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条造谣德国啤酒的假新闻又在流传,许多不明真相的人轻易就听信了谣言。大家有所不知,这完全是好事者将过期谣言又翻出来炒作了一次,纯属以讹传讹!

其实早在去年,事件的真相就已经水落石出了,教士啤酒成分安全,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德国啤酒疑似草甘膦含量超标致癌”是由德国慕尼黑环境研究所散布出来的,这个组织不好好做科学研究,马上就被更专业权威的机构打脸。德国啤酒酿造厂商协会[German Brewers Association (Deutscher Brauer-Bund, DBB)]是这样声明和澄清的:
几十年以来,在德国乃至全世界,草甘膦这种活性物质被应用于各种植物保护产品中,并可能导致在农产品与食品中留有残余。无数研究已经宣称,这些残余并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慕尼黑环境研究院[Munich Environmental Institute (Umweltinstitut München)]发布的报告未提供充足证据以及分析方法,所以散布的检测结果是经不起验证的、不可信的。
对于麦芽加工,德国啤酒酿造厂商协会有其自己的监控系统。监控显示,所测得的数值远远低于最高限制水平。在任何环节中,均未出现超出所允许最大残余水平的情况。此外,德国政府对制造商进行了调查,啤酒制造商本身也进行了进一步检查,以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含有任何污染物。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了,假新闻所说的德国啤酒中的草甘膦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它真的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吗?那么,就挑重点给大家讲讲。
草甘膦比食盐还安全!
按照我国农药毒性分级,草甘膦原药为低毒,比我们日常食用盐的毒性还要低。而且世界上没有任何物质是完全无毒的,对于人体健康来说,有毒无毒完全取决于摄入量,就算水喝多了都有可能致命的。因此,如果接触了草甘膦,只要摄入量在安全范围内,就无损健康。

那草甘膦的摄入量在什么范围之内,是正常的呢?不同的国家(地区)和相关机构对植物(食品)中草甘膦的限量标准不同。美国环保署的建议是每天摄入草甘膦量1kg体重不要超过2mg。换句话说,一个人一天如果吃半斤大豆(250克),吃到的草甘膦量还不到3mg,如果一个70kg体重的成年人摄入140mg,那得一天之内至少得吃下47斤大豆!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草甘膦的日常摄入量远低于最大摄入量。所以各位吃瓜群众不要危言耸听,被无耻标题党所蒙骗。
毒不毒看摄入量!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研究所表示,“一名成年人每天要喝1000公升啤酒,才会摄入足以危害健康的草甘膦。”所以教士啤酒成分是十分安全的,并不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那草甘膦会存在于食物中吗?答案是肯定的。但大家要了解一点,在残留量相近的前提下,草甘膦的毒性远比其他农药低,而且更不容易长期积累,因为草甘膦进入植物6-7天后,大部分被代谢、分解掉了。

至于草甘膦致癌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2017年3月15日,欧洲化学品管理局风险评估委员会确认草甘膦为非致癌物。最新全球监管机构结论也表明,草甘膦并不致癌。

来源于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http://www.zgnyxh.org.cn/News/NewsDetail?newsId=1513
按照人类正常饮食和摄入习惯,教士啤酒成分中的草甘膦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这一看又到了喝啤酒撸串儿的时节,不知道哪里来的黑子又炒起冷饭,将这个假新闻恶意传播扩散,德国啤酒真是比窦娥还冤呀~
其实不管哪个圈子,都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谁红黑谁!”特别是娱乐圈,如果某十八线小透明一夜爆红,挡着别人的道儿啦,那100%会被竞争对手黑出翔。最近热播《欢乐颂2》中赵医生的扮演者王凯,前两年就因为几张跟朋友去泰国玩的照片,被同行恶意诽谤。
雇键盘侠群嘲、请营销号虚假安利、捕风捉影扒某明星旧料……娱乐圈黑人造谣的惯用伎俩,大家早已见怪不怪。但你们知道吗,其实食品圈的水更深!那些传遍全网的食品圈谣言,通常绕不开这些关键字眼:
第一类:吊炸天的标题党
标题语不惊人死不休,打上“死亡”、“疾病”等致命关键词进行传播。
第二类:炒冷饭+抱权威媒体大腿
引用央视新闻、焦点访谈把事情搞大,即使已经被辟谣,但再次传播依然极具诱惑性。
第三类:不转不是中国人
这个企图煽动爱国情绪来散播谣言,中老年人朋友圈是重灾区。
第四类:呼唤爱心,进行道德绑架
这类的常用语是是:“为了你家人和朋友健康,请大家帮忙转发”。

细思极恐,德国啤酒致癌风波不正中了前两个套路吗?在这个互联网时代,造谣可谓零成本。黑子为刀俎,消费者和吃瓜群众为鱼肉,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擦亮眼睛来甄别信息真伪,千万别再陷入恶意造谣者的圈套!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