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由于人们急功近利,无序、过度地开发,消耗资源,导致全球环境恶化。洪灾、旱灾、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冰层融化、气候异常,这些代表灾难的名词轮流成为每日新闻的标题。全世界的人都受到影响,而边远、贫困的地区往往也是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一旦出现灾害、灾难,那里的人们没有多少资源和手段可以保护自己,只能听天由命。
我们曾经认为天灾和人祸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但现在我们逐渐意识到两者之间的界限其实并不是那么明确。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是众多的因果关系,因为正常状态下人的思想会指导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能改变其生存的外部环境。
灾难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单纯由某一个原因造成的。自然因素当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灾难爆发的一刹那,自然因素往往是主要的触发因素,但压倒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不是骆驼背负的所有重量。探究深层的原因,灾难背后总能看到人的身心活动所产生的关键性影响,
我发现,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身心的痛苦却并没有越来越少。由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的疾病的确比以前少了,但取而代之的是层出不穷的“现代病”“富贵病”,像高血脂、痛风、肥胖症。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精神压力也普遍较大,失眠症、抑郁症的发病率非常高。我们知道,巨大的精神压力不仅带来心理上的痛苦,也是众多生理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的重要诱发因素。
我并不是说物质进步本身增加了人类的痛苦。如果大家都回到原始社会去钻木取火,未见得就会更快乐。认为弃绝物质进步就能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是短视的,也是舍本逐末,根本就没抓住问题的根源。但现代社会的大多数人却陷入另一个极端:认为只要物质丰富了,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再不会有痛苦。所以人们贪婪攫取、恶性竞争,尽可能多地占有物质资源,以为这样就能获得幸福。
物质的确能给人们带来满足感,但仅限于感官上的满足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而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却在于他不仅需要感官上的满足,还需要精神上的满足。
在这个时代里,除了物质资源,人们还试图通过拥有更多的智力资源来获得幸福感。高学历、高智商被视为人生成功的一项标志。虽然无知不一定就会过得幸福,知道得多也不能保证过得幸福。事实上,很多人每天浏览海量信息,收发无数邮件、短信,不停地接打电话,心里还是焦躁不安,害怕错过了什么而被社会边缘化。
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消除贫穷和无知,就可以解决;但很多情况下我们陷入苦难,更深刻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对精神世界的忽略。真正持久宁静的快乐不是向外驰求得到的。
如果继续忽略精神修持,我们的问题,无论是外在的战争、暴力、灾难,还是内在的情感和心理危机,都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