。
在黄泥岗,生辰纲被晁盖等人劫去了。蒙汗药力过去的杨志再一次走投无路,他选择一棵歪脖子树想自杀。英雄好汉这样自杀是极端不光彩的,梁山好汉里产生过自杀念头的,恐怕找不到第二个人了。

接下去杨志与鲁智深打了一架,一起攻下了二龙山,当了二头领,后来三山聚义打青州,又被归并了梁山。在梁山上见到了那些改变他命运的几个人。见到晁盖、吴用、公孙胜还不是很尴尬,那刘唐、三阮,特别是白胜,排位不知道比他低到哪里去了,杨志心里啥滋味,还真难以形容啊。
在梁山上,他排位第十七,却继续着自己憋屈的强盗生活,完全没有出彩的地方。每次出征,杨志几乎都是断后的。其实杨志的武功还是不错的,他与林冲、鲁智深、索超都打过,都是旗鼓相当。但他的名气就没有林冲、鲁智深那么大。
在攻打东昌府时,众位英雄轮流对战没羽箭张清,都败下阵来。杨志上场,虽然也是败下阵来,但杨志却“胆丧心寒,伏鞍归阵”。这股怂样,与“英雄好汉”这个称号极不相称。他实在是倒霉“倒”出个性来了。

杨志身在梁山,心里指望的还是像乃祖一样“报效朝廷”,所以宋江想诏安,杨志特别支持。大概他认为像杨家将那样战死沙场,青史留名,才是一条光明大路。可事实上,梁山招安后征剿方腊,看似到了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机会,但命运又和他开了个大玩笑,让他连马革裹尸的机会都没有。
他在大军准备渡长江时突然患病,最后竟然留在丹徒县病死了,错过了杀敌立功,凯旋封赏的机会。尽管在征方腊的时候,许多梁山好汉都死得比较窝囊,杨志武功这么好,却连在战场上“窝囊”的机会也没有,十分遗憾。这是杨志人生的最后一次倒霉,而且倒霉得最彻底。
杨志的一次次倒霉,归根结底是施耐庵老先生安排的:一生不给他报效国家的机会。也吃不透施老先生的意图,把杨志写得如此落寞对“杨家将”有什么好处。可分析起来,杨志也是咎由自取,“杨家将的后代”成了他一生的包袱,他就是被这个包袱压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