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听了著名评书艺术家讲的评书《荆轲刺秦王》,当时听得很投入,过后我却百思不得其解。
书中的大意就是秦王派兵攻打燕国,由于双方兵力悬殊,燕国军队节节败退。燕王无奈,问计于群臣,但是君臣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燕国太子燕丹想出了一条妙计,准备派壮士刺杀秦王。
因为秦国有一位将领以前投靠了燕国,这让秦王十分恼火,下令追杀他。
燕丹又叫太子丹,他借用这位将军的项上人头,派壮士荆轲携带着,并把交割城池的地图一起献给秦王。
不料荆轲刺秦王不成,反被秦王杀害。秦王更加愤怒,发兵攻打燕国。
眼看城池将破,江山难保,昏聩无能的燕王听信了谗言,准备对秦王献上太子人头,期待秦国退兵。
燕王设宴,请太子入席。酒过三巡之后,燕王不断地劝太子喝酒。太子不停地说:“父王,不能再喝了,现在已经站不起来了。”
燕王继续劝太子,“再来两杯,今日喝个痛快。”
就在太子烂醉如泥的时候,燕王命手下人刺杀了太子,然后派人把太子人头交给秦王。
秦王大怒,这种无情无义的人岂能留着?于是派兵灭掉了燕国。
前不久我到某市游玩,看到了“太子亭”,这是把文字刻到了石头上,其内容是这样的:燕丹亭
燕丹(?一公元前226年)战国时期燕国的太子。公元前227年,秦国兵临燕国边境易水,燕国危在旦夕。
燕太子丹为了挽救国家,策划“荆轲刺秦”。他派荆轲为使臣,携秦国逃亡燕国的将军樊于期的首级连同燕国的督亢地区的地图,以献土地俯首称臣为名,朝见秦王(后来的秦始皇),图穷匕见同机刺秦王。
临行,燕丹送荆轲至易水边,荆轲高歌“风条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罢乘车而去。
荆轲刺秦王失败,秦王大怒派大军攻打燕国。燕,代两国发兵抵抗于易水西,被秦军击败。
次年秦军攻克燕都蓟城,燕太子丹和燕王喜逃至辽东。传说,兵败后太子丹藏匿在衍水玉京山一带。
秦国大军穷追不舍,扬言要太子丹的首级。此时无能的燕主听从了代王嘉的计策,欲杀太子丹,将头献秦军以求和。
太子丹看到山河破碎,大势已去,如能以死报国,换来国泰民安也心甘情愿。
于是登上此山,壮志未酬悲愤之极,拔剑自刎。
燕王将太子首级献给秦国,以求免战。
尽管燕王献上太子丹的人头,秦国仍继续攻打燕国,公元前222年秦国灭了燕国。
后人怀念燕丹的爱国情怀和悲壮之举,就把衍水改名为太子河并修建了“燕丹亭”,以纪念这位爱国忧民的燕太子丹。
这就是太子河的由来。但是太子丹究竟是怎么死的,到底是自刎还是他杀?实在是令人费解。
我们总说要尊重历史,尊重史实,但是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是真的?
网友评论