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发语:性骚扰屡禁不止的情况下,日本#女高中生发明防痴汉徽章#反遭嘲讽:长那么丑谁愿意摸你?穿多点儿衣服别诱惑男人不就完事了?[费解]
走在日本的街头,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标语海报:痴漢は犯罪です!(性骚扰行为是犯罪!)。

海报风格各有千秋,但不变的是宣传的严肃性,和公众对消灭这种骚扰行为的决心。


虽然宣传到位,但作为日本社会长期的问题,痴汉行为(性骚扰行为)直到今天也依然存在。
除了下手方便、犯罪成本低等原因,受害者的不愿张扬和忍气吞声也进一步助长了骚扰者的嚣张。

福冈县警察局曾经做过关于痴汉被害的调查:受访者中有43.8%表示遭遇过痴汉骚扰,电车骚扰行为更是以68.3%的比例高居榜首。封闭空间和拥挤状态,成为骚扰者绝佳的下手地点。


与骚扰者的肆无忌惮相对,被骚扰者绝大部分选择了忍气吞声:忍耐等对方摸完、害怕到不敢动、快速逃开三种行为位列前三,主动反击的情况占比极小。

觉得忍耐一下就好了、太过羞耻没法说出口、遇到骚扰觉得害怕、担心遭到报复...大部分受害者选择不发声的情况下,痴汉骚扰的犯罪成本愈加走低。

这其中,年龄较小的女学生成了最柔软的“羔羊”。学生制服成为“顺从”的象征,即使受到伤害也不会高声呼喊。在电车上专挑学生制服下手进行骚扰、猥亵,成为不少痴汉的例行行为。

分割
面对公共场所经常遇到性骚扰的情况,4年前,一位名为Takako的高中女生站了出来:想用自己的方法,尽可能地去保护容易受到伤害的女孩子们。

从那时起,一场名为“防痴汉徽章”的运动,开始渐渐流行起来。

同样是性骚扰受害者的Takako,最初遇到痴汉行为时几乎要被羞耻和恐惧的感觉压垮。感觉自尊心受到打击、自己的身体变得“肮脏”,一连几天都处于抑郁的情绪之中。

而在得知女孩子中像自己这样的遭遇不在少数时,她决定跟家人朋友“坦白”自己受到的骚扰,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和妈妈商量的过程中,Takako诞生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她在自己背包的后面挂上了自己打印的纸条,希望能起到一定程度的震慑:

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小尝试出奇地有效。在把自己的想法发布到网上后,成千上万女孩子们的声音淹没了她:饱受性骚扰问题困扰的姑娘们,在同一个帖子里找到了倾诉的宣泄口。

在妈妈的帮助下,她决定主动站出来发声,用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去影响、帮助更多女孩子。
以此为契机,从纸条改良而来的“防痴汉徽章”走上了网络众筹的舞台。但在得到支持的同时,攻击和恶意也毫不留情地刺痛了高中小姑娘的心。

在肆无忌惮的网络环境下恶意迅速滋生,众筹计划中的负面留言显得格外刺眼:
“说什么被性骚扰,先别穿得像是挑逗男人的样子再说吧。”

“被迫害的自我意识过剩。早起一个人坐空车就没别人来骚扰你了。”

“不就被摸了一下,大惊小怪的女人是傻子吧。
这种女的可能平时根本不受男人欢迎,没什么魅力,完全是对男人没有免疫力的丑B,所以被摸了才容易大惊小怪。”

“被碰了下就是性骚扰,那上下班高峰所有挤车的男性都是痴汉咯?
说什么58%的女性经历过电车骚扰,被害妄想未免也太严重。比起什么痴汉问题,你天天戴着这种徽章坐车反而更惹人不快吧。”

甚至现实生活中,看到她佩戴的徽章后也有人小声议论:“痴汉不瞎,骚扰也是要挑人的。(你又不好看,怎么可能选择骚扰你)”

1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