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一刹那,我突然很好奇,自己是怎么认识一件事情的,这个认知的过程是怎样的?
于是,我开始仔细搜索之前遇见的事情。最终呢,还是决定用最近在篮球场发生的事情来实验。
先前,我在打篮球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体验,以及经验的分析和即时反馈,得出了要摸清对方当下需求以及满足对方当下需求的心理理论。
可是这个结论具体我是怎么得来的呢?我又根据具体什么东西来判断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呢?
于是,我找到了优秀认知类书籍——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来寻求答案。
这本书里,把学习的基本途径分为体验,试错,观察,阅读四类,主要的方式就是思考。
对于它们的意思,我是这样理解的:
体验是五官被动地感觉,试错是主动地实验,观察是看别人去试错,阅读则是可以感知他人的体验,试错,观察。
而思考,则是把体验,试错,观察以及阅读的零散信息整合起来。
照他这样讲,我当时打篮球感悟的过程,其实就是一套体验,试错,观察,思考的反复循环。
先是我体验到了指挥的快感,于是简单思考,就得出了“有实力的人能决定一切,只要有能力,别人就会听你的”简单论断。
然而,第二天同样实力的我,因为发挥不好,结果受到前辈们的质疑,通过这个体验和简单思考,我又得出了“实力未必决定一切,最主要地是得到别人认可的胜利,即成果。”
也因为这个结论,我开始进行试错,一个人去不断刻意练习自身能力,夺得了比赛的胜利。可是事与愿违,仍旧得不到前辈们的认可。
于是,我又通过试错后的体验,想起了马斯洛需求理论,假设“每个人都需要满足自己的需求”,从而下了这样的结论“前辈们需要满足个人表现机会的需求”。
在这之后的试错过程里,无形中就得到了前辈们的认可,让控制权又慢慢地流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这样看,前面两个结论是完全凭据个人经验,而最后这个结论的具体依据,是凭据了个人经验+马斯洛需求理论的指导+事实反馈。
可下的结论要如何证明它是正确的呢?哪怕自己体验下的事实证明了结论是对的,但还是有反面的例子。
同事小王在和我共事的时候,没少偷懒,于是,各种重活杂活就全压在我身上,对此,我对领导和小王都恨得牙痒痒。
之后,小王和我虽然不再在一个岗位上,并且还积极地想和我搞好关系,但我都无法认可他。
无论他怎么满足我的需求,都无法填满他有意或无意给我挖的那些坑。
通过这个例子,我明白自己的结论无法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所以,证明结论是否正确,就得去找能够完全支撑它的例子。
《把时间当做朋友》也提出,体验有其经验的局限(何况我的例子都是个人经历),而避免经验主义的办法,只有科学。
比如我最后一个结论,虽然不适用于全部,但在特定情况下,他是正确的,而我用到的依据,除了个人体验,还有心理学的被认可的“科学”依据,即马斯洛需求理论。
而对于这些认知,我又是如何认知的呢?就如《把时间当做朋友》中所描述的那样,以思考为核心,调动体验,试错,观察之后的见识,以及阅读中的学识,进行假设后,再去试错换取体验。
这,就是我认知的过程。
图片来自青鸟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