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5日,滴滴创始人程维宣布“关停并转”非主业,整体裁员15%,总共涉及约2000人。
滴滴公司一直号称“不差钱”,五年融资超过200亿,IPO(首次公开募股)预估值上千亿元人民币,被誉为中国市场估值最高的创新公司。2018年光是司机补贴方面就投入了113亿元。现如今,裁员潮也蔓延到滴滴了!
业内随即一片哀嚎,纷纷认为互联网寒冬时代已经到来。确实,从2018年年底开始,坏消息是一波接一波,着实没有让大家过个好年。华为停止社招,阿里暂停P7以上职位的社招,知乎、美团、锤子等互联网行业纷纷裁员,还有数不清的互联网公司减发年终奖……
滴滴裁员集中在人力资源和营销岗位可是,互联网寒冬真的来了么?
根据中国就业研究所公示:我国2018年第四季度就业市场指实际上是全面走高的,CIER(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从第三季度的1.97,飙升到第四季度的2.98。也就是说,在智联招聘全网数据上,市场招聘需求人数是申请人数的2.98倍,人才缺口非常大。
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此外《观察者网》报道,滴滴今年还计划招聘2500人,2019年公司总人数规模将与2018年持平,同时加大在安全技术、产品和线下司机管理及国际化重点领域上的投入。
一边是巨大的招聘需求,一边是被裁员的命运,事实就摆在眼前:从来没有什么寒冬,被裁员就是因为你能力不够!
不要再像外行般调侃,滴滴公司一边裁员,一边招聘,瞎折腾什么呢?
公司不会为情怀买单,当职工不再满足发展需要,不能再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时候,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毫不留情地炒掉。
那在这样裁员浪潮下,我们这些普通人应该生存呢?虽然这个社会没有真正的铁饭碗,但保持充足的内在驱动力,就能帮助你不被时代所抛弃。
什么是内在驱动力呢?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及白宫行政部门演讲稿撰写人、畅销书作家丹尼尔·平克,曾经出版了《驱动力》,他在这本书中,将驱动力分为三种:第一是生存本能驱动力,例如饿了就吃饭,渴了就喝水;第二是外在驱动力,例如企业的各种考核制度、奖励政策;第三是内在驱动力,也就是内心深处,想做好一件事的欲望。
驱动力的三种形式有内在驱动力的人,遇到问题时,从不说“我不会”、“我不知道”。他们会把每次的困难当做挑战,当做成长的机会,自发寻找解决方法,主动为企业分忧。
为什么内在驱动力这么神奇?
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埃及旅游,他参观了奇迹般的金字塔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建造金字塔的不是奴隶,而是一群自由人”。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发掘墓葬等进行充分考证,金字塔确实是有自由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
布克,是怎样在600年前,就有这个看起来“反常识”的结论呢?
原来,他本来是一名杰出的钟表匠,因为宗教原因锒铛入狱。在监狱里,无论狱警采用怎样的高压手段,他都没有办法制作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出狱后,他却可以轻松制造出日误差低于1/100秒的钟表。
原因,在于出狱后,他制作钟表是出于“内在驱动力”。
现实生活中,公司可以设置上下班打卡,却无法防止浑水摸鱼;可以设置丰厚的物质奖励,却无法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成就伟大事业,成为更好的自己,外界的奖惩都没有效果,最重要的是内在驱动力。一个人只有在自内心地想成就一件事情的时候,才能不断进取,持续前行。
那我们又该怎么保持充足的内在驱动力呢?
一、不断“试错”,找到内心真正需求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的人随波逐流,按照社会普遍标准,选择一份不会出错的职业、一位“过日子”的情侣。有的人在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当发现自己不喜欢的时候,因为害怕“沉没成本”,已经不敢回头。
唯有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不断“试错”,才能找到内心深处的真正需求。
珍妮•苏克,亚洲首位哈佛终身女教授。她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
亚洲首位哈佛终生女教授 珍妮•苏克6岁时,跟随父母,从韩国搬到美国,在陌生的环境里,语言不通,没有朋友,她爱上了芭蕾舞蹈。
突然家庭发生变故,她被迫放弃芭蕾职业舞者的梦想,转战文学,并成功获得牛津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渐渐地,她却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文学,而是喜欢法学,多方权衡下,毅然决然转换人生轨道,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她先后供职于美国最高法院、纽约曼哈顿地方检察院,现被当选为哈佛法学院终身教授。
找到内心真正需求,就要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不断地试错。你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么?当你发现自己不喜欢的时候,有勇气从头再来么?
二、自觉减少诱惑,保持内心的渴望
“3G”资本,由三位巴西人士创立,分别是贝托、马塞尔和雷曼。他们从名不经传的博浪啤酒做起,经过20年急速扩张,收购了已经传承务四代的美国百威啤酒。有的人也许没有概念,这么说吧,百威是美国文化的象征,就像咱们国家的茅台一样。因此,这次收购被时任总统奥巴马称为“美国的耻辱”。
巴西“3G”资本创始人:贝托、马塞尔和雷曼“3G”扩张过程中,不断招贤纳士,选任人才的标准就是-PSDs。
P就是Poor,也就是指出身贫寒,S是Smart,也就是指聪明,D是Deep Desire to Get Rich),也就是指有强烈的致富愿望,这三个特点,汇聚在一起,就是指永不停歇的上进心。
没问题,这帮人确实渴望做出一番事业,他们不断开疆拓土,为公司赢得了巨大利润。可是,随即问题出现了。有部分人,开始沉浸在高薪和现金奖励中。不断地挥霍金钱、沉迷享受,有的人开始玩赛车,有的人开始和女模特约会,整个团队精神开始涣散。
针对这个情况,“3G”资本大幅度降低现金奖励,改为“股票”奖励,保持对开创事业的渴望,减少沉迷享受的诱惑。
我们每个人,也应该这样自觉远离诱惑。想学习的时候,自觉关掉手机;想锻炼的时候,就远离垃圾食品。
三、学会全身心投入,创造“热爱”
有的人说,我无论怎样做,都没有热爱的事情,也没有内心深处真正喜欢的东西?那该怎么办呢?别灰心,就连稻盛和夫也遇到过这个问题。
稻盛和夫是日本杰出的企业家,40年创建了2家世界500强企业。他在毕业的时候,就加入了京都陶瓷株式会社。当时那个企业破破烂烂,和自己的专业也不对口,很多年轻人来了又走了。稻盛和夫也有了辞职的打算,可是后来转眼一想,反正也没有更好的工作,就这样先干着吧。他全心全意投入了陶瓷生产,没想到,一干就干了一辈子。
日本企业家 稻盛和夫人本就是奇怪的动物,会因为喜欢而付出,也会因为付出而喜欢。
所以如果你正从事一份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先别急着抱怨,因为无休止的抱怨只会让你更加低落,你要做的是不带个人感情地全身心投入,解决一项又一项困难,完成一个又一个目标。当你攻克困难,完成目标时,随之而来的成就感,会让你最终喜欢上你从事的工作。
除此之外,试着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学会自行赋予工作意义。也就是说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随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哪怕自己不在业务一线,也不要妄自菲薄,而是要相信自己的工作能为公司提供保障。要学会自己给自己的工作赋予意义,相信自己是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只有保持这样的成就感,你才会持热爱自己的岗位,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中。
所以,如果你不想被老板抛弃,被时代抛弃,就问问自己到底想要啥,再不断试错,找到自己内心需求;自觉减少身边的诱惑,保持核心向往;学会“创造”自己热爱的事业,保持全身心的投入,只有这样不断从自我出发,找到驱动自己成长的动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
一旦人有了持续不断的内在驱动力,就会在自我成长路上不断狂飙,那就再也不害怕裁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