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洛斯关于人类生命的需求提到了安全、尊重与归属。
归属链接( 一)吃亏
吃亏是福,其实是一种愿景,是圣人所能达到的境界。普通人从根本上来说,是吃不了亏的。每一次的吃亏,或显,或隐地在寻找着一种甚至几种补偿,以平衡自己的内心。
每一个生命个体对吃亏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对于孩子,在周末,如果父母都在手机上冲浪,他在作业学习,他此时可能就会把学习定义为“吃亏”的行为;对于一个丈夫,周末,妻子看电视、玩手机,丈夫做家务、带孩子,他可能就会把所做之事,定义为“吃亏”行为……吃了亏需补偿,孩子可能趁父母不在家,偷偷的玩手机,胡乱写作业,心想:不让我玩,你自己快活,我偷偷地也玩了。于是,平衡了。丈夫可能趁出差之际,风高月黑之夜,去按个摩、嫖个娼,心想:妈个逼的,让我天天做事,自己架起脚,于是,心理平衡了……
生活中,任何被定义为“吃亏”的行为,必有一个驱动心理补偿的机制,此谓平衡,天道也。
(二)控制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格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自由的反面,就是被过度控制、绑架。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生命个体,没有人喜欢被控制。当生命个体不能掌控自我,不能放飞自我,未免有些悲观。所以,哪里有控制,哪里就肯定会有反抗,形式不同而已。被控制者力量的强大与弱小,决定了其反抗形式的或明或暗,或剧烈或暗流涌动。
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低年级为什么会逆反?控制!控制是逆反的土壤。幼年时,种子已种下,随着年龄的增长,控制的持续,而生根、发芽,长出茎、叶,以至开花、结果,进而彻底成熟。当你发现它时,业已晚矣!如此,你或许会采取更加剧烈的控制与绑架,或者放任自流之,于事,皆无补。
(三)控制—吃亏—补偿—控制
吃亏后补偿,而不符合社会规范或父母期待的补偿,就会被定义为叛逆;从而对此类补偿行为进行控制、绑架,于是,控制被定义为吃亏,吃亏后进行补偿,不当补偿再度被控制,控制—吃亏—补偿—控制,犹如死节,加重叛逆。
叛逆,追究其心理机制其实就是生命个体为了维护自尊,所做出的反应。孩子在十一岁前后,他的理性神经开始发育,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生命个体定义的吃亏行为、被不能理解的控制行为,都会在他的心理被定义为“不被尊重”,也就是说,这个年龄的孩子有鲜明的被尊重需求,他已经不是那个穿着开裆裤、拖着鼻涕的小孩了。
(四)归宿链接
心理学的最高意义是面对与自己的道德观、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不一样的人的评价的心理定义。针对逆反,改变孩子对人事的心理定义,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有个俗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其实除了基因遗传之外,还有后天父母的身传作用。孩子在两岁之后,会和母亲进行第一次剥离,发现他和母亲不是统一体,而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随着而来的就是他的极度不安全感,他会表现出过度依恋父母;会把自己变成和母亲一样的人,一样的语言、一样的行为、一样的爱好等等。他潜意识这样认为:我们不能是同一体,但是我们是同一类,以此获得安全的感觉。在孩子的认知中,他是不会分辨好坏,他一定是兼容并蓄。父母所有的言行举止,都会被他观察、模仿、内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实现自我的归属需求。从父母那接受的一切都会被定义为自然的、安全的。
试想,如果一个父母在此时展现给孩子的是:一个宽容的、热爱学习的、勤劳的等积极的形象 ,那他的孩子就会对这些行为进行定义,哪怕在实施行为的过程中遇到阻力,他也不会被定义为吃亏的,没有必要的,而是觉得生命本来就是这个状态。 最糟糕的的行为就是父母打着游戏,玩着手机,彼此吵架…… 而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宽容待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的归属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会很迷茫、无助,他就会在潜意识里觉得父母是不爱他的,会把所有父母要求的行为在潜意识里定义为不安全的吃亏行为,他会在自己的成长过长中开启被动攻击的防御机制,等待时日,让逆反破壳而出。
摒弃运用控制的手段去解决教育孩子问题,最高明的做法就是父母的以身作则。如果,你想让孩子对这个世界的定义是你需要的样子,作为父母,首先应该自我定义你需要的孩子的样子是你所展现出来的样子。否则,只是说着爱孩子的话,做着伤害孩子的事,一边“爱”,一边“害”而已。
写在最后:归属链接的错误,甚至归属链接的缺失,是孩子逆反,甚至更多成长问题的“真凶”,父母可能是第一“真凶”,也许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