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守护善良》有感
文 /秦丽
“漫漫沙漠之中,月亮湖畔,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牵着头骆驼。女孩子很瘦弱,凌乱的长发飞扬在狂风中,身上单薄的棉袄已经破旧的露出了棉絮。举目久久的遥望着天边,神情忧伤而迷茫,宛如在寻觅着什么,却又寻它不见。身边同样骨瘦如柴的骆驼,似乎与主人心灵相通也在仰天长啸,似在呼求,又在困惑,而他们口中呼出的热气却刹那凝结为一团白雾,久久难以化开。”
这是一幅照片的情景,一位很有实力的摄影家的偶然抓拍,极具艺术色彩的作品。可是广东省羊城晚报总编——张宇航看到的却不是照片的艺术美,而被小女孩和骆驼的神情与目光所震撼。他读懂了小女孩眼神里的内容。他看出小女孩此时正身陷困境,却似有盼望;小女孩在寻找,寻找着一条能够走出贫凉大漠的道路;她一定已经失学在家,放牧骆驼,过早的就背负起了艰辛而沉重的生活负担,继续走那祖先世代都没有走完的漫漫沙漠历程。她虽不像都市富足家庭的小少女,有着美丽而远大的梦想。但她同样有着一种激烈的热望,走出大漠深处,觅得一源能够灌溉青春之花的清泉……
这位人生艺术家的张秘书长,接收了大漠女孩的内心的信息,宁静的心海似乎被投下了一粒石子,委托那位摄影艺术家朋友,立即找到大漠女孩。他绝不能让大漠中这枝顽强之花枯萎,一定要她绽放出最美的风姿!
那位曾一度游走整个蒙古的艺术家被难住了,偌大的草原,无边无际的荒漠,去那里能找到大漠女孩呢?照片已经拍了很久,拍摄于那一带领域,记忆早已模糊……
寻找,大漠女孩在痴痴的寻找;寻找,张先生在用心良苦的寻找;他们不知道对方在那里,却不谋而合有着同一个信念——寻找,永远不曾放弃!
其实内蒙古大草原岂止一个大漠女孩,太多的孩子都有着相似的命运。张先生领头组成了一张《草原爱心团》之网,广东的爱心人士纷纷积极参与其中,伸出援助之手网络每一个寻找希望的大漠女孩;有的收入不是很高,但他们节约开支,同时赞助好几个失学孩子。在贫穷、落后与文明、科学之间架起桥梁,两千多名失学重新回到课堂,寻找各自梦想的天堂,实现人生的价值。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是神舟五号、六号降落的地方;宇宙飞船,象征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时代的高科技的先进;可是,四子王旗农牧民的生活境况与之相比,恰恰是另一个极端,落后的不能再落后;游牧生活,蒙古包,炒米、奶茶、手把肉、饮用河槽里的水,风暴、寒雪、干旱,孩子的学校是茫茫草原,漫漫戈壁沙漠,功课是放牧。
张总编召集社会各界人士,满含深情不断的讲述着草原平凡、质朴而震动人心的故事,讲诉这草原深处的迷茫与渴望,讲诉着他对草原的浓浓情怀。广东众善良而热心人士为草原故事而震撼,被张先生真情而感动。在张宇航的积极带领下,广东人集资30万公益基金在四子王旗建立了一所希望小学。鲜红的屋顶,雪白的墙壁,明亮的教室,宽敞的操场,美丽的校园,先进的文化设备。点缀于洁白的众蒙古包之间,犹如鹤立鸡群,风景别具一格。
功夫不负有心,突然有一天那位摄影家传来消息,照片里的大漠女孩找到了。正如张先生所料,大漠女孩很不幸,生长在阿拉善大沙漠,没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没有追求美好未来的条件,仅仅十岁就开始重复先辈的辛酸命运;大漠女孩也很幸运,她寻找了,也被寻找到了。
张先生悲喜交加,为大漠女孩的不幸命运而悲,也为与大漠女孩的幸运相遇而喜。他毫不犹豫资助了女孩,为这个有着无限潜力的生命树立起了灯塔。
寻找,在过程中茫然,但在找到中霍然清晰;大漠女孩不曾知道她内心深处具体需要什么,但此刻她明白了,冥冥中是与张先生阿爸不谋而合地演绎着信念的深意与寻找的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