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异地开发人员沟通?
现在有很多公司为了节约成本,或者优秀的程序员团队又分散不同的地方,经常会存在异地开发的情况,我的一个很重要的前辈(epam systems )的BA,跟我分享他们公司的经验的时候就说,当初他们接到瑞士投行的银行软件开发任务,就会有美国,印度,深圳好几个地方的程序员一起完成巨大而冗长的代码任务。
这样虽然会节省一些成本,但是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开发团队距离越远,语言,文化,时差带来的沟通难度越大。如果产品经理不确定开发什么样的产品(或者中途,反复改变idea),异地开发就很容易出现问题,程序员哥哥疲于奔命,白费力气,自然产品的最终的结果也可想而知,很糟糕,甚至可以说是一场灾难。最好的建议是围绕高保真原型展开多人电话会议讨论和交流,毕竟阅读文档不轻松,如果文档 阐述不清楚,那沟通效率就更低了。
我们会很容易发现解决本地开发团队里出现的各种冲突(比如,两个管理者给出相互不同的指导意见)。异地开发团队则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往往过了好几个月才发现问题,因此,必须要有人在本地负责与异地开发团队的协调工作。这不是说所有沟通工作都必须经过此人,而且明确异地开发团队只接受他的命令。这项工作由本地的项目经理,资深开发人员或者其他主管担任
如今商业沟通手段很丰富,除了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外,还有视频会议可供选择。尽管如此,当面交流的优势依然不可替代。每个季度,产品经理至少应该前往异地与开发团队见一次面。面对面交流有助于改善(合作)关系,提高沟通效率。此外,交换人员也是一种有效沟通的方式,可以让主程序员来本地与产品经理共同工作一段时间,或者让产品经理到异地工作一段时间。当时在深圳工作时候,金蝶ERP软件顾问足足在我们公司呆了三个多月直到项目需求完全理清,才离开我们公司。
如果是与印度外包团队合作,由于时差的原因这种合作会让人觉得非常惬意。每天早晨上班时,对方的项目进展已经摆在面前。你可以用白天(对方的夜晚)检查,测试代码,反馈信息,显著缩短项目的循环周期。
需要注意的,如果是在异地开展与产品原型相关的工作,由于循环周期非常短(一天迭代好几次),你必须随时准备处理对方的问题,投入更多精力。
另一种解决异地开发问题的方式是在异地聘请产品团队。这种趋势正在兴起,我相信它会被更多的公司采用。(本段节选于——启示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