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管教孩子,双方有责

管教孩子,双方有责

作者: 燃星 | 来源:发表于2021-02-22 18:40 被阅读0次

翻阅过好些育儿书,我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些书,使用的建议对象,一般都是妈妈,而“爸爸”这个词,极少使用。

比如《儿童感觉统合*练》中,提及“儿在认识妈妈的过程中,会用鼻子来闻妈妈身上的味道,用眼睛来看妈妈的外貌,用耳朵来听妈妈的声音,用手去触碰妈妈的脸颊和皮肤……”

而《你就是孩子最*的玩具》中,举例“一位妈妈假装要“摘下”孩子的鼻子,孩子吓得哭了起来。妈妈再假装给孩子安上,孩子破涕为笑。就这样,孩子被妈妈逗得一会哭一会笑……”

又比如《从每天*作业,到真正管学习》中,第一章就是“为什么妈妈往往管不好孩子的学习”。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说明了什么?

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为什么都在强调“妈妈”?那么,爸爸呢?

不得不提的是,每当我参加朋友聚会或者浏览朋友圈时,都会发现,爸爸在管教孩子这件事情上,是普遍缺席的。这种状况,正是所谓的“丧偶式教育”。

爸爸去哪里了?这确实需要引人深省。

或是忙工作,或是赶应酬,又或是玩乐去了。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母爱和父爱,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但事实上,在现代家庭中,父爱是缺失的。

除了“爸爸”这个角色本身,还有媒体的因素。比如某些动画片,通篇是一只母鸡带几只小鸡,公鸡从未见过,而小鸡们遇到的其他朋友,也是只有妈妈,没有爸爸。如果小孩子看了这种作品,那真会以为爸爸不带孩子是应该的,这样祸害就不只是一代那么简单。

个人认为,作为孩子的母亲,要明白父爱与母爱一样重要,学会夫妻双方沟通,不可以纵容父亲在孩子成长的经历中缺席,也不可以在管教孩子的工作上让步妥协。各司其职,是必须的。不忽视孩子的需求,也不助长巨婴。

另外,对孩子的读物和观看的节目,也要慎之又慎,并不是所有动画片,都合适儿童收看。动画片,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是某个年龄段的适用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教孩子,双方有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kk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