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与成功学是互联网下的产物。前者可以时常地抚慰我们受伤的心灵,后者则是无时无刻地给我们打鸡血。时代发展之快是难以想象的,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一些曾经默默无闻的成功人士带入我们的视野。以致于营造出一种假象,即成功貌似很容易。成功学便就此诞生。
可是成功真的如书上所说的那么容易吗?
我想并不是。
我们会感到成功人士很多,只不过是媒体加大了对他们的报导。报导人次增加了很多,但人数却无太大变化。同时若是再想想中国人口基数之大,出这么多成功人士好像也挺少的。
除了外界给我们造成了迷惑,我们对自己的过高估计好像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成功学”。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现场调查,认为自己的开车水平超过平均的举手,结果有超过70%的人举手了。这显然不符合实际,这被心理学家称为达克效应。
那成功是不是有规律可循呢?
我认为并没有。
由于全球人口基数很大,你在做的事情很可能别人也在做。那为什么别人成了你没成?不知道,除了一点必然的因素外,偶然的因素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成功学的书籍中大多会介绍一些非常虚的东西,多是给你打鸡血。多讲一些价值观,少讲一些方法论。因为一方面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方法有什么成功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时代发展太快,昨天的方法大多在今天就已经过时了。而且成功学书籍大多是马后炮,他所总结的东西换成是你写的也没什么出入。
去年的NBA总决赛,勇士获得总冠军。那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投的准、练的苦、临场发挥好等等。这些我们都知道。可是你若是问那些“专业”的篮球评论员谁会赢?他们有人会说骑士。这就是事实,尽管他们很“专业”,预测的概率也不会比扔硬币高。
近几年NBA联盟完全被一支球队颠覆了,那就是金州勇士队。其中后卫斯蒂芬·库里更是影响了一大批人,投3分球的人明显增多了。他身体素质不算出色、个子不高,但是投篮准。如果你说你比库里高、身体素质比他好,投篮也挺准的,那能不能像库里一样成功呢?我的答案会是:不知道。我能想到的你一定能成功的方式就是变成库里。
既然成功这么难又基本无迹可循,是不是我们就与成功无缘呢?我想也不是。
在我看来,成功要满足三个要素:努力、资质、运气,缺一不可。根据二八定律,当你达到努力就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即前20%;当你达到努力并具有一定的资质,你就可以成为一个精英,即前4%;当你成为一个精英,你离成功就只差一点运气了。这是根据二八定律所得的结论,但据我观察能做到优秀的人连5%都不到。成功就更是凤毛麟角了。
(1)要想成功,先做到优秀
现在好多人都在戏谑“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努力”,但事实就是如此。
当你看到王健林一天的工作行程,羡慕的心骤然消失殆尽。感叹还是做一个普通人好。当你看到88岁的巴菲特依然坚持工作,94岁的查理·芒格依然坚持学习时。感叹世界变了,世界并没有变,是我们需要做出改变。
成功以及优秀并非一蹴而就。学习进步是指数型增长模式,只有当你突破临界点才能得到井喷式的回报。到时候做事就会事半功倍,正是迈入优秀的行列。
(2)从优秀到精英,资质并不可少
精英是一个要求相对较高的水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达到的,也不是每个人一定要死磕自己达到的境界。毕竟达到优秀就能让你超过95%的人,从而过上好的生活。
资质是什么?简单说就是智商、数学能力。
资质从严格意义上说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与运气不同的是,大多数的人都有一定的资质。但我们会看到许多很聪明的人似乎过的也不怎么样,因为他们连努力都达不到,还轮不上拼资质。
(3)运气让你从精英走向成功
机会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而有准备的那些人就是精英。
比尔·盖茨会成功是因为他所在的高中有计算机,在当时这个条件是极其难得的。小米的创始人雷军也不是半路出家,他曾经在金山也是重要的骨干成员。乔布斯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作出手机,是因为他在PC时代就有所建树。
成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与其将成功作为自己的目标,不如先将优秀作为自己的目标。也许不知不觉在某一天,你突然间发现自己已经是一个成功人士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