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个人改变,必须清楚一个人的肉体和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对于个人外在表现,胖矮瘦、美白丑,这是爹妈遗传的基因。精神方面,虽然爹妈也会一股脑给我们一些,但又不完全,形成尤为复杂。
《活法》中的稻盛和夫老爷子说:人是思维的产物,马克思老爷子也有说:人是社会化的产物,每个人与众不同在于他所处的阶层性、社会性。由此可见:人的精神形成,在于咱们个人身处的社会。原始家庭、学校是一个社会场景,职场、朋友圈子和家庭也是一个社会场景。两者虽相互影响,互为一体。前者我们基本没得选,后者有主动选择的空间。咱们能选择的空间有多少?这个又是一个灵魂拷问。
从《遥远的救世主》丁元英讲:你之所以是你,是因为你不知道是你;当你知道是你,你已经不是你了。从老一辈讲: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从前些年的毒鸡汤盛言:听了这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由此可见:一个人真正改变,能够扭转自我命运,能够让别人觉得判若两人的人,基本上占20%以下。
人的改变,难在个人要与自己人性的弱点做抗争,难在个人要与家庭、与所处阶层的强大阻力做抗争,更难在自己改变的欲望、渴望度有多大!
个人改变难归难,但也并不是做不到!之前只是看到电视剧上演穷小子升级打怪成为亿万富豪,但这段时间认识到一个朋友,给我的冲击特别大:
他,35岁,但外貌精神状态看起来完全只有25岁的模样。跟他接触聊得越多,就越发现:原来现实中真的有清楚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如何做以及最终去哪里的人!
跟这位大叔的聊天,发现不仅他的阅读量、知识层面碾压自己;而且他每次说着自己的梦想时眼神里流露出来的从容、自信令我特别羡慕。这个场景就仿佛《无问西东》中深处清华大学岭澜看到在大批学者簇拥下泰戈尔演讲时流露出来的从容、自信一般。
与大叔进一步了解,发现他的这种状态其实也源自他三年前的一晚头痛欲裂下的顿悟!在顿悟后,大叔讲:自此他内心有无限的动力从心脏留出,然后开始指定目标,一步步行动!当然看大量书籍,每晚回来反思过往不同的人、事、言语,站在不同角度去揣摩他们的心理。
至今,不能想象大叔当时顿悟的那般头痛有多难受,无法体会那种为了极强的求生欲!
由此可见,一个人痛到不能呼吸,一个人被逼至墙角没有退路方才能改变!要么战斗杀出血路,要么投降让命运带你上天堂。
所以我现在仍旧相信可以改变自己,去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向大叔学习,逼迫自己强化自己的痛苦,强化自己深入反思。重塑自己的三观,然后一步步行动、蜕变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