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问答:改编与解构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0-05-29 06:27 被阅读0次
    线上问答:改编与解构

    问:如何看待电影对经典文学与传统文化所进行的影像化改编?如何看待电影对经典的解构?请指点一二,谢谢。

    答:一直以来,对中国文化的改编与阐释始终根植于中国电影的创作传统之中,在动画电影的发展史上则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作品《过猴山》(1958年版)《宝莲灯》(1999版)等实现了中国电影民族性追求在影像形式、风格与技术上对西方话语的革新与超越,也借助对经典文学或民间故事的影像化重释,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邃的哲学思想与文化标识注入“中国故事”之中,在国际上形成了能见度极高且被公认的“中国学派”。

    这些电影对经典文学与传统文化所进行的影像化改编,首先是一种内容上的重构,即以电影这种媒介形式对文学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再演绎。正如《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对哪吒形象与经历的塑造、叙述,并未拘泥于仿造《西游记》或《封神演义》中的旧有叙事,而是努力使之与现代审美观念无限趋近,体现出了一种鲜明的当代意识。在片中,李靖与哪吒之间的刻骨仇恨被置换为崇高的“父子深情”,被哪吒“抽筋剥皮”的龙王三太子敖丙则成为纯粹而崇高的友情象征,曾经悲壮而残酷的哪吒自刎被替换为一个无法逃避的宿命“天劫”……由此可见,这部影片中哪吒的形象和他的故事,已与名著和传说中的相去甚远。之前多数引起市场轰动的经典改编作品,也几乎都依循了这种颠覆性的模式,例如活泼果敢少年形象的许仙(《白蛇:缘起》)、顽童形象的唐三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与追求自由恋爱的“天神”(《大鱼海棠》)等。

    但是,这种解构经典的创作倾向,也引发了不同的看法。如今对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负面评价,亦多集中于对其颠覆传统文化或经典影视作品中的哪吒形象与经历的不满。但是反观这些影片的拥趸,则多数抱着自顾自的娱乐心态,把影片满足个体价值认同摆在突出位置,鲜少去思考影片与主题来源之间的关系,或者根本不去触及。

    两种意见之间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断层,究其原因,正是杰·瓦格纳所说的“近似式改编”所致——影片虽以一种与原著近似的修辞技巧和表达观念进行创作,但实际上已与原著产生了相当大的距离,构成了另一部艺术作品。

    有意思的是,西方影视作品对文学经典或民间传说的改编,多集中于莎剧和希腊传说。例如,被翻拍的《狮子王》取材于《哈姆雷特》,《纸牌屋》的故事内核源自《麦克白》等。

    可以看出,西方的这些改编作品也几乎都采取的是“近似式改编”的策略,原文本自身并不会为影视作品提供一个“超稳定结构”,而且改编作品之中无不体现出强烈而鲜明的当代意识。塞吉欧·莱昂内曾说:“阿伽门农、埃阿斯、赫克托尔是过去的西部牛仔的原型,西部片中的人物则被导演搬进了神话世界。”也就是说,当经典文本通过改编穿梭至电影银幕之上时,它们之间的外部结构已然失去了相似之处,使之产生关联的只有由原文本所提供的“最大公约数”。


    长按赞赏码,感谢您的鼓励支持!

    线上问答:改编与解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线上问答:改编与解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yw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