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课程是头脑风暴,主题是有人爆料张文宏论文抄袭,学术造假,引起轩然大波。张文宏目前没有回应。
我首先想到的是翟天临,每年交论文的日子,翟天临的热度就会提高,许多等待毕业的学子,跑到他的微博下面问候他。
很快我觉得张文宏不会,在我印象中他敢于说真话,宣传科学,无意中被捧成了网红。
我对自己说,不要是真的啊,张文宏你快点出来辟谣啊!
目前为止,我还停留在自己的个人感受。
群里开始七嘴八舌:
把他捧红的人,和如今批判他的人,是同一批人。
最大的恶意,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也许会反转呢,让新闻飞一会儿吧。
如果他是清白的,造谣的人太可恨,如果他真的抄袭,那揭发的人就是勇敢的。(这里我并不认同,有时候人们不是为了勇敢和正义去揭露真相,可能另有目的,比如被张文宏的对手利用,或者一直嫉妒他的人,想看他登高跌重。)
我在想什么呢,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我问自己,怎么会想起这个的,哦,白居易的《放言五首》之三,他还说,周公辅佐幼主,曾被当成大恶人,王莽篡位前,大家都以为他是好人,假如周公还政前死了,谁还知道他的高尚呢,假如王莽得逞前死了,那他就成了一辈子的好人。
这时候大家还在讨论。
老师说,见不得别人好的人,格局有多小?延伸到下一个话题,什么是真正的有格局,继续延伸,一个人的品性与格局,决定了他的高度。
同学们已经到网络暴力的环节了,但老师说这个写的太多了,不容易出爆款。可以引用乌合之众的理论,群体只会干两件事,锦上添花和落井下石,个人到了群体中,智商都会下降。
我心想,老师这么一延伸,让文章主题有了高度。拾遗最喜欢这样,讲道理的时候,插入一个理论,尽量解释清楚,让读者觉得,哎呦,我周围也有这种现象,但是没想到能用一个术语,总结得这么贴切。拾遗曾不止一次讲沉没成本的理论,从毛晓彤分手时讲到佟丽娅离婚时。
针对“个人到了群体中,智商都会下降。”,有同学提出新落脚点,个人如何在这样的时代保持清醒?
老师说论点可以,只是太大了,不好写,观点文,角度越小越好写。
对比描述现象——“个人到了群体中,智商都会下降。”,和提出问题——“个人如何在这样的时代保持清醒?”,我觉得老师说的对。
有同学又说,要容忍英雄有错,没有完美的人。老师说,也不错。我心想,还没坐实张文宏抄袭呢,说这个太早了吧。
丹尼尔老师说,你看问题的角度越多,你能理解的事情越多,越容易保持沉默。柳叶老师说,这个可以作为网络狂欢的落脚点。
我心想,怪不得鲁迅说,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老师接着说,可以写,这世界变坏,是从欺负老实人开始的。
另一个签约作者忽然发言,不要拿对待网红的那一套对待英雄。老师说可以,结合全红婵来写,在她家门口直播的人。
一个同学说,都是医生,张文宏为什么能火,幽默的男人更具魅力。老师说也可以。
我心想,幽默是加分项,不是决定项,爱张云雷的可比爱郭德纲的多了去了。
老师接着说,有同学提到蹭热度,为什么那么多人爱蹭热度?
我终于提出了观点,吃人血馒头。老师说,也算一个。
老师总结蹭热度的人,说他们像蚂蟥,得出观点:“世道变坏,是从吸好人的血开始的。”
大家纷纷想起来大衣哥,拉面哥,郑州96岁卖饼老太。
老师说素材很多,大家去搜集。
然后结束了这节头脑风暴课。
我最大的感受是,我总想找名人名言和诗句,来替我表达观点。新媒体文可以有这个,用得好能作为金句,但是观点要更加犀利,直接地提出来。
总体来说,收获还是很大。至于老师说以后应该多关注热点,目前我的精力达不到,人物小故事就把我虐哭了,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