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其实就在于那一刻的觉醒

人生,其实就在于那一刻的觉醒

作者: 文史迷途 | 来源:发表于2024-05-25 21:45 被阅读0次

原创(已在其他平台发布)

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在北京与世长辞,一代文学巨匠陨落。此前,他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这个世界顶级文学殿堂的荣誉已经在向他招手,但他没能等到那一刻。后来诺贝尔奖文学奖评选小组成员、瑞典文学家、汉学家马悦然坦言:“如果沈从文当时健在,他极有可能获得这一顶级殊荣”。但一步之差,使沈从文与诺奖失之交臂,这是他的遗憾,也是中国文学的遗憾。

但他已足够伟大,他为这个世界留下了诸多斐声海内、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那些闪烁着独特的乡土气息和质朴的人性光辉的文字,如同他灵魂不灭的火焰,烙刻着历史和时代的印记,也照亮着后世精神跋涉的长路。

他是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师和巨匠。但在20岁以前,他的人生和文学完全沾不上边。但人生重要时刻的那次觉醒。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他是怎样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且桀骜不驯、离经叛道的“坏小子”、“兵油子”蜕变成文学巨匠的呢?

他出身湘西的贵族之家,祖父沈红富早年参加湘军,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曾任贵州省总兵和提督,虽英年早逝,却为后辈在湘西留下了足够的人脉和影响力,所以沈从文一出生就带着名门贵族的光环。

他聪敏早慧,被家人寄予厚望。但他的所作所为,却一步步让家人彻底失望。

他从小排斥枯燥的书本和乏味的学堂,他向往的是自由的山野和热闹的市井。为此,他小小年纪就一再逃学,满嘴谎言。虽屡遭打骂惩罚却依然我行我素。他似乎天生带着湘西山野的质朴豁达,充溢着山里人的固执与野性,他对书本以外的各种人和事都兴趣十足,他喜欢看打铁织布、杀猪宰牛,喜欢在山野与虫鸟为伴,在集市与匠人为伍。在他稚嫩的心里,向往的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烟火气的真实世界。

但在别人眼里他已经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野小子,离经叛道、胆大妄为 ,走在一条未知而危险的道路上。但他始终没有向世俗和压力屈服,没有被书本和指责困扰,他独立而勇敢的灵魂始终在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正如他后来所言:“我离开私塾转入新式小学时,我学的总是学校以外的。到我出外自食其力时,我又不曾在我职务上学好过什么。二十年后我“不安于当前事务,却倾心于现世光色,对于一切成例与观念皆十分怀疑,却常常为人生远景而凝眸”,这分性格的形成,便应当溯源于小时在私塾中的逃学习惯”。

家里人对他彻底失望,知道他不可能“学而优则仕”,于是将他送进军营,期望他的桀骜不驯、勇敢坚定为他赢取一份荣光。于是他小小年纪就扛着枪,奔波在那个烽火乱世,他糊里糊涂随着部队在湘西和川黔边境游走。他看着军阀为争夺地盘一再混战,看着军队草菅人命、滥杀无辜,他感到了深深地忧郁和迷茫。他不知道自己现在在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但他对那个世道和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虽然他清楚的知道,凭他的家世、人脉和影响力,他会在军中混到一官半职,或在地方当个公务员,体面平凡的过完一生。但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这也不是他想看到的世界。他固执的不肯融入这些世俗和行规,也不肯失掉心中那一份善良与淳朴。他对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未来有了深深的迷茫,他的努力找不到方向,他的心灵找不到出口,他期待有人给他指点迷津。

他的贵人终于出现了。

当他辗转来到湘西一代枭雄陈渠珍手下当差时,这个湘西老大的热情理想、修身实干深深地影响了他。更重要的是他接触到这个司令官的大量藏书。心灵的迷茫、职位的闲散让他有了大量的时间读书,他如饥似渴的读着《四库全书》等传统文化的精华,希望找到人生的意义和答案。

而机缘巧合的是,因司令官大办实业和学校。一大批省城长沙的老师和工人被聘请到湘西,使他有机会和一位长沙来的印刷工人为伴。他由此知道了山外面的世界,知道山外面轰轰烈烈的变革,他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

他的心中有火苗在燃烧,但他依然没有彻底摆脱这个世界的打算,他还缺乏一种义无反顾的勇气。但命运却在关键时刻把他推到了生死边缘,也给了他一次彻底觉醒的机会。

他得了一场热病,一病不起,40天高烧不退,鼻血长流如注,他命悬一线。但他以年轻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挺了过来,这对于他,仿若一次新生。

而这时,他的好朋友陆弢,一个励志行侠仗义、生龙活虎的热血男儿,因一气之下和人打赌,泅渡时淹死在河中。

自己的九死一生,朋友的突遭意外,他的灵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他真切的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也萌发了他奋力一搏的决心。

他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整整四天。最后得出结论“好坏我总有一天得死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在危险中使尽最后一点力气,咽下最后一口气,比较在这病死或无意中被流弹打死,似乎应当有意思些……。

他决定放下一切羁绊与顾虑,豁出一回,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虽然前途未卜,但总要去试一下。“尽管向远处走去,向一个深处世界走去,把自己的生命压上去,赌一注看看……”。

他决定到北京去求学,那个新文化的风暴中心,那个新时代思想大潮奔涌的地方,虽然他还没想好以后要干什么,但他会义无反顾的投入这个时代,认识这个世界,去找到人生真正的意义。

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灵魂的奋力觉醒,是内心的自我冲破了生活和世俗的阻碍,领着他迈上了新的人生轨迹。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到:“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人生的可悲在于胸怀大志却有虚度光阴,聪明不足却又习惯拖延”。

周国平也说过:“在一切力量中,最不可缺少的内在力量就是觉醒”。

这种灵魂深处的伟大力量一旦被唤醒。就会以排山倒海之势开天辟地,让你开启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

那一年,沈从文20岁,他以一个只有小学文化、山里“乡巴佬”的形象出现在了思想激荡、人才济济的北京。在别人眼里,他这样的行为完全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等待他的,将是一条异常艰难的路。

但对于一个已经觉醒了的灵魂来说,生活的艰辛和一切的苦难都不可能阻挡他,他会奋力迈向自己既定的目标,坚韧不拔,义无反顾。一代文学巨匠,在觉醒的那一刻,其实就已诞生。

相关文章

  • 亲子日记2019年12月25日星期三阴(760)(积极改正)

    人生是一场旅程,经历着欢乐和悲哀,得失与成败。人生的价值,就在于思考和觉醒的能力,人生也是一场虔诚的生命体验...

  • 人的成长始于自我觉醒

    人生的成长,始于自我觉醒;人生的进步,就在于自我改变。 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之中,专注于自身的精神世界,做自己觉得有意...

  • 家庭的觉醒

    我们可以知道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是完成父母本身的觉醒。我们平常使劲使错了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总想花很大的...

  • 2022-10-03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最重要的是完成父母本身的觉醒。我们平常使劲使错了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总想花很大的力气去改变孩...

  • 耀阳 第8章黄金锤

    “凝”是启灵师的最后一道命令,也是整个灵术觉醒的最后一步:觉醒灵魅。灵术之力觉醒时也有高低、品质之分,主要就在于凝...

  • 人生的三个觉醒

    周国平讨论到人生的三个觉醒: 生命的觉醒; 自我的觉醒; 灵魂的觉醒! 人生的三个觉醒:一是生命的觉醒。生命最珍贵...

  • 真正的人生从觉醒的那一刻开始

    真正的人生从觉醒的那一刻开始 中国有句古话,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回顾一下,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四十年风雨春秋,...

  •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1)

    人生的三个觉醒 觉醒是人人可以开发和拥有的力量,也是人生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力量。人生三个基本觉醒:生命的觉醒,自...

  • 人生的意义

    玩游戏的意义 就在于 从游戏中找到意义 人生的意义 就在于 从人生中, 找到意义

  • 身上有没有电?

    其实人生最大的利益还是灵魂的觉醒,不是其它,只此一件事是最重要的。灵魂不觉醒,人生的一切都是扯淡。 人因缘际会,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其实就在于那一刻的觉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lb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