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工作一直就特别累,但是因为解锁了一项新技能,心中还是有沾沾自喜的成分。一种价值感油然而生,感觉人活到老学到老是一种生活方式。沉浸在自己对于工作熟能生巧的快乐里,每天虽然颈椎已经火辣辣的疼了,但是看着电脑里的数字,能够在你转换来转换去的切换中,横竖平衡的成果,心中就是一种成就。
不知道为什么,领导和我谈话。我说起我的现状,我若是休假谁能替我的工作?领导突然有些生气,你休班我不管,但是工作自己找人替班。我说我的工作不是随便一个人能代替的。做这个报表,现在我们部门会干的都调走了,我是刚学会,我找谁替班啊?领导突然生气了,说什么我的工作有问题,工作能力有问题。说了一通我的问题。这时候我突然被激怒了,我说了很多话,心里就特别的不舒服。而领导自己惹起的话题,自己却不想继续沟通下去,把我憋的难受。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一周了。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是不是就是我把自己主体客体的问题。
我记得看过一句话,一个人对你有礼貌,不代表你有多么优秀,只能代表说你的人有教养。若是一个人说你不好,也不代表你有多么差,只代表说你的人自己的素质很低。道理都懂,我为什么会难过?
是的,当领导在评价我的时候,我不自觉的也把自己客体了,把自己当成工具了。所以我介意,我不舒服,我据理力争,我甚至纠结,自己没有价值,没有意义。若是我自己就是沉浸在解锁一份技能的快乐里,她说我不行我就不行了。她说我没能力我就没能力了?
即便领导说的对,我是工作能力差,若是我以主体的思维,我会想到领导说的对,我确实应该改进工作方法,这又给了我一次成长的机会。
若是领导说的不对,她说我能力差只代表她自己的处境被她的语言外化了,她也是把自己当成工具利用了。她也是个需要拯救的人,我又何必在意她说的话呢?
客体思维工具价值,已经根植到的思想深处,若是想一朝剔除还是有一定的困难。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客体思维已经影响着我们日常的社会化和人际交往。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人终生的命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