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推荐

《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推荐

作者: 彩云之南梅子 | 来源:发表于2024-06-04 01:25 被阅读0次

    作者介绍:

    林紫,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先行者,组建中国首个心理志愿者团队“林紫义工中心”。历任上海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国家卫健委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妇女儿童基金会特邀专家等。25年专注个人及家庭心理咨询、儿童早期心理养育、组织心理培训及心理援助工作。首倡“系统养育”的概念,出版多部心理学著作。

    好将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宋·释宗杲《送超僧鉴》

        希望这一本用心写下的文字可以帮助到更多的家庭拥有爱与智慧,希望每个家庭都可以为后代留一份叫作“安全感”的巨额心灵财产,陪伴和温暖他们长长的一生。作为父母,我们都有 一个同样的心愿:让更多的父母学一点心理学,让更多的孩子在生命之初得到专业与爱的滋养和庇护,以便他们可以从容应对人生中每一个特殊时刻。

    缺乏安全感的人,害怕受伤,却总是伤害别人;

    缺乏安全感的人,渴望信任,却从不信任任何人;

    缺乏安全感的人,牢牢地把一些东西攥在手里,唯恐失去,却往往和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失之交臂;

    缺乏安全感的人,越想要安全,越不得安全,内心深处无法跟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 ...

    不是因为世界安全了,我们才安全,而是因为我们先有了内在的安全感,世界才能够渐渐安宁和安全起来。

    给孩子安全感之前,先培养我们内在的安全感

    人生是一场无可替代的修行,生活则是修炼心性的真经。跟我们的孩子一起修行吧,愿您翻开这本书的时候,闻得见只会花开的心香。

    内容简介

    第一,什么是安全感?

    第二,如何培养自己和孩子的安全感?

    第三,亲子互动小妙招。

    一、关于安全感。马斯洛认为:一个真正的有内在安全感的人,是可以把控现在和未来的状况,当面对恐惧和焦虑时,有信心可以客服。有安全感的人不是已经消灭了恐惧,而是他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恐惧,来面对真实的自己。通常他呈现出来的状态也是温暖的、安定的、有力量的。

    安全感也分为外部与内在,外部带来的安全感,我们也称之为物质保障,也是我们生而为人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基础,但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安全感放在外部,那么外部环境任何的一点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我们的安全感坍塌。反而是无线网络的自动连接,我们跟某个地方或者某一个人群产生的内在真实的关联,会让我们更有安全感,也就是书中所说的“归属感”。当我们有了归属感,那就不再是外部物质环境给到的安全了,而是一个人内在发生了变化。就像另一本书《陪孩子终身成长》里讲过的用无条件的爱为孩子建立归属感,也就是安全感。所以这本书的核心就是告诉我们怎么能够给孩子建立内在的安全感,而不只是给他留一笔遗产而已。

    缺乏安全感的父母常有的人生假设:

    1、人必须有钱。2、人必须有用。3、人必须优秀。4、人必须强势。5、人必须完美。6、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俱足安全感的父母常有的人生假设:

    1、天塌下来有长汉子顶着。2、儿孙自有儿孙福。3、那又能怎么样呢?4、示弱时一种美德。5、试错是天赋人权。6、一切皆如我愿,有些还会更好... ...

    2003年“林紫义工团队”宣言:尽我们的力量,让世界少一分遗憾!欢迎你,爸爸或妈妈,世间美好,因为你在、我在、大家在。

    一个人的内在安全感,与身体、心理、社会和灵性的安全感有关。与身体有关的安全感,不仅仅是不受伤,还包括孩子换牙期安全感的建立、身体主权意识的保护,等等。与心理有关的安全感,包含依恋关系、情绪性记忆、家庭系统、自尊、情商、心理弹性等。与社会有关的安全感,包含冲突应对、内外向性格的适应、归属感等。与灵性相关的安全感,则关乎生命的意义、面对生老病死的智慧等。

    父母“学前班”:“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唯有通过父母的学习和不断成长,才能从源头开始使孩子的生命之河更加清澈。

    举个例子

    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很早的早晨送孩子去学校的路上,等车的过程中,母子俩看到,在路边上一位清洁工正在艰难的打扫着雨后的一地的落叶。这位妈妈指着打扫卫生的清洁工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像他一样。”这句话听着是不是有点熟悉呢?有没有曾何时,你也跟孩子说过这样的话呢?或者曾几何时,你也曾经被家长用这样的或者类似的语言加以警示呢?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或许只是想激励孩子更努力的去实现自己的幸福人生,开始结果怎么样呢?

    正是这个时候,旁边还有另外一对母女,同样是妈妈指着路边的清洁工对孩子说,"如果你好好学习,也许你将来会有能力为他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想一想这位妈妈的表达。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你收到的信息以及体验到的情绪会有什么不同呢?

    第一个孩子也许在妈妈的信息里听到的是恐吓,得出的结论是“假如我不努力,那么我将不会有好的结果。”

    第二个孩子听到的是鼓励,得出的结论是“假如我努力,我将有可能为别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第一个孩子感受到的可能事对生活的绝望:“假如我不好好学习,我的人生将会很悲惨,悲惨之一就是成为这样一个普通人”。第二个孩子感受到的也许是希望:“假如我好好学习,世界可能因为我而变的美好。”

    第一个孩子听到的是妈妈对一位清洁工的鄙视,也是对作为一个普通人的鄙视。而第二个孩子则在妈妈的言辞中听到了慈悲和关爱...  ...

    现在我们也可以设想一下下,两个孩子的未来可能会是怎么样的不同呢?

    在现实生活中,被第一类妈妈刺激长大的孩子不少见,他们心怀恐惧的成功了,可是越是成功越是害怕。他们害怕如果自己不能像今天一样的成功,那生活就玩完了。第二类孩子或许没有成为世俗所定义的成功人士,然而无论做什么工作,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无论生活在哪里,他们总是充满了力量和希望。他们老老实实的、安安心心的活着,并且给自己身边的人带来活力和能量。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试着思考:是什么塑造了不一样的爸爸和妈妈?如果你也是故事里的第一类或者第二类妈妈,那么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今天的自己的呢?

    想要弄懂你的孩子,首先要先弄懂你自己。在每一个人的人生当中,都会有不同的关键词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而不同的处理方式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意想不到的人生结果。我们首先要学会“放过”三个人。

    首先,请放过老师我。没有一个心理咨询师或者家庭教育指导师不是一个普通平凡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也都跟大家一样在学习和探索。人生原本就没有完美的答案。我们只是一同走在成长的路桑,彼此陪伴、共同探寻、育儿,也自育。第二个放过的人是你自己。就像我们无法期待任何人是完美的一样,我们也不需要期待或者要求自己是完美的。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也把孩子当成你的老师,从孩子身上学到更多新鲜的知识和有趣的事。第三个要放过的人,就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本身事不完美的,正是因为这些不完美,我们的世界才真实有趣,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的。让我们带着好奇心,一边掌握一些心理学的工具、原理和知识,一边养成多元的视觉和态度,更好的陪伴孩子一起去体验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人生。

     一首TFBOYS的《不完美小孩》的歌。送给天下所有曾经也是孩子的大人们。

    伪安全感:1、“拼命加班,努力挣钱”:建立在外部物质的伪安全感;2、“世界为我所控,孩子才会安全”建立在一个假设上,整个按照我的意志进行才安全;3、建立在“只有更完美,别人才会爱我”假设上。一个不完美的孩子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孩子一生的安全感》推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we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