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红楼梦感悟(连载4)

读红楼梦感悟(连载4)

作者: 洞庭渔家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00:13 被阅读0次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读红楼梦感悟(连载4)

捐躯报国恩,

未报身犹在。

眼底物多情,

君恩或可待。

(1)

落笔前,引用诗题,解读释义。

此诗前两句,讽刺贾雨村奸滑狡诈,他曾虚伪地对身边差役说:“但事关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复委用,实是重生再造人,正当殚精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而废法?是我实不能忍为者。”

此诗后两句,申述贾雨村没有报国捐躯的理由:因为眼前风物多情,皇恩姑且再来报效。这也暗喻功名利禄对贾雨村的诱惑太大,机会难得,故徇私枉法,胡乱判葫芦案。

贾雨村最终选择了借机讨好贾府和京营节度使王子腾,让他们心生感动,从而等待君恩加身。如此,他便可以在仕途上爬得更高。

徇私枉法,司法不公,自古而然。

言归正传,且说第三回文末交待,王夫人得知薛家姨母之子薛蟠,依仗财势,打死人命,正在应天府断案。王夫人母舅王子腾得知消息,也打算召唤薛蟠进京躲难。

这人命关天,祸从何来?

话说金陵一霸薛蟠,混名人称“呆霸王”,薛姨妈之子,薛宝衩之兄。他年幼丧父,寡母纵容溺爱,只知斗鸡走马,游山玩水。

薛蟠家族,源自紫微舍人薛公之后。这紫微舍人官职,属于皇帝亲近的官员,负责撰拟诏会,参与朝廷机密,权利甚重。

紫微舍人职位,类似皇上的贴身秘书。这职位和贾府袭爵制不同,不能世代相传。因此薛家接班人改行,凭祖上关系,当上了“皇商”,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

薛家能排行四大家族的“护官符”第四位,这样的家族肯定是大富大贵,相当有钱。

薛蟠的父辈经营得相当不错,只可惜他父亲英年早逝,当年盛事流传到薛蟠手里,渐渐开始走下坡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吧!

四大家族互有联姻,薛府王氏不仅是贾府王夫人的亲姐妹,薛蟠的舅舅亦为京都节度使王子腾。薛蟠家族势力,实在不可小觑。

只可惜这薛蟠,实乃败家的主。他姬妾众多,淫伕无度而又弄性尚气,使钱如土。

薛蟠本来已经选好行程进京,起身出发前两日,偶然遇见被拐女英莲,便打算买来带进京城。能被薛蟠看中的女孩,自然姿色美好。

这人贩子原本已将英莲卖给了本地一个小乡宦冯渊。拐子见财起意,财迷心窍又把英莲卖给了薛蟠。

可怜的英莲,好比货物般被拐子一货二卖。

冯渊按约定之日,前来接小英莲,遇上薛蟠也来要人。其不与冯渊理论,生拖死拽,强行将英莲抢回家去,顺道把这冯公子打了个落花流水,致其一命呜呼,闹出此般人命。

冯氏族人告了一年的状,竟无人做主。

贾雨村走马上任应天知府,冯氏族人遂将此人命官司详细状告至案下。

读红楼梦感悟(连载4)

(2)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这首诗词,乃贾雨村的门子(秘书)在堂后提供给老爷应天府所辖省份的“护官符”。

且说贾雨村升堂之际,听了冯氏族人堂前细诉冤案。其拍案大怒,发签公差衙役立刻将凶犯族人拿来拷问,一面准备海捕通缉文书。

雨村正要签发文书之时,只见案边站立的门子(秘书)给他使眼色,不让他签发文书。

这门子原是雨村的旧相识,他原本是葫芦庙的小沙弥。庙里遭遇大火之后,他趁年轻蓄发还俗,随后在知府当起了门子。

贾雨村应天府里遇旧知,如雷震一惊。

堂后密室,贾雨村听得门子细诉“护官符”的由来,原来门子早已全知此案细节。这知府老爷听完应该又会一惊吧!

无巧不成书。这拐子拐卖的英莲,竟然是雨村的老恩人甄士隐走丢的女儿。他更是接二连三的吃了一惊。

一边是命案,一边是初遇恩人之女,一边是再遇贵人亲属,一边是王法,一边是奈何。

贾雨村优柔寡断之际,门子又开始支招。

翌日,知府大人照样升堂,明里虚张声势,动文书发签拿人。原凶自然是拿不来,衙役将薛家奴仆拿来拷问,门子私下早已暗中调停,令他们报了个薛蟠爆病身亡,并让地方族氏递上保呈。

“乩仙批了,死者冯渊与薛蟠原因夙孽相逢,今狭路既遇,原应了结。薛蟠今已得了无名之病,被冯魂追索已死。其祸皆因拐子某人引起,拐之人原系某乡某姓人氏,按法处治,余不略及。”

知府老爷审毕陈词,冯家族人人口稀疏,还得了薛家赔付的许多烧埋银子,也无甚话说。

可怜这知府大人,依计这门子葫芦僧,徇情枉法,胡乱判了这葫芦案。

雨村断了此案,急忙作书信两封,与贾政与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不过说“令甥之事已完,不必过虑”等语。

处理此桩公事的点子,皆由葫芦庙内之沙弥新门子所出。贾雨村又担心他恐怕日后对人说其当日贫贱之事,因此心中大不乐业。后来到底寻了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他才罢。

我似乎看到了贾雨村辗转难安的画面,他是否在梦里时常碰到了甄士隐?清醒后又惧怕这小沙弥抖了自己的老底?

这葫芦僧,原本想拍马屁,自作聪明去邀功。不曾料想,这马屁貌似拍成了,那马蹄子倒是不急不慢伸出来,把他给撂倒了。

葫芦僧原本识得小英莲,从小便天天哄她玩耍,熟人自然认得,况且英莲眉心中那颗胭脂痣,从娘胎里带来,更是熟悉。

偏偏拐子租住了他的房舍居住,葫芦僧知晓冯公子绝非风流人品,难免也有恻隐之心,于是派夫人前去安抚于她。小英莲因此略解忧闷,以为从此得所。

葫芦僧身为官差,为何不解救英莲?诸位看管,自己琢磨去吧!

混迹官场,于我眼里,都是一群可怜虫呀!

最是可怜那小英莲,五六岁就被拐走,养到十二三岁就成为拐子的商品,面临被买卖。

薄命的冯公子,原本酷爱男风,最厌女子。他偏巧就一眼看中了英莲这丫头,立愿买来做妾,立誓再不结交男子,也不再娶第二个,所以交了银子,约定三日后方过门。

不曾料想,他遭遇了“呆霸王”,与小英莲从此阴阳两隔。实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啊!

读红楼梦感悟(连载4)

(3)

草菅人命如鸡毛,薛公子放浪在帝都。

薛蟠素闻得帝都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一为妹妹薛宝钗能待选公主郡才人赞善之职。二则省亲探望贾府姨妈王夫人。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

遇上人命关天案,其将家务事嘱托族人家奴,便匆匆携了母妹,起身长行而去。

应天府乡宦冯府家奴正忙着办丧事,帝都贾府王夫人喜迎姊妹姨侄来相会。

王夫人知晓贾雨村已维持了结官司,心中石头落了地。

薛蟠从此住进了梨香院,只可惜这梨香院,原本为荣公暮年静养之所,现如今成为了薛蟠聚众纨绔子弟今日会酒,明日观花下,甚至聚赌嫖娼,渐渐无所不知的场所。

薛蟠入帝都,比当初更坏了十倍。

虽然贾政教子有方,治家有法,一则族大人多,照管不顾这些;二则族长是贾珍,身为宁府长孙,族中之事,由他掌管;三则公私冗杂,且素性潇洒,不以俗物为要,每公睱之时,不过看书下棋,余事多不介意。

俗话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莫非贾政早深知其道,听任胡闹?

况且这梨香院相隔两层房舍,又有街门另开,任意可以出入,所以这些子弟们竟可以放荡畅怀的闹。

荣公若泉下有知,他是否在气得吐血啊?

权贵家族自古联姻,盛极必衰。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宴宾朋,眼看他楼崩塌。

不知不觉又是午夜,台前薄酒也被我饮毕。

通读此回文章,我为英莲泣泪。就此搁笔。

荣国府此后又有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读红楼梦感悟(连载4)

相关文章

  • 读红楼梦感悟(连载4)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捐躯报国恩, 未报身犹在。 眼底物多情, 君恩或可待。 (1) 落笔...

  • 日记一则

    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常读常新,少年时读,成年时读,老年时读,都会有不同的人生感悟。正如 “一千个观众,心里...

  • 读《红楼梦》之:红尘一梦空悲叹

    文/陵子 近百年来,不同的人读《红楼梦》,就有不同的感悟。就如“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读《红楼梦...

  • 读《红楼梦》的感悟

    凡能者多劳碌,管人者多被怨。 ——读《红楼梦》里王熙凤当家的感悟!

  • 读《红楼梦》感悟

    县直三小我一个读书打卡群,建群目的就是为了督促老师们读书学习。张校长很清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 读《红楼梦》感悟

    红楼梦开篇第五章宁府上房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大意是:明白世事,掌握其规律,这些都是学问;恰当地...

  • 2019-01-20师父行脚日记连载4分享

    福 慧 共 修D 2019.1.20 主题:《寂静法师行脚连载》4 姓名 :陈虹颖 感悟分享️ : 1.走错路的感...

  • 一入红门深似海

    读《红楼梦》最大的感悟就是,《红楼梦》就是一本小说,不管它内容多丰富,寓意多深刻,它都只是一本小说而已。 不要被红...

  • 如何避免争端?怎么和烂人相处?

    鲁迅先生曾说过,不同的人群去读红楼梦,感悟是不相同的。其实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去读红楼梦,他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比...

  • 刘老老的智慧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鲁迅先生说过不同的读者从中能看见不同的东西。不同的年龄去看,感悟也不同。年轻时读红楼梦主要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红楼梦感悟(连载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yy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