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蝶》故事会
时间:2019.07.10
地点:博雅艺术书店三叶草&小虫阅读空间
【内容简介】
《柠檬蝶》由两位国际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和巴西画家罗杰•米罗,继中国最美图书《羽毛》之后,第二次携手创作。这是一个追求梦想,充满诗意和悬念的故事。柠檬蝶对美与梦想的追求,不懈怠、不妥协、始终不渝,令人感受到强大的力量。采用拉页设计,专色油墨绘制,电子雕刻出各种形状的蝴蝶,通过调整拉页的位置即可投射出蝴蝶百变的光影效果。本书内容深刻,形式新颖,具有较强的文学艺术价值,值得反复阅读、欣赏和体味。
【作者简介】
曹文轩: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代表性长篇小说有《草房子》《青铜葵花》《丁丁当当》《红瓦》《天瓢》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韩等文字出版。曾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金鸡奖*编剧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等40多种奖项。
罗杰•米罗:巴西插画家、作家、剧作家,曾为100多本书创作插画,并亲自为其中20本撰写文字。2010年、2012年连续两次荣获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提名奖,9次荣获巴西最重要的文学奖雅布提奖,多次荣获巴西图书馆协会、国家少年儿童图书基金会颁发的奖项,被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巴西分会及巴西国家少年儿童图书基金会(FNLIJ)认为是“具有杰出贡献的人”。
【绘本解读】
对孩子来说,柠檬蝶是一个不那么好懂的故事。按作者曹文轩自己的说法,他的作品不希望只有一种解释,一个答案。这个故事貌似有些哲理,可以说生命的故事,也可以说是环保的故事,或者还有别的解读。老实说,觉得略有些故弄玄虚的味道。大概是个人偏好的问题,越来越喜欢那些用普通的生活和文字讲故事,却又能讲通一个很深刻道理的那一类作品。
抛开这些个人喜好不谈,整个故事对我而言,更多感触的还是生命这个主题。故事中柠檬蝶一直在追寻,寻找它生命中注定的方向——花田。一个生命,坚定的奔向自己的目标,一次一次又一次,直至生命的尽头。很多时候打动我们的,往往是这种对于生命终级意义的追寻。柠檬蝶看到的水下的花田,显然已经不再是食物的涵义,它一定是因为一些别的什么,才如此执着的一次次扎向水面。那些漾开的涟渏,恰似生命的波纹。如果说这个世界的本质是能量,那些荡开去的,大概就是柠檬蝶用尽的最后生命的能量。
故事的结尾,作者自己颇为得意的神来之笔——“有一种鱼,也叫柠檬蝶。” 其实这句话初看是有些突兀的,在柠檬蝶沉寂于水面之后,没头没脑的来这一句,让人不禁一楞。但是楞过之后,再回味,会不自觉的把这个鱼看作是蝶的生命的延续。在早前的文字书版本当中,并没有这句话,是后来绘本版才加上的。这种对生命延续的联想,可能来自我们潜意识里对生生不息的向往,好像没什么道理,但又隐约有些道理,这大概是作者给出“神来之笔”这个自评的缘由,也很契合他所说从来不想在作品里只出现一种声音。
这本书更大的亮点,其实来自绘者罗杰·米罗。特殊的折页设计,镂空蝴蝶图案,大量留白……这些巧妙的设计给了这个故事全新的面貌。开篇就是意外,满满一个跨页的柠檬绿(黄),唯独空出一个空白的蝴蝶剪影,与文字里提到的“他的颜色非常鲜艳”恰恰相反,文图的冲突,让空白成为想象的画布。
再翻页则是更大的惊喜,满眼的柠檬绿消失得干干净净,这一回文字中的“荒陌”又和大片空白的画面吻合了,但依然给读者打开整个想象的世界。一路上柠檬蝶的旅程就这样被大片留空,读者必需要将自己投入其中,才能感受到柠檬蝶的世界。这种投入,才能更好的体会这样一个故事。当然也不能只是空白,那样无疑会让整个设计因太过取巧而失色,绘者巧妙的留下了一些线索,就是那标志性的柠檬绿。在大量留白的黑白页面,这种清新的柠檬绿会特别亮眼,让整个画面有“活”过来的感觉。像是一个调皮的精灵,那一点点绿,仿佛能感受到柠檬蝶的轻触,仿佛能闻到那一缕花香。
半途中的大山,又突然实化,半个页面的灰黑山峰恰恰横亘在末页。跨不过去,便是终点;而跨过它,背面又将开启全新的希望。线状的蹄印,环状的涟渏,半身显示的马……处处透着绘者的心思。整个设计与故事的高度契合,可见绘者的并非单单为了炫酷而设计,而是一种高超的再创作。
说到设计,这本书还有不少巧妙之处。护封用透明材质印上各式柠檬蝶,配上纯白的封面。这样把护封稍微移开,会有蝴蝶投影映到封面上。这群蝴蝶中,又有一处留白,将将露出封面压出的一个蝴蝶轮廓,这样封面就不会因为完全留白而显得太弱。而内页折缝处的几个镂空蝴蝶,能在光照下投影出各式蝴蝶,给大量留白的空间增添一些“活”的东西。封底作者绘者的介绍也设计成了螺旋状,在螺旋的最外面放一只振翅欲飞的柠檬蝶。不过如果是我的话,我会把柠檬蝶安排在螺旋的最里面。因为文字阅读的方向是从外向内,而现在的设计蝴蝶和文字的方向刚好背道而驰。
总的来说,两位安徒生大奖得主的二度联手之作,值得拥有。
【活动方案】
策划思路:
鉴于文本对于孩子的理解难度和本书特殊的设计,本次活动以讲述为辅,戏剧活动为主。
在语言上考虑转换一些幼童能理解的用词。讲述过程不做过多互动,以保证故事完整性为前提。故事讲述部分突出柠檬蝶执着寻找花田的曲折过程,尽量让孩子们能在这一点上有所感受。讲述在前,先让孩子对整个故事有一个基本的理解。然后以故事线索为基础,进行即兴戏剧活动。
戏剧活动以孩子们为主,代入角色情境。尽量调动家长参与,增进亲子互动。主要目的让孩子能够更深入的理解情节推进过程以及角色的心理活动,在过程中打开感受通道,锻炼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式上采用肢体动作、节奏指令、即兴采访、团队协作等方式。故事中可供演绎的角色有柠檬蝶、马、大河、高山、花田、柠檬蝶鱼。角色安排现场引导孩子自主选择,通过旁白引导营造情境。
活动正式开始前,提供蝴蝶图片、飞舞视频、浪花声音、柠檬蝶鱼图片等素材。让孩子对角色有更加直观、立体的感受。然后再按照故事情节的推进,一步步重新体验整个故事的进程。
书本身设计的镂空蝴蝶可用来投影,但考虑到似乎不太好和故事主线结合,担心会影响氛围的营造,最终决定不在现场做投影的环节。
流程:
1. 故事讲述
a) 导入:蝴蝶(在哪里见过?颜色?静止不动的样子?如何飞翔?)
b) 故事讲述,引导孩子想象书中的“空”,重点体验柠檬蝶追寻的过程。
c) 准备长条桌一步步展开书页讲述。
2. 延伸活动:戏剧活动
a) 角色代入,引导营造情境。
b) 亲子互动
准备材料:
1. 现场设备(PPT播放设备、长条桌、戏剧活动场地)
2. 实体书
【活动记录与总结】
现场的孩子和预期差不多,主要参与的有6个孩子,看起来年龄都是5岁左右,另外有两个小一些的在一旁妈妈抱着。人数还是比较合适开展戏剧活动,展示实体书也不会出现太拥挤看不着而争抢位置的情况。
第一个页面满眼的绿色,中间那个空白的蝴蝶,文字中颜色鲜艳的描述和图画留空的冲突,对现场的孩子来说,似乎很难第一时间产生化学反应。当我询问大家看到蝴蝶在哪里,是什么颜色的时候。大都是指出白色、浅色、透明等……,尝试重复强调文字中的描述之后,开始有孩子说其它颜色,比如彩色、棕色、灰色。但仿佛只是感觉到我对前面的答案并不认可,开始一轮新的猜测。也许这个看来很棒的设计,对大部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些过于抽象。接下来的荒陌,限于孩子的经验,大部分也难以理解。于是我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看来想要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果然还是得先有相应的生活经验,不然翅膀也无处可插。
同样的问题在文本上一直存在,后来我几乎完全放弃了原文的字眼,改用自己的话语重述了故事,才让蠢蠢欲动的孩子们的听完了。但整个故事中,孩子们倒是每次在面对困难的时候,选择了继续,越到后面,越是坚决的要找到花田。当讲到结尾蝴蝶再也不动了,大家也都好像很揪心。直到柠檬蝶鱼的出现,有人孩子说蝴蝶变成鱼了。
故事讲完,开始给大家展示各种柠檬蝶的照片。特别是一大片柠檬绿的蝴蝶停在那里的时候,引来一片惊叹。然后开始了一轮蝴蝶飞舞秀,有一个女孩子特别积极,另外两个女生原本还有些犹豫,看到有人带头之后,也都飞了一轮。连一个有些不好意思的男生也完成了一轮蝴蝶飞。最后一个男生却是怎么也不愿意的,就不强求了。
接下来让大家看了蝴蝶飞舞的慢动作视频,观察真正的蝴蝶的动作。幸好准备了不止一个视频,第一个竟然在播放的时候出故障,用一个“被你们吓坏了不敢飞”的借口,切换到下一个视频。大家认真观察之后,我们再重新飞一轮。孩子们在现场找到了一个“书小虫”的圆形logo牌,当作是花田。于是这个花田被设置成为一个终点。在第一只蝴蝶飞过之后,其后所有的蝴蝶都跟在跳到花田上踩了一轮。不过每个人都能看出来刚才有认真观看视频,新一轮的动作明显更有真实蝴蝶飞舞的样子。
飞行练习之后,一起来听听波涛的声音吧。一段音频之后,孩子们期待来一波更大的浪。可惜的是,听完第二段音频才发现还没有前面的浪大。看来可以考虑把波浪的素材调整一下。听完涛声,我们的现场也需要有河了。谁知道,一个小姑娘冒出来说,我要当蝴蝶,好吧,一下把4个女生全带偏了。剩下的男生很自觉的说,只剩下我们两个啦。两段不安分的河开启了showtime,如果你以为就这可以了,那就图样图森破啦。本人开启挑剔模式,河不够长啦,一会儿风停了,一会儿浪大了。但小河们一直都能愉快的玩耍。连原本很嫌弃的蝴蝶也忍不住变身加入河流。终于在我要求一条很长很长的河之后,有个小朋友提出能不能请妈妈来。故所愿也,不敢请尔。当然是顺水推舟了。不过还是要很阴险的表示,我叫不动,看你有没有办法叫得动。孩子们很霸气的说,我叫得动!我叫得动。好了,这下妈妈河就位啦。
先让妈妈河来一轮不同风浪的展示。完全没有经过排练的妈妈们,展现了惊人的天赋。从脚趾到双腿,再到双手的加入。果真是很会浪呀。五只蝴蝶决定飞过河,让大家回想了一下故事里蝴蝶过河遇到的困境,给他们留下一个问题,先设定到底要飞多少次才能冲过这条大浪滔天的河。五只蝴蝶以100只鸭子的声浪开始争先恐后的提出各种数量,很多次,100次……看来五只柠檬蝶比故事里的单只多了一个团队问题。按照向来挖坑不背锅的优良作风,我反复强调只想听到一个商量好的答案,请大家商量好后再指定一个人告诉我。在一次次提议被拒之后,终于他们达成了共识,5次。
正式过河行动之前,再来一轮蝴蝶与河的沟通,怎样暗示河里风浪的大小呢?小蝴蝶们提出用不同节奏的掌声,也有提出用不同的飞舞速度。不过团队问题再现,有一只绿色的蝴蝶突然跑到一边去了。经过一轮追逐和拉扯,总算是齐整了队伍开飞。问题又来了,小蝴蝶疑惑该从哪一边飞呢?这个问题我当然不知道,因为我不是蝴蝶,球又踢回去了。不过大家还是很快找到了方向。旁边有一只热心的黄蝴蝶虽然不参加飞行队,不过一直很认真的关注着整个队伍,一会儿提醒有小伙伴掉队了,一会儿提醒一共飞过几次了。真是一只强烈领队属性的蝴蝶。
终于过河了,小蝴蝶们累坏了。让大家原地休息之后,化身记者开始我的采访。第一只主动接受采访的蝴蝶说,感觉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心情开心又难过,因为这么久了还没见到花田。另一只紫色的蝴蝶则说,看到河水很害怕。但为什么还要飞过去呢?是因为心里想要找到花田。大家都不吝啬的把掌声送给了勇敢的蝴蝶。
接下来到大山了,孩子们指挥起了河变山的过程,期间我又找来原书给大家展示了大山的形象,最终大山成了隧道款。类似过河的过程,经历了一些争抢位置、讨论尝试飞越次数等小插曲,孩子们终于内部解决了这些问题,开始飞越高山。小蝴蝶们貌似飞得很开心,于是坏人又登场,我强行介入按了暂停键。带来了个问题,故事里的蝴蝶飞越高山时好像遇到了什么困难,可是只看到你们开心了,没有遇到困难的感觉呢。小戏精立马以倒地的,后退的,仿佛真是遇到台风现场。接下来的飞越过程,山也多了一些拦截的反应。一番折腾之后,又到了休息采访时间。这回蝴蝶说,不觉得害怕了,因为心里想着就是要坚持找到花田。
稍适休息再出发,该闻香识途了。我信誓旦旦的表示,看到面前有一排马蹄印。谁知不按套路出牌的蝴蝶竟然表示没看到。只好调整了说法,如果你看到蹄印的话,就顺着蹄印走过来。这回一下子都找到了,虽然各走各路,好歹算是入坑了。找到蹄印就好办了,闻香逐路吧。第一轮很快完成,我怎么感觉哪里不对呢?闻香的动作倒是很明显,但这个样子像是爬虫?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应该在空中、要飞、用触须……。新一轮的蝴蝶寻香总算是飞起来了,不过貌似不怎么需要闻香味了,哈哈。
找到白马,蝴蝶说:“嘿!花田在哪里?“白马附体的我表示,不知道”嘿“是谁。另一只蝴蝶终于改口说:”请问,花田在哪里?“傲娇的白马这才指了路。
再次请出我们的书小虫logo牌,刚好可以放到地垫底下当花田。蝴蝶们如同故事里一样,扑向了水面。坏人当然一直在的,所以开始折腾蝴蝶们挣扎、沉寂,还特意安排了最后一次挣扎着再扑水。蝴蝶们的表现还真是不错。不过最后一扑时,蝴蝶把水下的花田给拿了出来。我临时决定更改结局,就让这些努力的蝴蝶成功到达花田吧。
最后让成功的蝴蝶们,拿着“花田”漂亮的亮相留影,Happy Ending!
哦,不,还是忍不住要加戏。于是又给大家来了一出蝶变鱼,看着一群趴在水面的蝴蝶,在倒数10个数之后秒变成鱼,这个故事仿佛才真的圆满结束了。
整个过程,还是挺欢乐的。有惊喜,也有意外。比如说妈妈们的高水准参与是惊喜。而孩子们出现的团队争抢、临时有人离队……则是各种意外。总体的感觉,现场可能会有些乱,这大概也和我一直以来不是特别在意这种秩序有关系,有一些情况是不是可以再处理得更好一些,值得再斟酌。而孩子们在戏剧表现的时候,那种参与和行动的快乐,似乎要大于故事的情境体验。当然在一些接受引导指令和采访的过程中,还是有相应的表达。
故事会的活动,特别是这种即兴的戏剧活动,最终的走向确实是不可知。像这次出现的团队合作的问题,是临场才决定增加的环节。口头指引的时候,应该还可以再好一些,孩子们需要更精确的指令。就比如两次让他们商量次数的时候,只要一个人来告诉我商量好的结果,他们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一个过程,指定可能需要更具体分解。当然,这个可能也和平时这种合作训练不多有关系。但经过多次的提醒,最终能达成共识也是看到了初步的团队协商雏形。花田的出现是孩子们突然的动作,家长们大河与高山的状态也是未曾想过的样子,最后临时更改的结局也是那一瞬间的决定。在对故事的理解基础上引导,不强求结果,珍视宝贵的过程,这大概是适合我的方式。对与不对,暂且不论吧。
虽然孩子们并没有全程井然有序,但是包括一直游离在外围的黄蝴蝶,每个人都应该说是一直投入其中。有跟随故事的情节和现场指引,有思考。包括在寻找离队的伙伴、用什么样的形式来体现我要求的故事情境,大家都在努力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个意义上讲,活动的效果我还是挺满意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