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什么时候,自拍似乎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周边,打开朋友圈,空间,个人主页。一张张自拍,随处可见。在这个人人追逐自拍的时代,我,似乎是一个异类。
每当朋友热情的呼喊,要合拍,或者为我拍摄照片的时候,我内心总是能感觉到一丝异样的不自在,一种发自内心的拒绝感。
很长的时间,我都没有深思过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发自内心的问过自己,我为什么讨厌自拍?
是因长相丑陋而自卑吗?是因为不爱炫耀吗?是因为害羞和拘谨吗?
我不知道,或许这些原因都有,但是一定还有我疏忽掉的原因,因为我的内心告诉我,让我拒绝自拍的,并不只是这些表面的理由。
我开始长时间的反省自己。回忆自己的点点滴滴。我发现,在内心深处,我其实并不排斥那些自拍的人,但是是每当我浏览别人的照片的时候,我从来不会把这些照片和他们的真人联系起来。这些照片在我看来,只具有辨识信息,而不具有真实性。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正如你看着一个人很容易发现这些自拍照是他的,因为你总能从他的自拍照里找到与他相像的特征。但是假如你拿着一个陌生人的照片在人群中寻找这个陌生人的时候。也许你能从照片的五官中勉强的认出他。但是对于照片上与现实中的他差异的大相径庭,你很容易感觉到你的震惊。
可能你会一笑置之,说一句21世纪了,谁的自拍还不修修改改的?我并不反驳这样的想法。我也并不反感那些通过p图美化自己照片来展示的人。我只是释然,我终于从这里发现了,我为什么讨厌拍自拍的本质原因。
在相机没有发明之前,人们留在世界上的面容多靠绘画,中国是依靠丹青笔墨来绘画,多依靠那些画技精湛的画师,画的人物的神态鲜明,特别灵动,让人印象深刻。

而在遥远的西方,相机发明前有一种绘画叫portrait,portrait从古老的绘画传统过来,什么是portrait,不是说我帮你画一张像就叫portrait。那个时代的人,想要把自己的影像留下来是一件非常困难非常稀有的事。有的人能一辈子大概画三张像就很了不起了,这还得是贵族才能有这个机会。
所以当一个西方画者,当他画portrait的时候,他是有一个使命的,他必须要留下他所画之人的代表性的影像。所以他要怎么画,他不可能选择当下他所画的人看着电视发呆的样子,然后把他画成一个portrait。
画者需要画出最能够代表他所画之人的表情、光线、模样、态度,以及人格。所有这些都要画出来,它才配叫作portrait。
这位是我为什么厌惧自拍的本质原因,在我看来,相片是用来表达自我的,而不是为了麻痹自我的。所以骨子里对自拍的厌惧也找到了更深刻的原因。
照片刚传入日本的时候,日本人觉得很稀奇,甚至产生了许多讨论,在照片和真人联系的问题上,日本人认为认为人要努力地想办法活得像照片。
我觉得我可以理解这种想法,但并不苟同这种想法,他们认为照片把人身上的所有杂质、偶然都拿掉了,它显现的是一个纯粹别人应该要辨识的你,而不是真实的你。所以人生很重要的一个追求,或者是人生的个很重要的刺激,就是你如何活得像照片里面的人那样美好。
而在我看来,照片如果不够真实和立体,并没有追求的意义,假如是为了活的更美好,写在心上就够了,照片上的美好状态,只会显得虚假而无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